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大卫·科波菲尔》中身份焦虑的呈现】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大卫·科波菲尔》中身份焦虑的呈现】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07-10 03:56:47 影响了:

  摘要:身份焦虑这一概念在阿兰德波顿的同名书里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本文结合这一概念来对狄更斯笔下一个重要群体—孤儿进行分析,通过《大卫科波菲尔》中集体的孤儿形象来阐释其身份焦虑问题。
  关键词:孤儿 身份追求 身份焦虑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位多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创造出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遭遇不幸的儿童形象无疑是狄更斯小说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在所有的孤儿形象中,被誉为狄根斯自传小说的《大卫?科波菲尔》对此做出了更好的诠释。
  一、身份追求
  身份一般指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狭义上指个人再团体中法定或职业的地位(如已婚、中尉等)。而广义上则指个人在他人眼中的价值和重要性。
  狄更斯的小说中的孤儿毫无疑问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身份这一问题,他们自然会产生希望得到外界的认同与肯定这样的想法。在《大卫?科波菲尔》中,追求身份是贯穿全书的一个主题,它反映在主人公大卫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里所讨论的身份追求是指外部世界对于其自身价值的认同与肯定。他对于身份的追求表现为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向往高贵文雅的生活这两方面。
  大卫的一生总是被人忽视甚至是遭到别人的蔑视。大卫还未出生时,她的姑姑坚信他是一个女孩,并且想要成为他的朋友,而当她发现是个男孩时,大卫的姑姑“像一个没有得到满足的仙女一样立即消失了”。这段描写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大卫之后的生活经历。生父去世,继父将他视为眼中钉,处处为难他。小小年纪 身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大卫内心非常渴望得到继父的认同。只要继父给予他稍微的认同感,他就认为自己的生活就会截然不同。然而对他来说这也只能算是一种奢求。更多时候,他觉得自己在家里完全是“多余”的。只有在与佣人交往时,大卫认为自己“很自在并且能不害怕做他自己”。事实上,他与佣人的交往更多的是渴望证明在他人眼中自己存在的意义和重要性,这也正反应出了对身份的追求这一问题。
  大卫在求学经历中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继父当初将他送到寄宿学校时告诉校方他是个“爱咬人”的问题孩子。第一天在学校的经历就让他几乎痛不欲生。当斯托夫—他的一位小同学对他讲的故事表示出很大兴趣时,大卫好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为了不让他失望或者不开心”,大卫虽然一到夜里就打瞌睡,非常困,但他还是坚持给斯托夫每天在睡前讲故事,因为在内心里,他需要斯托夫的“赞扬作为回报”。只有这样,他才能感受到在别人眼中他不是一个野蛮并且只知道咬人的家伙。而且,他还赢得了其他学生的认可,并且过了一段时间认为自己“最终被学校所接受了”。这一点对于他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大卫对身份的追求还体现在他追求上流社会高贵的生活这方面。母亲去世后,继父将他赶了出来。大卫渡过了人生当中最黑暗的一段日子。那个小作坊里的工作对小科波菲尔来说可谓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他不愿意去跟同在那里工作的人交朋友,因为他清楚自己和他们是有“天壤之别”的。这就反映出大卫心底里不愿意接受自己沦落到小作坊工人的这种地位的生活—一种不体面的地位低的生活。终于有一天他决定离开那里去找他姑姑去。从那一刻起,大卫正式迈出了追求上流社会的步伐。完成学业之后的大卫,目标就是要过上体面高贵的上流社会的生活,人生的每一个选择在他看来都是要为是想这个目标而做出的。包括之后他的恋爱和结婚也都一一应证了这点。追求外界对于自身的认同是身份追求的一个基本的体现,而追求高贵文雅的上流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是追求他人认同的延伸和升级。
  二、身份焦虑
  “身份的焦虑是一种担忧。担忧我们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的危险中,从而被夺取尊严和尊重,这种担忧的破坏力足以摧毁我们生活的松紧度;以及担忧我们当下所处的社会等级过于平庸,或者会堕至更低的等级。”大卫焦虑的表现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归属感的缺失和心理的不稳定。
  家本应该是每一个人找到归属感的地方,但对大卫来说,从小在家里的生活就蒙上了阴影,甚至给他带来了无尽的悲伤和痛苦。在家里,他没有任何的地位,唯一可以依靠的母亲也只是个“蜡油娃娃”,性格懦弱,再婚后任由继父摆布,到后来都不敢随意表现出对大卫,自己儿子的关爱。大卫再见过继父第一面后,感觉自己像“窗外在寒冷攻击下的小草,不得不低下自己的头,瑟瑟颤动。”他的“亲爱的旧卧室”也已经变样了,变得“冷清了,所有的景象都变换成了另一种模样”。母亲最后郁郁而终,大卫伤心欲绝,但继父兄妹立刻将他赶出家门,家的概念从那一刻起就消失了。
  外面的世界更是很多次地无情拒绝了一直追求自己身份的大卫。大卫在初次离开家去学校的路上体会到了世间冷暖,有人要骗他钱,有人嘲笑他,他说“那时候自己比鲁宾逊?克鲁索还要感到孤独。”。“没有谁会想到我将会因为那个牌子受到什么样的痛苦。无论是不是会有人能看到它,总感觉有人在盯着它看,哪怕是我的身后一个人也没有,我也放不下来”。这些心里话折射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不安全,本来以为能在这个新的环境里好过些,但最终却更加剧了他心里归属感的缺失。
  大卫的这些经历都使得他总处在一种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中,担心害怕伴随着大卫的整个成长过程。小的时候在家中找不到归属感,只要呆在家里就总是一副惴惴不安的样子,怕自己的一句话和一个动作惹怒继父。长大了又一直为自己多追求的上流社会的生活而奋斗,担心自己最终无法达到那个心里预期的位置。
  三、结语
  《大卫?科波菲尔》对身份追求作了很好的诠释。主人公从小成为孤儿的经历使得其更迫切地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同和重视。尽管在这过程中会遭到拒绝甚至是蔑视,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最终取得了成功。而这条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挫折和失败也总是伴随着他。由此而产生的挫败感正体现出了一种身份焦虑。担心害怕以及归属感的缺失正是这种焦虑的外在表现。
  参考文献:
  [1]罗经国. 狄更斯评论集 [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
  [2]胡 磊.从狄更斯笔下的儿童形象看其人道主义思想[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5,(10).
  [3]阿兰?德波顿. 身份的焦虑 [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4]狄更斯. 大卫?科波菲尔 [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李婧,女,汉族,1983-10,山西忻州人,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助教职称,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第二作者:刘志平,女,汉族,1985-6,河北保定人,河北金融学院,助教职称,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