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内环境与稳态教案]人体内环境稳态实例教案
 

[内环境与稳态教案]人体内环境稳态实例教案

发布时间:2019-07-21 09:45:41 影响了:

[课题]: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时间]:2007年9月11日

[课型]:授新课

[课时安排]:2课时(其中实验1课时,本教学设计针对课堂授课部分。)

[教具]:血浆,蒸馏水,试管,0.1mol/L HCl,0.1mol/LNaOH,pH试纸,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实验法。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中关于本节内容的具体标准是“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说明什么是内环境稳态。稳态概念是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也是本模块的核心概念。搞好这一概念的教学,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稳态概念及稳态的重要性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由于这些内容都很抽象,学生要做到真正理解有一定难度,因而也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稳态调节机制在后面章节中要逐步展开、深化,在本节仅做简要概述,以承上启下,因此达到了解水平即可。每一个人的健康都与内环境的稳态有关,几乎所有人都亲历过诸如发烧等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通过学习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构建概念,经过思想认同强化自我保健的意识。

[教学目标]:

Ⅰ、知识目标:1、说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2、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

(1)通过调查分析,理解内环境温度的稳态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2)理解内环境PH的稳态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3、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Ⅱ、情感目标: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Ⅲ、技能目标:测定人体体温的变化和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教学重点和难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学情分析与教学策略]:

1.在活动中丰富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感性认识,促进稳态概念的建构

稳态概念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涉及到的内环境,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等很抽象,而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更令学生难以捉摸。因此在本概念的教学中要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丰富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感性认识。问题探讨“化验单分析”侧重于内环境中化学成分的稳定(如血糖稳定、血脂稳定等)、调查“体温的日变化规律”可以让学生体验体温的相对稳定。此外,在课堂上补充演示血浆pH稳定的实验,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为什么多喝多尿、少喝少尿”等问题,让学生对内环境理化性质中的另外两方面──pH稳定和渗透压稳定有一定的体验。通过上述活动的落实,稳态概念的形成就水到渠成了。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讨论分析来认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内环境稳态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稳态失调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因此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列举出更多的实例进行分析。在学生的分析讨论中,不完善的地方,教师适时给予补充、修正和扩充。把学生的讨论引导到了解疾病的症状和危害、理解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加强保健等问题上来。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健康问题,形成自我保健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情景创设]:

1、布置学生课前完成“调查家庭成员体温日变化”的调查任务。

2、教师收集、整理相关素材,设计相应思考题。

3、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教师准备实验器材,设计相应的课堂任务和思考题。

[教学过程]:(按照教材顺序安排,采用先授课后实验的模式。以下教学设计针对课堂授课

[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相对稳定状态。(注意: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一定范围内的动态变化。)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课堂巩固练习】 课本P11

【作业布置】 课本P13-14

【教学反馈记录】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