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融合之道,城市论坛报道]媒体融合时代主题报道
 

[融合之道,城市论坛报道]媒体融合时代主题报道

发布时间:2018-12-24 09:41:25 影响了:

  2010年国务院决定加快推进我国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并指出三网融合要按照先易后难、试点先行的原则,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双向进入试点,并将在2010-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
  2010年10月26日至11月12日,“第六届DVCC数码影像城市论坛”在大连、青岛、郑州、成都、昆明、深圳六城市相继举行。本届城市论坛以三网融合后国内节目制作行业的发展态势,以“融合之道”为主题,以行业用户、商业用户及独立制作人的新市场、新技术和新应用为切入点,共同讲述“三块屏”的故事。
  DVCC数码影像城市论坛是由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工业协会数码影像委员会(简称DVCC)主办的行业年度盛会,每年巡回中国的各大城市,是以数码影像最新技术与应用为主题的大型研讨活动。2010年第六届城市论坛,在索尼、JVC、洋铭科技、索贝、雷特/EDIUS、中恒兴业/Matfox、创新威特/新奥特、元古、舒尔等国内外公司的支持下,针对当前三网融合这一重大变革时期,从所有动态影像从业者们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行业、技术、创作等领域应对此变革的“融合之道”。
  三网融合,初听起来,似乎是广播电视台、电信运营商的事情,与行业用户、商业用户和独立制作人群体关系不大。事实上,这将影响中国视频节目制作大格局的变革。受众欣赏动态影像节目的方式将从传统的电影银幕、电视屏幕扩展到计算机显示器和手机液晶屏。曾是“稀缺资源”的电影院线和电视频道,将与互联网和通信的庞大终端平分秋色。
  前五届数码影像城市论坛形成了以主持人、讲师、各厂商技术工程师现场配合,大屏幕直观互动的技术特点,今年的论坛在此基础上,还引入了当地有代表性的用户作为嘉宾,参与到论坛讨论环节中,与本地节目制作群体共同分享、交流。除此之外,与会所有用户都可以通过短信平台,参与到现场环节中,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及建议,并提出自己的问题。讲师与厂商技术工程师的穿插解答使现场互动性大大增强,配合当地嘉宾进行的现场讨论极具地域特色,使与会观众更好地找到了归属感,为自己准确定位的同时,也看到了三网融合后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两种新的论坛环节都得到了观众的强烈反响。
  本届论坛分为上、下午两个半场,分别从三网融合对“行业用户、商业用户及独立制作人的影响之中国节目制作群体呼之欲出”,“版权保护与影像银行”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在“中国节目制作群体呼之欲出”环节中,首先由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工业协会数码影像委员会市场总监谭晶先生为现场观众进行了政策层面的解读,在请上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工业协会数码影像委员会技术总监,《数码影像时代》杂志社执行主编吕尚伟先生后,主持人与两位嘉宾又从技术层面进行了深层探讨。
  三网融合启动后,互联网/通信内容运营商也开始自制一些例如社会新闻、演播室访谈等类型节目。当然,时政新闻是电视台的“独家资产”,其他节目制作平台是无法触及的。互联网/通信等新的内容运营商在搭建节目制作平台时,将更倾向于高性价比的前后期设备,包括用于新闻播报和小型谈话节目的演播室,以及小型移动新闻转播车等。对于节目内容的需求,互联网/通信等内容运营商,不会大规模招兵买马,而是更倾向于节目外包,签约一些制作公司、工作室、或独立制作人等,我们就把这一群体统称为“节目制作群”。这一相对独立的“节目制作群”必须面对这一机遇和挑战,尽早规划未来业务发展方向,在设备投资上也不可忽视地要考虑到三网融合后的实际需求,即更加重视性价比,重视用合适的设备拍摄适合的节目,节目制作设备采购也将更加灵活。
  当进入“版权保护与影响银行”环节的讨论时,引起了台下观众的极大共鸣。在三网融合之前,播出平台相对封闭,节目内容的转瞬即逝也不能为版权保护提供有利的条件。但随着三网融合的到来,播出平台的广阔化、多元化与透明化都不断对版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与机会。
  在过去拍摄制作的节目中,“借用”素材或成片画面似乎已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如果在一个影像制作群体中,有人不愿将自己的素材画面“贡献”出来与大家分享,将会被认为是一种不合群的体现。这就导致很大程度上,即使有意识保护,也会碍于情面难以推辞。更多原因在于播出平台相对独立,除拍摄难度极高的航拍等画面外,很多镜头的播出不易产生交集。另外,作为影视制作公司或独立制作人,当受邀为某单位或公司用户拍摄动态影像作品后,用户往往会出于自身宣传考虑,扩大宣传片或其他作品的播出范围,扩大影响。当发生版权纠纷或其他问题时,我们不得不说,一定程度上,是客户“间接揭发”了制作方。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不去伤害他人的权益,影像银行的出现将不可避免。
  除影视制作公司、独立制作人等新的节目制作群体之外,企事业单位用户相对而言,不能够接受节目制作的签约,融入这一群体,所以局限性更大。但是,如果能够将拍摄的素材存进“影像银行”,不仅能够为自己留下珍贵的纪念,也能够使自己在较长的时间中持续获利。
  技术讲解环节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是节目制作方式的融合――高清一次制作,多种方式发布。节目的价值在于被电影电视、互联网和通信“三块屏”长期多次购买和播出。因此,能够同时提供高清、标清、网络视频和手机视频多种分辨率和码流的高清制作方式将是节目增值的最佳方式。同时,与会观众一起回顾一年来,高性价比高清前后期制作技术的发展,盘点行业中各中外厂商的新产品,推荐合理、高效的制作流程。
  第二,是≤2/3英寸和>2/3英寸成像器件在节目制作流程中的融合――≤2/3成像器件设备:高效率抓拍,灵活机动;>2/3成像器件设备:具有浅景深和丰富镜头群,可摆拍创意性画面。从2008年以来,RedOne、5D MarkII等大画幅成像器件设备的推出,其浅景深效果和色彩表现吸引了诸多用户的目光,很多用户开始尝试用这类设备制作节目,更多的用户纷纷了解和打探此类设备的真实拍摄效果和价格。大画幅拍摄设备不是新技术,只是这些新产品将价格控制在行业用户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虽然采用大画幅设备可以拍摄一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