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国内构式语法的研究现状及思考|构式语法
 

国内构式语法的研究现状及思考|构式语法

发布时间:2019-01-13 16:02:23 影响了:

  摘 要:本文通过检索十种外语类核心期刊,对过去十年(1998―2007)我国CG研究现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并呈上升趋势,表现引入和探讨国外CG为主且数量增加;(2)研究内容和方法较单一,集中于几类英汉构式的分析对比,实证研究和与其它语言学领域交叉研究较少;(3)较少涉及外语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分析,笔者预测今后研究将呈研究范围广、多种方法并用及和其它语言学领域进行交叉研究的发展趋势,CG必将会对我国外语教和学产生一定影响。
  关键词:结构(构式) 构式语法(CG)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1.引言
  
  构式语法是最近国内的研究热点之一。CG开始被关注是在Paul Kay(1995)提出形式和意义按照惯例连接即为construction(构块),以及Goldberg(1995)进一步发展提出形式与意义/用法的配对。对于construction的中文译名不尽相同,如结构式(李淑静2003)、构块式(徐盛桓2001)、构造语法(王寅2006)、句式及语法结构等。国内CG研讨会最近一次是2007年3月在重庆大学外语学院召开,会上陆检明、徐盛桓、王寅等对CG做了专门探讨。基于这种发展势头,笔者对近十年来十种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的文章对关于CG和构式的研究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并预测CG研究会呈研究范围广、多种方法并用以及和其它语言学领域交叉研究的趋势,并且CG究势必会对我国外语教学和学习产生一定影响。
  
  2.方法与结果
  
  笔者检索到的关于构式或CG的文章,共35篇,按文章发表的期刊和年份进行统计,结果如下:其中2001年4篇11.43%,2002年3篇8.57%,2003年3篇8.57%,2004年5篇14.29%,2005年5篇14.29%,2006年7篇20%和2007年8篇22.84%。基本趋势是关于CG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从2001年开始,关于CG的介绍开始出现,紧接着关于结构(构式)的研究被人们所关注,数量在逐年上升,表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研究包含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1998―2000年CG在国内还是空白,构式研究少且不系统。徐盛桓(2001)对双及物构块式进行研究,提到应把construction译成“构块”或“构块式”以区别structural or structure(结构)。同时进一步探讨了双及物结构语法特征,并找到了通过认知原则的反复作用可以使这些部分变成语法现实的理据,也就是构式的语法化,即CG。第二个阶段是2001年至今主要是各种CG新理论的不断引入,及用CG对构式分析解释。对国外CG的发展、研究动态和国外专著进行系统介绍和评述是这个时期的一大特点。对CG的研究重点简要介绍并同时探讨了CG理论的优势所在和不足,并且展望了今后CG理论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景(董燕苹,梁君英 2002)。有的对最近两年国外学者几种构造语法的最新观点评价,探讨CG与TG的差异,以及CG相对与TG的优势和CG的历时性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王寅 2006)。
  笔者对除了介绍CG的文章进行了内容上的统计分类。CG研究主要是英汉中一些构式(共14篇,46.43%)。对双及物构块式的句法现象研究最为被人关注,分析角度有的分别从语法化角度和句法和语义层面作出阐释分析(徐盛桓 2001),对汉语“动名构造”与英语“VN构造”进行对比,以“吃/eat”为例证实了构造语法构造是词义变化的主要途径的重要观点(王寅 2007),还有因果构式、存在构式等。构式是基于词语和句子中间的一个层面。因此构式的研究不能不和词语句子联系起来进行探讨(5篇,21.43%)。陆检明(2004)试图用“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理论来加以解释为什么相同的词类序列、相同的词语、相同的构造层次,而且相同的内部语法结构关系,甚至用传统的眼光来看还是相同的语义结构关系却还会造成不同的句式,表示不同的句式意义。有的研究涉及了构式的认知转喻和隐喻研究(5篇,17.86%)。结合CG的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和类比映射理论对语法隐喻加以认知意义上的阐释,说明语法隐喻也是一种语法整合,即某个(些)新的复杂事件的概念表征和某个(些)非一致式句式的整合,而语法隐喻中的句式投射反映了构建经验现象的类比模式(马玉蕾,陶明忠 2007)。当CG不能解释某种构式的时候,势必导致要对这种理论重新思考和探索(3篇,10.71%)。有的指出CG的局限性在于忽视意义的研究,无法真正揭示出各层次间的成分关系,以及从形式到形式的研究方法而束缚了自身的发展(何灵梅 2004)。有的对构式语法的各个发展阶段出现的不同观点做了历时性的回顾评价,对国外学者的构式语法观进行分析,肯定的同时又能指出该理论的局限所在,并大胆提出自己的仿拟构式语法观,同时举例证明试图证明自己理论的合理性(袁野 2007)。在教学应用方面(1篇,3.57%),探索和揭示学习者构式的学习状况同时也受到少数学者关注。有的用句式语法对英汉双及物结构进行分析,对句式语法理论在跨语言研究、心理学的过程与习得以及外语教学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郑靓 2005)。论文的研究方法集中表现在对英汉构式进行分析,以举例分析为主。实证研究的极少,采用了实证研究的有探索构式在中国学生英语句子意义理解中的作用时采用实验方法(董燕萍,梁君英 2004)。
  
  3.对CG研究现状的思考
  
  通过以上对CG研究发展趋势、阶段、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统计分析,不难看出CG研究存在一定局限。
  某种研究相对集中。其一,介绍CG的理论比较多,但对CG发展性的探讨较少,一味的生搬硬套某种国外语言研究的新理论在某些情况下并不能解释汉语构式,因此我们需要在研究的同时发展CG理论,使之更具有广泛性和解释其它语言的合理性。其二,许多学者同时关注于少数个别构式,而在其它构式上的研究相对较少。这就容易造成只用一个理论解释某些构式,使CG理论的普遍性大打折扣。理论应该是适用于不同结构的理论。实证研究方法采用较少。多数文章在举例方面重复比较多,语料不太充实,且非实证性研究带有很大的主观判断,即使有一定的举例,也不如实证研究更有说服力。相对于国外的CG研究实证研究方面尤为不足。理论应用较少。大多数文章局限于用理论来分析英汉语当中的构式,或是找出一些构式来验证CG理论的可行性,但是还没有将这种新理论大量用于外语的学习或习得当中来,很少有与教和学结合进行研究。
  
  4.对CG研究的展望
  
  通过以上对近十年国内十种外语类核心期刊关于CG论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对CG越来越关注,体现在研究数量的增加和内容上英汉构式对比的研究的拓展,也有试图发展新理论以使CG更能广泛和有效地解释英汉中的构式,这就弥补了单从引进的理论解释其它语言中构式的不足。基于上述分析,可以预料CG将来可能的发展:(1)研究内容越来越广,各种构式将会得到更有力的解释,使CG得到更多构式语料的支撑,两者互相补充,并且随着汉语作为研究对象的扩展,对CG有新的理论上的发展;(2)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也将会有质的变化,多种方法并用,为CG研究提供更可靠的实证;(3)CG研究在外语教和学中的研究也会随之增加,跨领域的研究也必将为CG的研究开辟一个更广阔的研究视角和领域。
  
  参考文献:
  [1]李淑静.试论英语VNX构式[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6).
  [2]徐盛桓.试论英语双及物构块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81-87.
  [3]王寅.国外构造语法研究最新动态[J].现代外语,2006,(2):197-202.
  [4]董燕萍,梁君英.走近CG[J].现代外语,2002,(2):142-152.
  [5]王寅.汉语“动名构造”与英语“VN构造”的对比―一项基于语料库“吃eat构造”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2007,(2):1-6.
  [6]陆检明.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J].外国语,2004,(2):15-20.
  [7]马玉蕾,陶明忠.中动构式的转喻阐释[J].外语教学,2007,(1):40-44.
  [8]何玲梅.论结构语法的局限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6):59-60.
  [9]袁野.动词意义、构式与体验式理解[J].外语教学,2007,(3):36-40.
  [10]郑靓.句式语法对语言研究及外语教学的新启示[J].外语教学,2005,(1):31-37.
  [11]董燕萍,梁君英.构式在中国学生英语句子意义理解中的作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42.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