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文化多元视角下对我国当代道德文化内容传承问题的思考】 管理道德名词解释
 

【文化多元视角下对我国当代道德文化内容传承问题的思考】 管理道德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19-01-13 16:16:36 影响了:

  摘 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多种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机会增多了。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发展最为迅猛的一个世纪,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多元化进入思想话语系统,在思想界的多元用来指价值观、生活方式,文化等。德育包含于文化之中,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结构单位。本文所指的文化主要是狭义的文化即“软文化”,也就是精神文化层面的“道德文化”。从文化学视角下思考当代道德教育,也就是对道德文化传承内容的选择。
  关键词:文化多元 道德文化 传承 意义
  
  一、文化多元的客观存在
  
  人类一直在进行着发明创造和文化交流,因而文化的多元性一直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当人们与其他地区的人员彼此接触时,文化交流就发生了。所有的人类都有能力创造文化,都有创造的潜力,没有力量可以阻挡人们改变自己存在方式的创造性和能力。各民族文化、区域文化作为人类文明成果,将突破地域的界限,逐步融会到一起,形成世界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可以预期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具有持续活力,世界多元文化并存,既不是西方化,也不是东方化,更不是东西方文化冲突化,只能是世界多元文化融合化。这种融合化,不是一片荒原而盲目发展,其中有比较、鉴别、排斥和吸收,这是文化优势的选择过程,也是一个借鉴融合的过程。
  
  二、“道德文化”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一)“道德文化”的内涵
  道德文化,就是把道德当作一类文化现象,从文化的角度,从与政治、经济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角度来理解道德。道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包括具有明确的道德规范体系的道德哲学――伦理学,而且包括积淀在人们潜意识之中的道德心理。从高层道德文化上来理解道德,即从明确的有文字记载的道德文化的角度来理解道德,一是从底层道德文化来理解道德,即从道德心理的角度,属于人们“深层”的东西,“潜意识”,一定的道德文化是一定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①道德文化的背景不同,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也不同。
  (二)道德与文化的关系
  道德与文化息息相关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事实。尽管文化不可触摸,但却能为人所感知。运用文化的眼光注释道德应该是相对比较直观的方式。应该看到的是,两者并不存在谁是主体,谁是客体的问题。道德的形式并不是由文化来决定的,道德的形式也是文化的内容,反之亦然。道德文化在不断汲取其他文化因素的养料,在文化的整体氛围中成长,并以其特有的方式存储在人们的习惯、风俗、礼仪规范之中,进入人们的内心世界,构成人类的精神文化。道德文化可以帮助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平稳协调发展,保证社会系统向善的价值方面发展和统一。
  
  三、道德文化传承内容的选择策略
  
  (一)道德文化传承的标准
  道德文化是精神、是灵魂,必须有相应的载体才称之生命,这就必须与人的活动结合起来。那么道德文化传承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在这个问题上众说纷纭。在这里我选择了夏伟东先生的观点。他认为:在道德文化传承的问题上,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标准,就是实践的标准,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②
  (二)继承和发扬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抛弃其封建主义成分
  一方面,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伟大民族。我们的祖先,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卓越的智慧,创造了为世人瞩目的古代文明,留下了璀璨斑斓的传统文化。所谓“传统道德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有历史沿袭而来的道德观念、伦理思想的综合体,它具体体现在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征、价值观念上,并内化、积淀、渗透于每个社会成员的心理结构之中。③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流动的不断批判继承、不断改造创新的动态的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体系。
  另一方面应该承认任何传统道德文化都蕴含着极其复杂的内容,虽然带有普遍性、永久性的宝贵精神财富,但是也不可避免带有因受特定历史条件制约而丧失其合理性的历史包袱。对传统道德文化的选择,包含着吸收、批判、解释和创新。由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主要产生于封建社会,它是反映和维护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度的伦理道德,具有明显的双重性。它倡导皇权至上、宗法等级、男尊女卑、上智下愚、三纲五常等,对我们当今搞现代化需要发展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是过时的,同时也会影响到我国德育现代化的进程。
  继承和发扬传统道德文化的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在这里可以引用费孝通先生关于文化自觉的观点。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是主张要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④
  (三)对外来的优秀道德文化的吸收和借鉴
  在多元文化客观存在的历史潮流中,如何面对外来道德文化,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文化变迁的角度上看,任何一种文化都在不同的程度上经历着发生、发展、衰退和再生的过程。文化的发展就是选择、吸纳、同化不同系统的文化成分变成自己的构成要素。主张文化上闭关自守是没有根据的也是做不到的。因而必须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精神从世界不同的文化中吸收营养,来改革更新传统道德文化中一切过时的观念。
  传统道德文化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但不应该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必须加入人类文明成果的发展潮流中,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中,敞开胸怀,放眼未来。应该看到西方自启蒙运动开始在人文理念、科学技术等方面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对外来道德文化的态度,要用智慧的眼光仔细地选择。只要是先进的并且优于自己的外来道德文化,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和吸取的文化。在面对文化交流时所出现的道德文化差异和矛盾,应以包容为主,避免形成“我族中心主义”的误区。不断审视自己,开拓新的优良道德文化的发展平台。
  总之,吸收是基于同质道德文化的继承,批判是基于异质道德文化的继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语出《论语・子路》)“和而不同”以简约的形式高度概括了古代中国人的共生理念,对于我们今天处理不同道德文化传承的关系,建构一种共生的道德文化就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所谓“共生”,本来只生态学平衡意义上的共栖关系,进而引申为人与人之间的共存、共处关系。⑤进一步在不同的文化之中引申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具有内在关联的关系。费孝通先生1993年与人本学者学术交流时用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6个字精辟地阐明了文化自觉的要意。提倡在不同民族与文化之间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欣赏别人的长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推己及人,以健康和豁达的心胸平等地对待自己和他人。同样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必须在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借鉴吸收外来优良的道德文化,对其做一番符合本国特点的筛选加工,实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振兴。通过借鉴外来先进的道德文化,与时俱进,而本身又不失传统的主体面貌。
  
  四、对我国当代道德文化内容传承问题思考的意义
  
  中华民族要想生存与发展,必须是多民族的团结协调,共融于“和谐”之中。“和谐社会”是使社会形成公正、秩序、融洽、宽容、文明、美好的社会状态,包括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之间的和谐。而在当代中国,创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道德文化”。这种文化根植于传统,却不停滞于传统,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文化模式。
  中华民族拥有广博精深的传统道德文化资源。经过长期历史积淀,积累了丰富的伦理思想和价值观念,形成了具有独特内容和风格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因而,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这种和谐的“道德文化”,既能优势互补、借鉴融合,又能防止盲目引进、全盘照搬,走出一条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文化发展道路。
  当前,中国正处于“十一五”的开局之中,正处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这就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必须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在这种形势下,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同时吸收借鉴优良的西方道德文化,对于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培养和塑造跨世纪的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文化战略意义。
  
  注释:
  ①②夏伟东.论道德文化的承接[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
  ③张典兵.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及其现实转换[J].前沿,2006年第11期
  ④费孝通.百年北大与文化自觉.www.省略,1997年.
  ⑤尾关周二.共生的理想[M].卞崇道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9月版.p134
  
  参考文献:
  [1]汤一介.文化的多元共处:和而不同的价值资源[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
  [2]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
  [3][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文化模式[M].王炜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5月第1版.
  [4]李明欢.“多元文化”论争世纪回眸[J].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5]刘从德,董莎,方永武.文化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J].理论前沿,2005年第23期.
  [6]辜伟节.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德育现代化的现实转换[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5月第17卷第3期.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