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容_关于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思考
 

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容_关于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1-13 16:18:13 影响了: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就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作了阐述。   关键词:心理素质 创新人才 团体咨询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是十分迫切和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建立以发展层面为主、障碍层面为辅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目前,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关注的重点是帮助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消除障碍,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把学校心理素质教育重点转移至培养全体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充分发挥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应作为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1. 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
  心理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矫治心理疾病和开发心理潜能三者的有机结合,而以人的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为其最高归宿。学校学生的特点和教育的目标决定了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应以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核心。因此,应将心理咨询引进中学校园。通过教育与服务,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减少由于心理素质冲突引发的适应不良,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人格成熟与完善,最终有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建立以发展层面为主,障碍层面为辅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在认识上要明确发展的要求:发展是心理素质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归宿。在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应把发展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作为重要任务。第二,心理素质教育应面对全体学生,不应只面对“有问题”的学生。每个学生都要经历发育成熟、心理发展和个性形成的统一过程。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明确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全体中学生。第三,强调发展层面的心理素质教育,并不是忽视障碍层面心理素质教育,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将由障碍层面为主发展到障碍层面和发展层面并重,并最终以发展层面为主的模式。
  
  二、重视个性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学校教育的热点问题,而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除社会环境、个体遗传因素外,学校教育的影响十分关键,尤其是心理素质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1. 心理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人才的关系
  人的创造能力是智力因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等)和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影响还要大。实践证明,个性特征越突出,创造能力就越强。有心理学家认为,个性是创造力的核心,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特尔曼在研究800名天才后发现,成就最大的20%的人和成就最小的20%的人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个性品质的差异,他甚至把一个人成就的75%归结于人格因素。
  所谓人格即个性,是指一个人的各项比较重要的和相对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个人在生理基础上,受到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气质、能力、兴趣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而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正是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所以,心理素质教育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这一点来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心理素质教育的新内容。
  2. 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忽视学生的个性教育,严重削弱受育者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院士说:“目前,应该说忽视个性发展与忽视全面发展两种倾向都存在,但主要倾向是对学生个性发展重视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在创造型人才培养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在教学目的上,我国重传道授业,西方注重培养能力;在教学方式上,我国强调灌输,而西方注重启发;在授课方式上,我国注重讲授和解惑,而西方注重启发和诱导。因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在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上都应加以转变。
  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可以从以下环节入手:(1)培养学生创造意识、激发创造动机,(2)调动学生学习兴趣,(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4)尊重并培养学生个性,(5)让学生学会协作,并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6)创造民主、活跃的学风和积极进取的氛围。
  
  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技术,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行动中的认知、情意和行为水平。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强化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结合教材进行记忆策略训练以提高学生记忆力等。
  1. 心理素质教育是各种教学自然、有机的组成部分
  各科教学过程包括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以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教学与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所谓“发展”,赞可夫认为就是指各种心理因素(情感、意志、兴趣、性格、观察力、思维力等)的发展,他把教学与心理发展看成是相辅相成的两方面,学生的发展要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生的发展水平提高了,才能更有效地掌握知识。他的观点提示我们心理素质教育是各科教学的自然的、有机的组成部分。教师在传授知识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他们的思想、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教师意识到没有,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心理也在发生变化。不过,这种变化在未受控制的情况下,既可能向积极的方面变化,也可能向消极的方面变化。其实,有经验的教师有意无意、或多或少都在教学中做过这些工作。只是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心理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更加自觉地、有意识地、系统地运用心理学理论于教学实际。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心理,激发学习潜能。教师在教育学生正确掌握记忆、思维,优化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应改变教学过程中“满堂灌”的方式,注意遵循学生学习心理规律,恰当运用“情境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特别是激发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心理活动协调、统一,从而进入最佳学习心理状态。其次,对学生给予及时的评价与鼓励。评价与鼓励的目的在于淡化自卑,强化自信,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奋发向上的氛围。学生在接受教师评价和鼓励时,会发现自身的价值,明确努力方向,从而增强自信心。最后,注意教师的“角色”作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实践都表明,教师的仪表、体态、言行举止,都对学生起着很大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有深刻的影响;教师的品德、能力、兴趣、情绪、气质、心理状态等都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作用,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首先应优化自身心理素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用自己合理的需要、正确的动机、积极稳定的情绪、高尚的情感、顽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健全的个性去影响学生。
  
  四、充分挖掘团体咨询在心理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我国的学生心理咨询活动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现已初步形成规模和特点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心理咨询的形式按人数可分为团体咨询和个别咨询。长期以来,心理咨询主要以个别咨询为主,工作内容主要以障碍性咨询为主。事实上,团体咨询可广泛运用于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尤其是发展层面的心理素质教育。
  1. 团体咨询的内涵和功能
  团体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往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从而调整、改善与他人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团体咨询具有教育的功能,团体咨询的过程被认为是一种通过成员的相互作用,来协助他们增进自我了解、自我抉择、自我发展,进而自我实现的一个学习过程。团体咨询具有发展功能。应该说,团体咨询的最大功能就在于它有益于人的正常健康的发展。团体能给予正常学生以启发和引导,满足其基本需要、社会需要与自我需要,促使他们了解自我,改善人际关系,学到建立充满信任的人际关系所需的技巧和方法,养成积极面对问题的态度,对自己、生活、未来充满信心。可以说,团体咨询积极目的在于发展功能。团体咨询的种类很多,根据、遵循的模式及目标可分为发展性团体咨询、训练式团体咨询和防治式团体咨询。发展性团体咨询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模式,特别在学校教育中倍受关注。发展性团体咨询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团体成员的主动参与,表达自己,从而找到大家共同的兴趣处目标,重点放在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发展性团体咨询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不断遇到困难,如果克服一些不可避免的困难,人便获得心智成长。团体咨询的发展功能体现在:(1)使个别已失去的社会功能与技巧得到集体修正,(2)使成员能够掌握社会技巧以便自我解决问题,(3)团体可以帮助成员迈向自我完善、发挥潜能的境界。
  2. 我国团体咨询在心理素质教育中的尝试
  我国在团体咨询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得到了很好的成效。如樊富珉在《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了团体咨询的应用领域和活动方式等;田万生也提出了“发展性集体心理咨询”概念;南京铁道医学院开展了团体咨询在大学生适应不良新生中的应用和团体心理训练;南京大学也开设了“大学生行为指导”课程,等等。但是这些尝试多是与大学生有关,我们希望这一活动能广泛走进中学校园,为更广大的中学生服务。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参考文献:
  [1]杨宁.试论学校创造教育.1999年.
  [2]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1996年.
  [3]田万生,方平.大学生集体心理咨询的实验研究.1999年.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