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实施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信息技术如何促进有效教学
 

[实施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信息技术如何促进有效教学

发布时间:2019-01-14 04:27:24 影响了:

   [摘要] 在新课改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课堂轻松、热闹;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标准。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关键词] 有效教学 有效课堂 学生发展
  
  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实现多方面的、实质性的转变,尤其需要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教师只有掌握适合时代需要的教学策略,并善于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科学组合,才能实现“有效教学”。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主动和个性发展。
  一、体现主体参与意识,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让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参与设计评价指标等,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有内在的动力支持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老师在教学中也好,在研究中也好,都必须明确“发展”是学生的发展,“过程”即学生的学习过程。
  1.关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学有情趣。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欲望,是支持他们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也是学习的积极情感与态度的表露。当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时,他们才会积极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探究数学内容的真谛,体验学习的乐趣,把枯燥变生动、形象。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主要来自具体情境中的数学现象或数学问题的研究,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之后产生。如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船过涵洞,以及峰电、谷电等生活中相关问题,使他们体会到,每学一节数学课,自己生活的能力增强了。有了成功,信心才会增强。
  2.关注学生的生活中的“数学思考”
  主体参与的意识表现在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质疑和探索情形下的自主学习。带着问题科学地学习,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在探索活动中学习、体验和自主建构。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思路,展示思维过程,使学生有较高的思维活动的质和量;结合教材内容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向学生揭示周围世界的数学现象及其特有的规律性(如对称性、变异性)与内在美,学生就会体会到数学这个诱人的王国里,有许多数学现象需要细微的观察,有数不清的问题要思考,要操作。将生活化的材料引入到课堂中。如衣服搭配方式、人员分工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引导他们从经验到数学思考。
  3.关注学生的心理
  充分关注个别差异,尤其是对那些主体参与度低的学生;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和不断提高他们主动参与的能力。在每一次的新知识学习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的眼神,不同的表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学会关注学生的表情变化。从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顺着学生的思路展开教学。如在二次根式教学中,学生可以从已有的平方概念入手,x��2�=a,由此可知x��2�≥0,a≥0。从而得到被开方数为非负数这一性质。
  二、通过合作学习,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数学教学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是教给学生系统的知识和做题的基本方法。然而教师教学内容(知识)的数量和学生知识的增长的数量往往是不相等的。也就是说,教学内容的总量不等于学生知识的增长量。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只有将知识“内化”,才可以成为随时可以提取“自由出入”的知识。合作学习给知识的内化提供平台。
  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在于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社会适应性,在合作交往中发展学生主体性。合作学习使学生之间学会共处,在共处之中求知,在共同探究问题时优势互补,以达到共同进步。为确保合作学习实效,处理好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分配;每个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质量是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基础;小组研讨的民主性是保证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关键。
  合作学习要选择合适的内容,不可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如“什么是整式”?“两整式相除”等等,学生一看就懂无须合作讨论,对合作学习的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同时合作学习的内容具有挑战性,往往是:一是新的学习内容或需要新的能力解决;二是个人无法掌握的内容;三是意见容易分歧的内容;四是开放型和探索型的内容。如数学探究性问题的教学需要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要恰当地把握、调控学生的学习时机,在学生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达时进行,实现有效互动就必须使教学发生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为有效互动的内在需求源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同化”和“顺应”过程。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思考、讨论、交流等过程,各方面素质得到发展。
  三、体验成功,增强主体的探索精神
  创设各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情境,在完成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评价,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不断获得激励、激发和支持性评价,能够使主体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合作的状态下,建立起自信,得到积极健康的发展。当活动到一定阶段时,引导他们进行回顾和反思,使他们学会学习。在进行成功教育的同时,要正确处理主体的心理挫伤,有效地维持主体的心理平衡。有成功就会有失败,教会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正视挫折,不断探索,获取更大的成功。
  四、指导学生进行有效数学学习
  第一,学不存疑。课堂学习新知识是学生的第一次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不放过一个疑点,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对于同学们的思路的“异想天开”和“与众不同”等,应积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此加以研究,以获得更多更深的体验。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有意义的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
  第二,业不容过。“业不容过”并非不容许作业有过错,而是要求学生不要放过学习中的过错。错误也可以说是成功的开始;学生在认知方面的错误回答、错误观念,也是学生经过思考之后提出来,犯错误有时也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表现。深思熟虑后的错误比不假思索的接受更有价值。教师要以宽容的态度倾听学生的错误回答,分析出错的原因,把错误变成可研究的有价值的问题。
  第三,学而时习。“时习”一方面有利于所学知识的保持,另一方面可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将所学的新知和已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从而形成更完备的知识体系,优化学生自主建构,使认知结构实现融会贯通。
  以上各种策略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有效学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有效教学的策略。教师应用有效教学策略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教学的魅力在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科学组合,从而使课堂闪耀不同的光彩,真正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摇篮。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