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如何激发课堂活力【活用文本资源,激发课堂活力】
 

如何激发课堂活力【活用文本资源,激发课堂活力】

发布时间:2019-01-26 04:13:45 影响了: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为我们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可靠依据和强大动力。传统语文教学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过于严重,忽略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淡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不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应努力实现“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做到活用文本资源。
  一、偷梁换柱
  教材无非是例子,因时、因地、因人适时的对教材进行更换、增删,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往往能够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我在一节公开课教古文《狼》时,先介绍蒲松龄的基本情况及时代背景,然后设计一个环节:
  师:请你给《狼》一课重拟一个标题。
  学生:我取的题目是《一个屠户和两只狼》
  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屠户和两只狼的故事。原标题只点明了狼。
  师:有道理!还有吗?
  学生:《屠户杀狼记》
  话音刚落,课堂上立即传来一阵笑声,像涟漪泛起。
  “题目取得很好!从哪里来的灵感?”我知道,但未露声色。
  学生:《倚天屠龙记》
  师:课外阅读丰富,还有更好的吗?
  生:有!《智斗》。
  师:好在哪里?
  生:屠户是靠聪明机智才杀死两只狼。
  师:没错,你取题抓住了关键!嗯!同学们很聪明!……
  生:老师,我还有一个好题目,叫《较量》。
  我正准备结束这一环节,没想到学生意犹未尽,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不过,我心理暗喜,这正是我所期待的。我环顾四周,然后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大大的“较量”,意在提醒同学们一起品味。“请说说理由。”
  生:有一部电影的名字就叫《较量》,是打仗的,很好看!
  ……
  如果沿用传统的古文教学方法,逐字逐句逐段讲解,不敢越雷池一步,势必束缚师生的手脚和思维,费时费力,收效甚微。“偷”和“换”,看似简单,实则匠心独运,四两拨千斤,把原本机械枯燥的古文教学激活了,学生思维发散,发言踊跃,学生每说一个题目,虽然大多是借用偷换来的,但由于我请他(她)尝试说明理由,与原题进行比较,这就深化了学生对《狼》主旨的理解,强化了学生的理性认识,为下面各个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敢于“偷”,善于“换”,巧于“接”,课堂时有精彩呈现,真正实现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把教材当例子”理念。
  二、移花接木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不断提高独立备课的能力,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实验教科书,要在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我在教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时,便大胆地进行了移接。其中要求:请你以最崇敬的名人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字数不限。我班的实际情况是:学校位于城区,50名学生,绝大多数来自郊区农村,对于名人,学生的认识相当粗浅。此前,我虽有布置他们去查阅有关名人资料,并且开展了讲名人故事、评议名人等活动,但是,让学生真正动笔去写一篇有关名人的文章,着实让学生无从下手,难以产生写作的冲动。鉴于此,我果断决定调整扩充,出示“嫁接”后的写作材料:
  说起名人,同学们一定会想到那些战斗英雄,劳动模范,或是作家、画家、企业家、科学家,还有歌星、影星、球星等等。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泥腿张”“懒汤圆”“张剪刀”固然无人不知,就是你身边的那些“技术标兵”“种田能手”“养鸭的王”等也可以称得上地方的名人。你知道家乡有哪些“名人”?你了解他们的事迹吗?如果了解不多,可以做些调查访问,也可以直接拜访一下“名人”,然后写一篇习作。以“我身边的名人”“假如我成为名人”为题目。
  这样就把“名人”拉近到学生触手可及的距离,学生任选其中一题都有内容可写,能够把对“名人”的认识及情感通过“我””直接或间接的表达出来,从而内化成自己的思想感情,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从批阅结果看,很多学生写出了鲜活可感的“名人”。老师在讲评时,特意展示一些优秀习作,并进行认真点评,取得良好效果,从而避免了一场写作危机的发生。
  有的老师在处理教材中的难点时常卡壳,简单服从,生硬执行,导致教学恶性循环。其实,每一个教师都是独立的个体,对教材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因此对教材的处理提倡教师要敢于活用,不要被教材完全束缚住手脚。教师应当有意识的重建文本,以原文本中的某个点作为“诱饵”,激发学生积极的创造意识,,从而建构新文本,焕发文本新的生命活力。
  三、刨根问底
  有些作品的构思极为巧妙,对其内容的涉及,可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故而可根据学生的提问,抓住其一点,再把其问题与此相联系,层层推进、进行引导、组织教学。
  我在教七年级下册《猫》一课中,在完成对第一、二只猫的研读赏析后,提出一个问题:从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等方面,第三只猫与第一、二猫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很快就回答出来。紧接着,我抛出第二个问题:假如养第二猫时也养了鸟,鸟也被咬死,“我”将怎样想?怎样做?该问题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假设深入一步,也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开始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问题解决完毕后,我没有就此打住,又将问题引向更深一层: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学生经过深入思考得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的主观臆断”的结论。进行到此,问题应当结束,似乎也合情合理,然而,我认为前三个问题还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上,对隐藏于文本背后的信息尚未完全挖掘出来,基于这样的考虑,在学生的疑惑目光中,我安排了8个学习小组,要求讨论两个问题:1.作者为何不单写第三只猫,而要在前面写第一、二只猫?2.三次养猫,我的感情有什么变化?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最后学生发现,该文采用对比的写法,通过“我”一系列复杂感情的跌宕变化来表现主题。
  从上述问题的设置可以看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由点到面、逐层推进、互为因果是设计问题遵循的基本原则。猫的外形是“表”,猫的个性是“里”;“我”对猫的态度是“点”,而得出“凡事不可主观臆断,妄下断语,否则就难免谬误,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一结论则是“面”。通过老师的“问”,学生的“刨”,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作者巧妙的构思和复杂的思想感情便了然于胸,触手可及。学生也由“课文写了三只猫”升华到“凡事不可想当然”,实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培养了学生勇于刨根问底的思维品质。
  四、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出自《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大意是说,举出一角,不能以此知道或推出其他各角,就不再往下教了,等到能“反三”时再往下教。
  我在上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时,就采用了这种策略。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探险,共安排了《伟大的悲剧》《在沙漠的中心》《登上地球之巅》《真正的英雄》和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六篇文章,我在进行单元教学总体设计时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重点教学《伟大的悲剧》,围绕掌握粗读精读的训练,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展开教学;为学生自主阅读后面的文章打好基础;第二步:放手让学生自读后面五篇文章,教师提出明确要求,设计问题、适时指导;第三步,通过多媒体,引入课外文章《向命运挑战》《“沙漠王”与罗布泊》和古文《精卫填海》,让学生阅读并完成相应的习题,最后归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探险精神。
  我把这上述三个步骤概括为“举一”“推二”“反三”。“举一”时教师主导,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参与;“推二”时学生是真正的主角,老师作学生下水的推手;“反三”时教师则淡出舞台,放手让学生一搏。在三步走战略中,“举一”是基础,“推二”是关键,“反三”是目的。实现学生学习由模仿到“试水”再到生成过程,循序渐进,亦步亦趋,最后独立行走,既尊重了文本的“神”,又不拘泥于文本的“形”,做到神形兼备,达到“教是为了不教”效果。其实,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例子”,有代表性,这些有代表性的“例子”,给我们的阅读训练和思维训练提供了各种典型的规范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接触、体验和分析比较中找到特点与规律,进而形成能够迁移的阅读能力。
  因此,课文是“一”,其他文章是“三”。举“一”以反“三”为目的,反“三”以举“一”为前提条件。我们的对策就是尽可能高质量地举好“一”,垫好底,修好起飞的机场。语文教师的眼光应盯在能力的迁移方面,培养学生阅读其他读物的能力,这应该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教学目标。
  活用文本资源的教学策略还很多。如:抛砖引玉,在引出一个话题或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先讲述相关的有趣故事、现象作为引子,如在上《塞翁失马》时,我就先讲述了亲友买彩票中大奖引来福祸的故事,原汁原味的“砖”引来的是学生对“福祸相依”这一哲学思想正确认识纯真的“玉”。由“抛”到“引”、由“里”到“外”、从生活到课本,再从课本到现实生活、从古代到今天、互相照应、相得益彰、趣味横生,有力的诠释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又如:巧借东风,笔者所处的泰宁,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是“中国十佳魅力名镇”“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地之一。旖旎的风光、厚重的历史底蕴,快速发展的县域经济都是我们语文教学不可多得的“东风”。学生生于斯,长于斯,耳濡目染,长期浸润,与同样具有深厚人文思想的文本可谓有诸多“共同语言”。老师的作用就在于用巧手在学生、课本、现实生活之间架设一座桥梁,沟通你、我、他,形成有效的“心灵感应”。如组织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时,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尚书第”观看号称“天下第一剧团”的地方戏曲――泰宁梅林戏。学习《安塞腰鼓》时介绍泰宁傩舞的传承与风格,并与之进行对比。通过看、听、学、谈、说,让缕缕“东风”沁入学生的心脾。由此可见,活用文本的策略很多,关键在于教师要摒弃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树立“大语文”“用教材”的理念,大胆探索。
  当然,活用文本资源应当把握一些基本原则,否则,语文教学就有可能舍本逐末,流于形式。一是坚持以生为本,教师要充分前面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学习程度等,然后以此为据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策略,因材施教;二是坚持钻研教材教法,教师要保持对文本的敏感度,深入钻研教材教法,全面把握文本体系,理清教材内涵与外延(对教材的宽度、厚度、深度都有较好的把握),准确理解编者意图,熟练掌握各种常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活学活用、教学相长。
  (责任编辑:赖一郎)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