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苏湖教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育价值在于【苏湖教法的创新性及其积极意义】
 

苏湖教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育价值在于【苏湖教法的创新性及其积极意义】

发布时间:2019-01-27 03:52:51 影响了:

  摘 要:通过品读“点滴”一词,让学生体味诗文的深情。举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几个实例,揣摩“点滴”一词的深层涵义,品味诗文所表达的深情和所营造的艺术境界。通过品读精美的诗文,学习锤炼字词的技巧,提高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宋著名的教育家胡瑷,他在教学中实行分科教学,进行专业教育,而这种教学被称为苏湖教法,本文通过对北宋著名的教育家胡瑷及其苏湖教法的研究,并探讨其教学的创新性及对于现代教学的积极意义,从而为我们当代教育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胡瑷 苏湖教法 创新性
  
  北宋著名的教育家胡瑷(公元993―1059),字翼字,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县)人,世居陕西路安定县,人们又称他安定先生。他从三十岁起就开始在苏湖一带创办私学,后又应聘于郡学,执教于太学。他在教学中实行分科教学,进行专业教育,被称为苏湖教法,皇帝曾明令他的教法为太学法。胡瑷的苏湖教法在当时的历史上,有很大的创新性。
  
  一、摈弃词赋的虚浮风气,重视经学的实际社会作用,教育的出发点是“明体达用”
  
  中国的分科教学从唐朝的科举制度就已经开始了,当时设立各种专业的学校,对学生进行算学、天文、医学等专业教育或训练。国家只是重视科举考试,忽视学校教育,忽视学校的育人作用。科举考试让天下仕人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让天下仕人也是集中在经学,学习的目的只是为科举考试准备,强调死记硬背,过多重视书本,忽视实践,不注重研究现实问题和自然科学,创新能力差。很多仕人一辈子穷经皓首,浪费年华。难怪科考实行之后,唐太宗得意地说:“天下仕人尽入吾毂中矣。”宋代王安石在要求变法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中批判科举考试时说:“夫课试之文章,非博诵强记穷日之力则不能。及其能工也,大则不足以用天下国家,小则不足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及使之从政,是茫然不知其方者,皆是也。”
  王安石提出变法是在1058年,而此后不到一年,胡瑷就去世了。而胡瑷在他近前三十年的时候,就对当时崇尚词赋的虚浮风气给了相当程度的批判。“他认为,学经读经的目的,先治己,后治人。”他认为汉唐以来以经书词赋为教学内容的风气,“培养不出治国理财的真实人才”“无补于当今社会的应用”。他重视实用。在所设的经义斋,学习六经经义,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字阅读、思维和研究能力。在治事斋,主要学习一种从事各项工作的实用能力。他明确提出教育口号:“明体达用”,治国理财。这在以科举为仕人出路的科考时代,能身体力行去推行这样的教育观念和实践,实属难能可贵。
  
  二、重视教育的政治教化作用,明确教育的社会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学
  
  胡瑷说:“致天下之治者人材,成天下之材者教化,教化之所本在学校。”治国之本,在于学校。这是教育被特权者把持的时代中一种多么开放的观念。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奉行****,能在这个时代提出这样的观点,把教育下放于民众,应该说这是一个有眼光和胆识的教育家。认识到教育的社会教化作用,胡瑷提了六德、六行、六义的教学内容,为社会培养技能与德行并重的人材。从这一点来说,胡瑷在中国的封建时代,不愧是一个先知、先觉、先行的教育前驱。
  
  三、教学中实行分斋教学制和分科教学制,在教学上也实行了“以类群居”“相与讲习”的方法
  
  正是因为胡瑷以明确的教育思想去搞教育,所以,他兴办私学,并在教学中实行分斋教学。所谓分斋教学制,就是在学校里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所谓分科教学制,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种种实用的本领。就每一个学生来说,以一科为本,兼习他科,使之各有所长,各尽所能。正如《宋元学案安定学案》里所说:“治事斋则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或专或兼,各因其所长而教之――《四库备要》本注)。这在当时,是一种教育、教学改革,所以后人誉之为“苏湖教学法”。胡瑷为了实施分科教学的计划,在教学方法上实施“以类群居”,即让两斋学生分斋按专业和兴趣爱好住宿,要他们“相与讲习”,共同切磋。史上记录“人皆乐从,而有成效”。
  胡瑷的教学制度和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实用人才,宋仁宗曾诏令全国州县立学校派员苏州、湖州两地考察胡瑷教学教育经验,并总结出《学政条约》一卷,明令太学推广应用。
  
  四、注重实践考察,反对读死书
  
  胡瑷在教学上很重视游历。他说过:“学者只守一乡,则滞于一曲,隘吝卑陋,必游于四方,尽见人情物态,南北风俗,山川气象,以广其闻见,则为有益于学者矣。”这种反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治学态度,在今天,仍有其深刻的意义。
  胡瑷在教学中还反对泥古,讲究各抒己见,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的身体锻炼,搞文娱活动等。胡瑷的教育思想和做法,对于今天的教育思想和做法,都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如何在语文学习中实现语言能力的培养,准确地提取信息或交流反馈信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人们语言能力的实际要求。这可以从现代高考对于学生的能力考查中看出端倪。新课标把考试内容分为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两部分,明确要求“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文本。”在写作中,也对应地提出了这三类文体。懂得文体规律,明体达用,就成了阅读很重要的方法,这一点,和胡瑷当年对于学生阅读的训练是相合的。同时,胡瑷的“以类群居,相与讲习”的方法,可以让学习中的学生相互砥砺,互相提高,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教育方法与思想。重视游历,让学生在实践中内化知识,这是现代教育最欠缺的地方,它或许最能说明现代教育下的学生为什么会出现高分低能,这才是学生学习缺陷的根源所在。
  总结古代的教育思想,实际上,我们民族的教育思想真的有许多是值得我们吸收的,他们在那样的时代,却能够提出许多比我们当代人还要实际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这是值得我们当代教育工作者反思自身不足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