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新课程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注重四项共进|思想品德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注重四项共进|思想品德新课程理念

发布时间:2019-01-28 03:58:59 影响了:

  思想品德新教材从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从内容到形式都力图打破传统的学科框架体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四个基本特点,使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明显加强。然而,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仍延续着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严重地制约着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和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广大思想品德教师必须从观念到行动紧跟新课程教学的需要,全面积极跟进,才能有效地改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现状,取得新课程改革的应有效果。
  
  一、观念跟进――推进新课程教学的思想前提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课程改革具有先导性和前瞻性,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新的课程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若以原有的观念指导新课程教学,无异于“旧瓶装新酒”“穿新鞋走老路”,教学改革便无从谈起。当前基础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有专家经过调查尖锐地指出,现在有不少教师离开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教参,就不知道怎么教;离开练习册和习题集,就不知道怎么出卷。” 而在应试教育观念尚未获得根本转变的情况下,我们实施的教学改革也因此变得缺乏成效或事倍功半。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我们的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来一次教育观念的“启蒙运动”,真正把教育观念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从而真正焕发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⒈时尚创造――教师观。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力,新课程不再把教师视为人云亦云的传声筒、照章行事的盲从者,而是把教师看成是发掘资源的向导、寻求机会的组织者、思想和技术咨询的指导者,这时教师要将学生自身的发展置于教育过程的中心位置上,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智力和道德水平,而不是征服学生、维持秩序。教师始终不能忽视自己的角色定位。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巧在如何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线路,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状态,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创造,完成各种教学活动。适时点拨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的正向迁移,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整体、深刻、灵活。
   ⒉“双主”和谐――教学观。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不仅是课程的传导和执行,重要的是课程的创新与开发;不仅是教师教学生的进程,重要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不仅重结论,更注重过程;不再过分关注学科更是关注人,力求“双主”和谐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看成是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在“导”上做文章:编导创新教学目标,诱导学生好奇心理,引导学生科学思维,领导学生主体研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教导学生端正态度,辅导困难学生成功。同时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把课堂的主位“让”给学生,在“让”字上动脑筋:问题让学生尝试,规律让学生寻找,疑难让学生提问,结论让学生思考,课本让学生阅读,见解让学生发表,课内让学生实践。只有善导巧让,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⒊以人为本――学生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这就是新课程倡导的具体的学生观。因此,教师不能再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应该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积极构建者,拥有无穷的创造的潜力,是期待点燃的“火把”,有着自身的力量和不同的兴趣,需要去构建知识、寻求意义。尊重和信任学生,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以人为本”的这一理念要扎根在教育者的头脑里,更要体现在教育行动的方方面面。同时,科学的学生观总是从师生的相互关系中鲜明地表现出来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一切教育行为,都是其学生观的具体反映。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应创建民主、平等和发展精神的师生伦理关系,创建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温馨感人的师生情感关系。
  
   二、内容掘进――推进新课程教学的行动准则
  
  课程改革从根本上说是课程内容的改革,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过于强调学科独立、门类过多、缺乏整合。原思想品德教材中繁、难、偏、旧是我们教学中一直存在的问题,这也是由于我们课堂教学内容的封闭性的特点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教学内容来源单一,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时仅从教科书出发,把课本当作圣经,不敢超越课本,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来自课本或教学参考书。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太整齐划一,缺乏弹性。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不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性,不考虑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所以所有的学生都学习相同的内容。教学内容应是一个动态多变、不确定的开放系统。新课程要求改变课程的“繁、难、偏、旧” 内容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和技能。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与时俱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条件来灵活地组织、发掘教学内容的资源,构建具有活力、开放的教学内容系统,使教学“千姿百态”、“万般风情”。
  ⒈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凸现通识性。在教学实践中,加强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在综合科学技术进步和对自然、社会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关注生产、生活、时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淡化学科界限,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显现通识教育的理念。
   ⒉拓展课堂信息容量,体现丰富性。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要根据教学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筛选和组合,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师在备课时应尽量多翻阅、查找一些教学资源,并在图书馆或互联上查阅、下载教学相关资料,从而加大课堂信息流量。
  ⒊关注时事热点问题,呈现时代性。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应注意选择具有时代特点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当今青少年学生生活的需要。设计教学内容要考虑学生差异,以便实施差异教学。
   ⒋充分利用社区教育教学资源,呈现多样性。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校外各种课程资源,广泛利用校外的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⒌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创造学生学习知识、增长经验的机会,展现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往往能够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还能引发学生思考,拓展学生视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调查、访问等,或通过剪辑电视、录相、电影、多媒体中的相关内容,或请相关人士讲课。总之,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校本课程资源的价值,充分开发并利用好校本课程资源。
  
  三、方式共进――推进新课程教学的中心骨架
  
   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教育观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教学改革既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又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一改过去以说教为主,变为与学生平等对话,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师生之间共同探究,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强调体验和内化,较大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善于适应新教材的风格变化和教学要求,积极推进自身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新课程一路同行,与时俱进。
  1.推进教学方式的转变。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品德教育不是禁锢人、束缚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美德’的容器”。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一方面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课堂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另一方面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更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将新课程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因此,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要不断创造条件,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与学生亲身经历的结合,以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在参与性教学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倡导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在课堂教学方式上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由以讲为主转向合作探究为主,实施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2.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说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在传统的学习中,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倾向于采用被动的、接受的和封闭性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建立在把学生看作是有依赖性的、被动的学习者的基础之上的,有其自身的特点,但过分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知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
  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总之,新课程的理念要求转变学习方式,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相对应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要保持教学的开放性,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同时,尽量拓展学生的自主活动,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惟其如此,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手段改进――推进新课程教学的辅助力量
  
  教学活动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组织方式以及质量效益等都和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工具密切相关。传统课堂上的教学手段主要是黑板、粉笔和一些教学模型,这些教学手段无法实现声、光、色、形、图的结合,不利于直观教学,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是一门理论课,高度抽象的理论知识,仅靠一支粉笔远远达不到形象、直观、生动的效果,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显然已适应不了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因此,我们一定要提倡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应用观。充分认识到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学对象、变革教学方式提供物质支撑并有效地为教学发展服务。同时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因时制宜的原则,挖掘和发挥传统的教学工具、录音机、幻灯机、放影机等传统的电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同样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当然,我们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并不是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而是要把现代教学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不断改进,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积极促进各种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品德教学从原始化、单一化向现代化、多样化的转变得以实现。
  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新型教师。诚然,要将课程改革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得以落实并产生效益,并非一朝一夕,何况传统的思维定势,新旧思想的碰撞会使我们在实践中产生新问题和新困惑。但只要我们和学生一样学会接受新思想、新东西,通力合作去探索、去解决,与时俱进,一定会开创新课程理念下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黄佑生)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