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问题研究】田径运动员
 

【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问题研究】田径运动员

发布时间:2019-02-05 04:09:38 影响了:

  摘 要:对近十年来的文献检索说明,目前我国的田径运动员存在一定的赛前心理问题。随着运动技术的不断改进,一些项目的运动成绩已经接近人体的极限,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在比赛中获胜,运动员赛前心理素质的优劣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从运动员赛前心理的表现、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克服心理问题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希望能对广大的运动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田径运动;赛前心理
  
  前言�
  
  随着现代体育的飞速发展,运动竞赛的日趋激烈,比赛不仅仅是运动员身体素质和技战术的抗衡,也是运动员之间的异常心理素质的对抗,特别是在实力相当的对手之间,运动员心理训练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比赛的结果。因此,为了使运动员在赛前达到并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重视和研究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心理是人们对客观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状态是环境、人的生理状态和认识过程等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田径是一种竞争非常激烈的体育运动,除了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完善的技术外,还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纵观国内外比较重大的体育赛事,由于运动员赛前出现心理障碍,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水平,甚至以失败而告终的事例不胜枚举。据卡次洛夫对参加欧锦赛、世锦赛和奥运会比赛失常的运动员212人次的典茶统计结果表明,属于技术和能力失常的占20%,属于心理失常的占80%, 我国短跑选手李雪梅在成都举行的世界女飞人大赛中只跑了11秒21,与奖牌无缘。与之前在八运会上的成绩相差0.42秒,其主要原因是心理状态不够稳定。在其他项目中也有类似现象,比如在都灵冬奥会,我国短话选手王曼丽,在技术上、经验都很优秀的情况
  下,仍然没有拿到金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的心理素质不好所引起的。�
  
  1、 运动员心理问题分析�
  
  1.1前兴奋过早。这种状态多表现在首次参加大型比赛的运动员身上,由于他们自控能力比较差,心理素质尚不健全,日夜想念与比赛相关的信息,导致赛前过早出现高度兴奋状态,赛前训练课上就表现较好的专项成绩。运动员的体力较早被消耗,在临场比赛时,其最佳状态已过,兴奋点处于低潮,表现为神志不安、呼吸急促、四肢无力、节奏失调、难于自控、最终导致比赛中不能发挥其最好的成绩。�
  1.2分自信。运动员对比赛的复杂性和困难估计不足,盲目乐观,过分高估自己的实力,缺乏全面地了解,总以为自己可以取胜,可是比赛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以失败而告终。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具有较好的先天专项素质但又缺乏比赛经验的年轻运动员身上。�
  1.3 赛态度低落。这种现象多出现在,因伤病不能很好地参加专项训练或连续参赛体能得不到恢复运动员身上,他们经常出现无形的烦恼和愤怒,情绪低落,体力不佳,极少兴奋,也不愿交谈,对比赛缺乏信心和斗志,由于自控能力下降,导致动作不协调,若多次出现这种现象,见导致运动员心理恒久性衰竭。�
  1.4舆论、名利的压力过大。主要表现在手忙脚乱、极度兴奋、情绪不稳、多汗、心悸、口干、说话声音不正常、赛前睡不好觉。 �
  
  2、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
  
  2.1 首次参加规模较大的比赛,对新的环境不适应。�
  2.2 加比赛是为了达到某项指标,本人不能正确对待心理负担过重。�
  2.3 练员对该项比赛的成绩要求过高,使运动员心理负担过重。�
  2.4 对方实力与自己相比略高于自己,对他的近期训练情况比太了解,取胜信心不足。�
  2.5 训练水平下降,过度疲劳或近期训练方法不对,对自己的水平心中无数以及在患病或受伤后参加比赛。�
  2.6 教练员没有做好赛前情况分析,赛前没有帮组运动员妥善处理和解决一些运动员无法解决的问题。�
  2.7 因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场地和环境因素也会引起一些运动员赛前不良的心理状态。�
  
  3、克服心理问题的方法�
  
  3.1 安排具有比赛性质的训练课,使运动员在接近实际比赛的复杂条件下进行训练,如用录音机播放以前比赛现场的声音 。�
  3.2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使运动员积累在各种条件下比赛的经验,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适应比赛场地。�
  3.3 利用运动员求知欲较强的心理特点,在日常的训练中向运动员传授一些运动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培养运动员掌握自己心理活动的能力,为今后独立工作打下基础。 �
  3.4 帮助运动员树立正确的比赛动机,纠正不正确的比赛动机。�
  3.5 培养运动员树立正确的比赛动机,纠正不正确的比赛动机。�
  3.6 停训或受伤后不参加较大规模的比赛,只参加小型的比赛或副项比赛,帮助运动员建立继续提高运动技术的信心。�
  3.7 赛前收到比赛程序后,教练员应马上察看与自己队员同队参加比赛的对手,收集对手近期的训练情况,技战术特点、身体素质、个性类型和比赛能力等情况,再把收集到的情况与本队运动员进行比较,并告诉队员分析的结果,指出对手的弱点和长处,指出本队队员在比赛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3.8 热情帮助运动员解决一些问题。在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前几天,为了使运动员能够建立良好的赛前心理状态,教练员应深入了解运动员的个人情况,帮助运动员解决一些运动员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9 前教练员应及时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及其表现出来的行动,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大脑的思维、回忆、想象、等活动帮助运动员克服心理问题。�
  3.9.1 观察分析。 当临场运动员表显出不良的赛前心里时,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的心理特点,仔细询问调查,及时弄清楚其原因,提高赛前情绪。�
  3.9.2 观察诱导。运动员赛前心理问题往往表现在行动上,如:赛前坐立不安、东奔西跑。教练员一旦发现这种情况,不要急于责备 ,应稳中行事,用胸有成竹的泰然态度感染、诱导运动员把注意力集中在技术上,出色地完成比赛的任务。�
  3.9.3 叙述和表象。发现运动员在去比赛途中或入场时有心理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练员可要求运动员写一遍某次比赛取得成功的回忆文字,或者看某次比赛成功后写下的日记,运用这种方法可使运动员情绪紧张程度逐渐减轻。�
  
  4、结论与建议 �
  
  心理训练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训练中,教练员可结合项目特点和运动员的特点,选择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同时教练员也应该具有较高修养和良好心理素质,通过一系列赛前准备训练,使运动员从思想上、心理上达到一种最佳的赛前状态,为比赛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总之,比赛中良好运动状态在于体力、技术和心理素质的有机结合,而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运动技术、战术和体能的协调配合能力。所以,运动员只有具备了良好赛前心理状态,才能正常发挥应有的水平,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 ��
  
  参考文献:�
  [1] 张力为、马启伟., 体育运动心理学[M] 杭州 浙江体育出版社,1998年�
  [2] 李今亮,体育运动心理学的情绪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 ,2002年4月�
  [3] 黄希斌,浅析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训练,福建师专学报,1998年9月�
  [4] 姚辉洲,大学生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原因探讨,广西师大学报,1998年12月�
  [5] 张忠秋,高水平运动员比赛临场心理状态的评价方法探讨,体育科学,1997年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