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难圆的霸主梦:霸主宝可梦
 

难圆的霸主梦:霸主宝可梦

发布时间:2019-02-10 03:36:58 影响了:

  从入侵格林纳达到空袭利比亚,从入侵巴拿马到海湾战争。美国轻松“摆平”了一个又一个“看着不顺眼”的国家,不论这些国家是大还是小,是强还是弱。然而,1993年,美国却栽在了一个名叫索马里的东非小国的手里,遭遇了自越南战争以来最惨痛的失败。1993年10月3日,一支由美国“游骑兵”和“三角洲”特种部队组成的特遣队,进入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抓捕索马里大军阀艾迪德。由于准备不足和协同不力,美军陷入了重重包围。激战中,美军18名士兵阵亡,73人受伤。2架“黑鹰”直升机被击落,1名飞行员身亡,另有1名飞行员被俘。一场原本计划用1小时完成的突击行动,变成了15小时的漫长煎熬……
  
  索马里陷入内战 联合国“恢复希望”
  
  索马里位于非洲东部,北部濒临亚丁湾,东南紧靠印度洋,在所谓的“非洲之角”与阿拉伯半岛隔海相望。从1840年开始,索马里先后遭到英、意、法殖民主义者的入侵和瓜分。1960年7月1日,英属索马里和意属索马里独立后合并成立索马里共和国。1969年10月21日,改国名为索马里民主共和国。1976年7月,“索马里革命社会主义党”接管最高革命委员会的全部权力,由西亚德任总统。索马里在西亚德领导下,很快就成了苏联“老大哥”的“小兄弟”。在苏联支持下,索马里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增强,民族主义情绪也随之陡然激涨。西亚德不顾苏联的反对,发动战争进攻同是苏联“小兄弟”的埃塞俄比亚,因而导致索马里与苏联的关系急剧恶化。索马里武力进攻有苏联支持的埃塞俄比亚,自然难有胜果。连年的战争使索马里国力日渐衰弱,西亚德政权逐渐失去民心,一步步走向崩溃。
  1991年1月,索马里发生暴动,以艾迪德为首的反政府武装攻入摩加迪沙,推翻了西亚德政权。索马里随后陷入了部族纷争和军阀混战,民众生活苦不堪言。
  1992年3月,在联合国调解下,索马里各方同意停火。8月,联合国开始救济灾民。但是当地没有任何安全保障,联合国运来的粮食刚刚到岸就被哄抢,护粮人员经常遭到骚扰和殴打,甚至连运粮的车子也被劫走。
  1992年12月3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794号决议,决定以美国为主,在索马里组织实施代号“恢复希望”的维和行动。12月9日,首批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摩加迪沙,受到当地民众的狂热欢迎。此后,美国又派去了陆军第10山地师及其他部队,驻索马里的美军最多时达到了2.5万人。
  
  当时,美国打完海湾战争时间不长,心气正盛,对东非小国索马里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因此,出兵索马里之前,美国准备并不充分,特别是对索马里长期的无政府状态、极度的混乱局势和严重的灾情估计不足。错误地认为,只要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出兵,加上美国超强的军事实力,问题便可迎刃而解。然而,事与愿违。
  
  维和部队频频遭袭特战精英“闪亮”登场
  
  混战了多年的素马里各派武装,饱经战火洗礼,非常擅长游击战。十几个派别中,艾迪德的军事实力最强。他本人曾任前政府军参谋长,有着多年武装斗争经验,不仅能灵活指挥战斗,更善于赢得民心。艾迪德一向坚持民族独立,反对外部势力干预素马里内政,对于联合国的插手,自然大为不满。在他的眼里,联合国就是其夺取全国政权的绊脚石。因此,指挥手下频频向维和部队发动袭击。
  1993年6月5日,在摩加迪沙执行任务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在搜查当地军火库时遭到艾迪德部队袭击,双方激烈交火,维和部队24名士兵死亡。联合国安理会对此大感震惊。第二天,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通过了第837号决议,谴责艾迪德部队的袭击,指示维和部队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惩罚袭击者,誓把犯罪者绳之以法。
  为了维护“世界警察”的形象,巩固在联合国的地位,美国政府令驻索马里的美军维和部队采取武力手段,以武促和。艾迪德也毫不示弱,多次在索马里电视台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国的干预政策。当时负责“恢复希望”行动的联合国特使、美国退役海军上将乔纳森,豪发布逮捕令,通缉艾迪德。暴力冲突自此迅速升级,矛盾不断加剧。
  6月12日,美军出动1400名士兵,在战斗机和直升机配合下围剿艾迪德指挥部,混战中打死50多名平民,却未抓住艾迪德。
  6月13日至17日,美军又打死打伤索马里武装人员和平民120多人,这激怒了艾迪德。
  7月12日,第10山地师的“眼镜蛇”直升机用火箭袭击了艾迪德部族的长老会议会场,打死了90多岁的部族宗教领袖。这下更是捅了马蜂窝,不仅给艾迪德火上浇油,还把索马里部族中的温和派也逼到了对抗联合国的立场上。
  7月17日,在美军再次发动的军事行动中,愤怒的索马里民众用石块和棍棒打死了前往现场采访的4名西方记者,以报复美国的干预政策。
  8月8日,4名美军宪兵被遥控地雷炸死。两星期后,6名第10山地师士兵被地雷炸伤。摩加迪沙局势进一步恶化,美军不断遭到索马里武装分子袭击,以至不敢上街巡逻。
  为了打击艾迪德武装,保护美国维和部队的安全,美国总统克林顿决定派遣一支特遣队前往索马里,抓捕艾迪德。美军派去的特遣队员全部都是精英。
  美国UH-60“黑鹰”多用途直升机英,个个出身名门:有的来自陆军特种部队第75“游骑兵”团;有的来自海军“海豹”突击队第6队,还有的来自“三角洲”特种部队。
  8月30日,美军特遣队抵达摩加迪沙后,先后6次执行抓捕任务,但每次的战果都十分对不住这些特战队员的声名,甚至还令人哭笑不得。
  靠着当地“线民”提供的情报,“游骑兵”第一次出击,就逮住了9名在郊外市场购买走私品的联合国工作人员。结果只能道歉放人。第二次算是小有进步,抓到的是索马里人,但却是即将上任的由联合国委任的新政府警察总管。美军当然也只能道歉放人。后来,“游骑兵”抓到过几个艾迪德的手下,但扑空的时候更多,经常连艾迪德本人的影子都见不着。美军不是没有情报,问题是索马里“线民”透露的消息几乎无法利用。因为他们没有受过现代教育,语言缺乏精密性,表述没准儿。
  虽然经常扑空,“游骑兵”还是照常出动。他们乘坐的“黑鹰”直升机在低空飞行时,旋翼产生的劲风往往会掀飞整个街区所有房顶上的铁皮;卷起的漫天尘土严重影响集市上的买卖,常常败了买者的兴,毁了卖者的货。更让当地民众感到可恶的是,“黑鹰”的旋翼产生的大风经常吹走索马里妇女裹在身上当衣服穿的布,甚至还曾把索马里人抱在怀里的婴儿刮走。很快,“游骑兵”就成了当地居民最痛恨的人,“黑鹰”就成了当地居民最痛恨的物件。在这样的情况下,艾迪德的宣传乘隙而入:“他们要 迫使我们改信基督教,他们要把我们当奴隶。”很多人都相信了这一宣传,加入到了对抗美军的行列。
  
  抓捕行动出师不利“黑鹰”折翼大败而归
  
  1993年10月3日,星期天。美军特遣队指挥官威廉・盖瑞森得到“线民”情报:艾迪德的2名高级助手,财务总管欧马・沙朗和发言人蒙哈米・哈山・艾瓦出现在摩加迪沙奥林匹克饭店。该“线民”按指示,将车子开到目标房外停下,支起发动机舱盖装作修车。美军侦察机迅速飞临,锁定目标之后,与先前拍的照片对照,发现确有目标人物进入该屋。核对完毕,已是下午3点。对于这一情况,盖瑞森心中暗喜,决定赌上一把,白天出动进行抓捕。
  美军计划:4个班的“游骑兵”分乘4架“黑鹰”直升机,顺着绳索在目标房所在街区四角降落,进行警戒和封锁;1个班的“三角洲”特种部队,分乘4架“黑鹰”直升机,进入目标房执行抓捕任务。由于目标房附近街巷狭窄,不便于直升机降落,所以美军决定在完成抓捕任务后,押送俘虏乘车从地面返回。因此,与“黑鹰”直升机群一同行动的,还有一支由9辆“悍马”和3辆卡车组成的接应车队,由丹尼・麦克尼特中校指挥。此次行动,总共动用了160余人、12辆车和19架各类飞机,计划在1小时内完成任务。
  行动开始时已是下午3时32分。“黑鹰”直升机群迅速从海岸附近的一个临时机场起飞,直扑摩加迪沙市区。美国大片《黑鹰坠落》中直升机群掠过海岸的优美画面,描述的就是这一情景。与此同时,地面接应车队也驶出兵营,向摩加迪沙市区快速开进。
  “游骑兵”出师不利。运送“游骑兵”队员的“黑鹰”直升机飞临目标区上空后,开始低空悬停,队员们顺绳索逐一滑降。突然,意外发生了。1名新兵在下滑时,没能抓牢绳子,从20多米高处跌落,摔成重伤。接应车队指挥官立即决定派3辆“悍马”送他回基地,但不幸的是因伤势过重,这名新兵在返回途中死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同一个班,通讯员的耳机线在下滑时被磨断,无法与指挥部取得联系。还有1名士兵下滑时枪托撞到脸上,满嘴是血。最要命的是,他们没有滑降到指定位置,而是滑降到了距离指定位置一个街区之外的地方。
  与“游骑兵”相比,“三角洲”的行动要顺利得多。先出发的2架“黑鹰”直升机在目标房南侧狭窄的街道上一着陆,“三角洲”队员就迅速跳出机舱,向院子里投掷烟幕弹,然后撞开铁门,冲进院子,不等楼里开会的艾迪德分子反应过来,“三角洲”队员就冲进房间,控制了局面。接着,他们把抓获的24名索马里俘虏赶到一楼,并用手铐把他们铐在一起,准备乘车撤离。
  
  然而,“三角洲”的顺利只是暂时的。抓到俘虏后,他们左等接应车队不来,右等接应车队还是不来。过了足足有40分钟,1名空军的通讯官终于搞清了原因:原来接应车队在等“三角洲”的信号!这时,索马里人已经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城里到处是燃烧轮胎产生的黑烟。这是索马里武装分子的信号:美军来了!很快,美军车队陷入了包围,无法快速撤离。
  就在这个让人着急的时候,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的64号“黑鹰”直升机在低空盘旋时,遭到火箭弹袭击,坠落在距离目标房三个街区的地方,飞行员沃尔科特身受重伤,不久身亡。64号“黑鹰”直升机被击落后,部分“三角洲”和“游骑兵”队员自发地奔过去救人,救护组也从美军基地飞来。他们艰难地阻挡住从各条道路涌来的索马里人。盖瑞森命令接应车队迅速驶向坠机地点,把那里的士兵和阵亡的飞行员带回来。
  为了支援接应车队前进,61号“黑鹰”直升机奉命代替64号“黑鹰”。直升机在车队上空盘旋,以火力压制聚集成群的索马里武装分子。61号“黑鹰”直升机在空中刚刚盘旋了四五圈,忽然,飞行员杜兰特觉得直升机好像撞上了一堵巨墙,一下失去了控制。原来,索马里人用火箭弹击中了这架直升机的尾翼,杜兰特被迫降落。
  就在这节骨眼上,美军车队的表现却是最最差劲的:接应车队绕了两个圈子,居然找不到64号“黑鹰”直升机的坠落地点。海军侦察机在高空引导,但是飞行员无法与地面的接应车队指挥官直接通话,他只能跟基地的上级对讲,然后由基地把命令传给接应车队。美军的通信设备自然一级棒,在行动时还把摩加迪沙的手机全屏蔽了,但现场枪声、喊声、马达声响成一片,指挥官在电台中很难听清基地的转弯指令,因而一次又一次地错过路口。接应车队就这样在距离64号“黑鹰”直升机仅一个街区的路上来回打转儿,但就是找不到坠落的“黑鹰”。
  索马里人如潮水般涌来,并且开始竖立路障,在每一个街口伏击车对,艾迪德部族几乎人人有枪,“游骑兵”简直“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前面的车子压制两边的火力,艰难通过街口,后面的车子紧跟前车,再次压制新冒出来的大群索马里人,然后缓慢通过。车队慢如蜗牛,而整个摩加迪沙城的索马里人似乎都在赶来。
  空军的那位通讯官忍不住了。他开始以空军的专用频道直接与上空的直升机通话。他告诉直升机飞行员,他们要去“黑鹰”坠落地点,飞行员立刻给他们指明了方向。接应车队再次通过目标房,通讯官突然发现不对:他们已经在目标房附近转了好几圈,那个地方他已经很熟悉,车队现在是向南,而64号“黑鹰”直升机肯定在目标房北面!原来,这时61号“黑鹰”直升机也被击落了。通讯官只说坠机地点,却没有特别指明是几号机,飞行员就把车队引向了南面情况更危急的61号机。
  
  美军从被击落的直升机上抡救伤员
  
  接应车队向基地报告了这一情况,基地坚持要他们去接应64号机,但他们已经力不从心了。因为,车队死伤累累,1辆卡车起火放弃,大部分车辆的轮胎都瘪掉了,“悍马”运兵车虽然不怕爆胎,但速度自然远不及气足的时候。车队指挥官无心再战,带着车队,杀开血路,撤回基地。
  64号“黑鹰”直升机坠落后,美军上演了颇为壮烈的一幕:2名“三角洲”队员,自愿从直升机上滑降到地面,保护身受重伤的飞行员。他们与不断涌来的索马里人激烈对射,但始终没能等到救援的车队,最后双双牺牲在“黑鹰”翼下。
  索马里人也有他们自己的壮烈。5岁的孩子也向“游骑兵”射击,虽然他们左手握住弹夹后,右手要伸到屁股后面才能够抠动扳机;有的女人抱着小孩走到美军车旁,突然举起手枪就向车里射击;有的男人躲在匍匐的女人臀后,枪口从女人的双乳间伸出,向美军射击。他们在路口夹击美军时,毫不理会对面站的还有自己人,没打到“游骑兵”车队的子弹可能会杀死同胞。在他们看来,反正一个人倒下去,另一个人会立即捡起他的枪继续战斗。一开始,美军还是只打持枪射击的男人, 但很快就变成了“会动的就打”。
  受伤的61号“黑鹰”直升机飞行员杜兰特很不走运,被艾迪德的部下活捉,还被脱光了衣服,拉到大街上示众。如果不是有人想到可以用他交换俘虏,杜兰特大概会被蜂拥而来的索马里人打成肉饼。
  担负突击任务的160余名“三角洲”和“游骑兵”队员,有的躲在车里抵抗索马里人的四面围攻,有的被分割包围在从目标房到64号“黑鹰”直升机坠毁地点的多个地方。守卫在61号“黑鹰”直升机旁的“游骑兵”和“三角洲”队员,在直升机火力的支援下顽强坚持,等待救援。躲存汽车残骸后面射击的美军士兵。
  夕阳西下时,美军指挥官派出66号“黑鹰”直升机为城中的部队送去弹药、饮水和血浆等必需品。66号“黑鹰”直升机刚一降落,即遭到步枪和火箭筒的攻击,机身多处被击穿,带着满身的弹孔侥幸逃回了基地。
  为援救身处危险中的特战队员,美军派出第10山地师1个满编连前去接应。150名士兵分乘9辆卡车和12辆“悍马”,在比尔・大卫中校带领下,从城外绕道赶到特种部队基地。晚上9时30分,“游骑兵”、“三角洲”队员以及第10山地师的部队组成了救援部队。深夜11时30分,救援车队向城里进发。
  凌晨时分,救援车队终于与城中坚守部队会合。他们把伤员和尸体安置好,随后将2架坠毁的直升机炸掉。等救援部队都上车后,幸免于难的“三角洲”部队和“游骑兵”却挤不上车。没有办法,撤退要紧,没车也得撤。于是,他们一边跑步一边射击,在枪林弹雨中跟着车队回撤。
  
  返回基地时,天已快亮。半天的战斗,美军18名士兵阵亡,73人受伤,2架“黑鹰”直升机被击落,3架被击伤,数辆卡车和“悍马”被击毁。这是自越战以来美军所遭受的最为惨重的失败。
  
  “黑鹰”飞行员暴尸街头克林顿政府被迫撤军
  
  10月4日,愤怒的索马里民众拖着64号“黑鹰”直升机飞行员沃尔科特近乎全裸的尸体游街示众。暴怒景象被电视传到了全世界,美国公众受到极大震动,一致抨击美国政府出兵索马里。国际上,批评之声不绝于耳: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说,联合国不应成为美国军事行动的保护伞;埃及外长穆萨表示,目前在索马里发生的一切,将会给索马里民族和解进程增加新的障碍;法国国防部长莱奥塔尔指责美国的所作所为超出了“人道主义使命”的范围,变成了“不能容忍的对抗”;德国报刊称,美国正在索马里进行“一场肮脏的战争”。
  10月5日,克林顿从外地匆匆赶回华盛顿,召开关于索马里局势的紧急会议。10月7日,克林顿发表电视讲话,宣布美军将于1994年3月31日前撤退完毕。美国政府还与艾迪德方面进行了秘密谈判,双方最后达成妥协:艾迪德交出飞行员杜兰特和美军飞行员沃尔科特的尸体;美军则释放扣押的全部俘虏,不再把艾迪德派作为打击目标。
  美军一走,其他国家的维和部队也陆续撤出。1995年3月2日,最后一批维和部队撤出摩加迪沙,联合国“恢复希望”行动黯然收场。这标志着历时27个月、耗资20多亿美元的维和行动以失败而告终。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号干预索马里内政,既未实现在索马里组建一个民主政府的维和目标,也没有实现索马里各部族的和解,更没有抓到敢与美国叫板的艾迪德。相反,却使100多名维和士兵和近万名索马里人丧生。
  此后,美国视地面战为畏途。无论是1998年对伊拉克实施的“沙漠之狐”行动,还是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美军均采取非接触作战方式――空袭战。这也许是美国人从摩加迪沙一战中得出的教训。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