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第三帝国的秘密武器 潜水坦克] 纳粹德国的先进武器
 

[第三帝国的秘密武器 潜水坦克] 纳粹德国的先进武器

发布时间:2019-02-10 03:44:47 影响了:

  二战时期,希特勒制定了一项“海狮”计划,企图进攻当时已处于孤立无援境地,但还在抗击德国侵略的英国。然而面对北海与英吉利海峡这道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德国人深感棘手。于是,计划秘密研制图中这款潜水坦克。
  
  潜水坦克
  
  1940年,德国人开始秘密研制潜水坦克,他们采取了在现役坦克上安装潜水和浮渡装置的做法。
  当时控制法国海岸的德国装甲部队的主力坦克是Ⅲ号和Ⅳ号坦克。Ⅲ号坦克装备37毫米坦克炮,主要负责攻占敌人阵地,Ⅳ号坦克装备75毫米短身管加农炮,负责火力支援。
  Ⅲ号坦克于1935年开发,随后相继改型,从E型开始投入批量生产,到G型改装了50毫米炮(42倍口径)。1940年7~10月,德国共将168辆Ⅲ号坦克改成潜水坦克,主要车型是F~H型。
  目前,Ⅲ号系列坦克中只有F型的数据被保存了下来。其战斗全重19.8吨,全长5.38米,宽2.91米,高2.44米。乘员5人,装甲厚为12~30毫米。装备了HLI20TRM发动机,最大速度4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165千米。其武器装备为1门37毫米坦克炮(131发炮弹)和2挺7.92毫米NG34机枪(4500发子弹)。
  潜水坦克的制造以Ⅲ号和Ⅳ号坦克为蓝本。对Ⅲ号坦克的改装是将其发动机进气口密封,再加上保护盖。炮塔侧面的舱口等全用橡胶薄膜进行了防水密封。这种保护膜既能防水,又能在登陆后轻易抛掉。值得一提的是,潜水坦克安装了通气管和水下导航的陀螺罗盘。
  潜水坦克使用柔软的通气管进行通气。这是一种直径20厘米,18米长的软管,里面有密封盖,前端有浮标,浮标上安装了吸气口和无线电天线。如果浮在水面上的浮标进水的话,那么坦克舱里也会被流入。所以它被称为潜水坦克的生命线。
  潜水坦克在水中前进时,只能通过炮塔上方的窗户观察,视野非常有限。所以在车内配备了陀螺罗盘和无线电导航。即便如此,潜水坦克的前进方向通常也只能按照地图指示,如果碰到大的障碍物,要绕过去是很困难的,几乎很难完成。如果最终不能穿过而停在原地的话,那么潜水坦克就会成为极度危险的自杀武器了。潜水坦克车内的乘员为防险情,全都身穿脱险救生装置。整个坦克操作起来非常轻便。
  
  潜水坦克的最大潜水深度可以达到15米,可连续在水下前进20分钟。如果超过这个时间,车舱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就会过高,有可能使坦克成员中毒致死。因此水中前进时,装填手要不断测量一氧化碳的浓度,超过规定数值就要浮出水面。当然从15米深的水下要浮出来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潜水坦克在使用前必须由驳船运到近岸海域后,在离目标海岸不远的地方自行下海,在水中前进直至海滩登陆。
  除了Ⅲ号潜水坦克外,1940年7月德国还装备了42辆Ⅳ号潜水坦克。Ⅳ号潜水坦克是由Ⅳ号坦克的A~M型改造而成的。其全重20吨,长5.92米,宽2.84米,高2.68米,乘员5人,最大速度4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200千米。武器为1门75毫米炮(80发炮弹)。2挺MG34机枪(2700发子弹),装甲厚10~30毫米。
  如果英军看到从海里钻出来的坦克时,一定会惊呆了。可惜历史上戏剧性的一幕并没有上演。由于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被取消了,所以潜水坦克不但没有在预想的战场上发挥作用,而且还在1940年10月后终止了生产。
  
  浮渡坦克
  
  除秘密研制潜水坦克以外,德军还准备了浮渡坦克。当时为了节省开发时间,以Ⅱ号轻型坦克(A-C型)为基础,在坦克车体四周安装了浮筒,共准备了52辆。
  浮渡坦克在风力3~4节(5.6~7.4千米/小时)的条件下,海面最大浮渡速度为10千米/小时。这种浮筒就安装在坦克的托带轮上,内部分三部分,用赛璐璐的小袋充填起来。
  为能在海上浮渡,坦克的发动机实施了防水措施,并通过密封的箱形罩进行供排气。从发动机延伸出来的扩展轴,可带动后面的小形螺旋桨旋转。炮塔与车体之间也用橡胶软管密封,以防止漏水。在海面浮渡时,坦克的履带封罩沉入水中,上部车体和炮塔露在水面上。
  在登陆作战之前,浮筒可以分拆运送,到达出击海岸后,再将浮筒装配到车体上。然而,这种组合装配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才行。当“海狮”计划被中止后,德国人没将浮渡坦克与其它Ⅱ号轻型坦克区别对待,于1941年6月发动“巴巴罗萨”战役时,将Ⅱ号浮渡坦克也作为原来的战车,投入到前线。
  
  东部战线与潜水坦克
  
  1940年7月,德军开始在波罗的海的芬沙群岛进行潜水训练,1940年9~10月,在普特罗斯招募志愿兵,组建了A~C潜水坦克大队(营)。这些当时的志愿者大都来自第1装甲师第2坦克团。第2坦克团与第1团都是第1装甲师组建时的部队,是一支经验丰富的队伍。1940年lO月20日脱离第1装甲师,成为新建第16装甲师的主力部队,并成为该师的登陆作战主力军。
  由于登陆英国作战计划被迫中止,潜水坦克特别大队A~D便充当了1940年10月6日组建的第18装甲师的主战坦克部队。12月6日A~B大队组建为第18坦克团,C~D大队组建为第28坦克团。当时都装备了潜水/浮渡坦克。
  然而到了1941年3月1日,第28团解制,其第1大队归属了第18坦克团,成为该团的第3大队,第2大队则编为第3装甲师的第6坦克团的第3大队。
  1941年初,第3装甲师派遣其属下的第5坦克团到德军非洲军团第5步兵师作补充兵力。6月22日“巴巴罗萨”战役开始,希特勒将300万德军,在4000千米的战线上正面展开,以莫斯科为目标的中央集团军42个师,担负着最主要的正面进攻任务。为展开闪击战,其9个装甲师分属第3和第2装甲集团军,任务是突破国境线上的布格河向前推进。
  1940年7月,德国人在探讨“巴巴罗萨”战役时,强渡布格河就成为一个关键话题,他们在布拉格近郊的米罗比兹进行了潜水坦克的通气管试验,效果很好。于是1941年6月22日,第18装甲师所属第18坦克团(3个大队),便在布格河畔的布拉图林展开了布署。坦克团建制为3个大队,每个大队由2个Ⅲ号坦克连和1个Ⅳ号坦克连组成。全团拥有6辆I号坦克,50辆Ⅱ号坦克,99辆37毫米炮的Ⅲ号坦克,15辆50毫米炮的Ⅲ号坦克,36辆75毫米短身炮的Ⅳ号坦克,以及12辆指挥车。
  1941年6月22日凌晨,随着攻击的炮声,尖兵强行渡河强占了桥头堡后,潜水坦克陆续进入布格河中。当以第l大队为中心的潜水坦克渡河建立了巩固的桥头堡后,第18装甲师的第2装甲团便越过别烈津纳河,直指第涅伯河。
  7月10日,古德里安到第涅伯河侦 察渡河地点。了解了苏联红军巩固的要冲后,寻找苏军防守的薄弱环节。通过反复的火力侦察,侦察大队发现苏军防守的薄弱地区之一,恰好是德军第3装甲师部署的地方。
  第6坦克团的第3大队恰好配置了Ⅲ号潜水坦克。在这里,当强行渡过第涅伯河的突击步兵到达对岸后,潜水坦克也陆续潜水渡河,巩固强化桥头堡阵地,连续作战等待友军主力过河。然而,战斗的结果非常惨烈,潜水坦克严重受损,被送往后方修理,使再度潜水使用变得困难重重。
  此外,在7月10日第涅伯河渡河作战时,第24机械摩托化集团军第4装甲师同样也在第3装甲师的右翼展开,而具有装甲作战能力的第35坦克团也配备了潜水坦克,但却没有在渡河作战中使用潜水坦克装备的记录。
  1941年6月22日,第35坦克团的坦克拥有44辆Ⅱ号坦克,31辆37毫米炮的Ⅲ号坦克,20辆50毫米炮的Ⅲ号坦克和20辆75毫米炮的Ⅳ号坦克,以及8辆指挥坦克。但这种Ⅲ号和Ⅳ号是否是潜水坦克却无记载。
  因此,在东部战线使用潜水坦克的活动,仅此两例。潜水坦克大部分配给了第18坦克团,1942年5月15日第18坦克团撒编时,其所属的第3大队改制为第18坦克大队,留在了第18装甲师。等到1943年9月,第18装甲师撒编时,第18坦克大队又改编成第504重型坦克大队。实际上第504重型坦克大队是于1943年3月改制的,估计是为预备第18装甲师撒编而提前改制的。
  
  在这些日子里,在俄罗斯的任何地方都看不到潜水坦克和浮渡坦克了,大概都被耗费殆尽分散完了。
  从被撒编的第18装甲师的命运看,后来它被改编成效仿苏联红军炮兵师的第18炮兵师。然而在与苏军红军炮兵师的对抗中,由于炮兵火力不足,且又没有步兵力量,德军第18炮兵师便成了一支不能进行师团独立作战的中途半残部队。所以其后虽经多次改编和更换装备,也没出现好的结局,最终还是于1944年8月27日被废除了。
  不过,这种炮兵师的理念,后来还是被保留下来了。大战后期编建的民族炮兵军团就是再好不过的德国版炮兵师。德国人可以在二战中开发这种性能的潜水/浮渡坦克,可见其战术思想的超前和技术的先进与严谨。这正是我们今天应该看到的。
  
  编辑 王 瑾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