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外语的士”熠滨城 熠怎么读
 

“外语的士”熠滨城 熠怎么读

发布时间:2019-02-11 04:09:48 影响了:

  打造“外语的士”群体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的哥”王师傅在大连宾馆门前,遇到了两位日本客商打车。由于王师傅不会日语,他怎么也听不懂日商要去哪里。急得王师傅不停地在地上勾画飞机、火车、和轮船,意思问他们是不是去飞机场、火车站、码头。当日商表示这些地方都不去时,王师傅急得直跺脚。这时,日商在地上画了一个大桃子,王师傅顿时恍然大悟,拉着日商就去买桃子。可是一到水果店,日商又急得哇哇乱叫,王师傅不知错在哪里,只好又拉着日商回到宾馆。他找人一翻译,才知道这两位日商要去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王师傅一看是个“好活儿”,但再请日商上车时,却被客人拒绝了。
  这件事,使管理部门看到,大连出租汽车的文明服务虽然闻名遐迩,但由于大多数驾驶员不会外语,影响了服务质量。这说明出租车的服务水平与大连的城市形象,还有差距。
  大连出租汽车行业学外语的活动,始于1993年。当时,却有许多驾驶员认为这事可有可无。2005年6月,市委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目标,并提倡市民“学习外语100句和计算机、网络知识与技能”活动。于是,一个与建设文明大连同步、与建设国际现代化城市相匹配的学外语规划,应运而生。近期目标上,他们要用两年时间,对市区驾驶员轮训一遍,达到学会外语简单会话的水平;中期目标是,计划在2008年奥运会前后,把外语列为从业人员必考的硬件,普及外语会话,出租车驾驶员能用流利的外语向外宾问好和进行简单的对话;远期目标为,到2020年时,出租车驾驶员人人会外语,并且能用英、日、俄、韩语中的其中一种,流利地为外宾提供旅游推介、商品导购等一系列服务。
  
  搭建学习外语平台
  
  伴随着建设文明大连的脚步,大连出租汽车行业紧锣密鼓地对出租车驾驶员进行外语培训,且扎扎实实。
  把住岗前培训关。对于每年新加入出租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管理部门把学习外语作为上岗培训的主要内容。同时,他们编辑了《出租汽车驾驶员英俄日韩对话》教材,并聘请大连外国语学院讲师授课,系统地进行岗前强化训练,使之能够集中时间突破外语会话关。
  在岗轮训上水平。全市在岗出租汽车驾驶员达两万多人。为全方位提升在岗人员的外语水平,使之“人人为学习中人,车车是学习之所”。管理部门运用各种载体,进行全方位施教。开展外语会话竞赛。2006年7月,130多名驾驶员参加了全市英语大赛,其中有10名驾驶员获得了“大连的士英语明星”的称号。他们还利用“日本活动周”,掀起学习日语热,并印制了两万多本《的士日语》发给驾驶员每人1册。
  评定星级上档次。管理部门在出租汽车行业开展了评星级驾驶员活动。凡是参加星级评定者,必须参加外语培训。管理部门首先对“全国文明出租汽车驾驶员”和“的士明星”进行外语培训,重点学习英语、日语,使他们熟练掌握日常外语会话技能。目前,已经开办了四期驾驶员培训班,有300多名驾驶员参加了培训,其中有11人被评定为“五星级驾驶员”。星级驾驶员们用自身的影响力,带动了身边一批人学习外语。
  大连通达出租汽车驾驶员丛选年今年已经54岁,只有小学文化。在参加外语培训时,他克服年龄大、文化低和记忆力差等困难,把外语单词标上汉字贴在车上、揣在兜里,一有时间就念上几遍。有时还请妻子装日本人,让孩子扮美国人,用英语和日语与他练习会话。功夫不负有心人,结业考试时,他的英语得了87分,日语得了86分,并被评为四星级驾驶员。
  外语培训活动,得到了许多出租汽车公司的积极支持。大连中意出租汽车公司出资5万元,对全公司的驾驶员进行培训,并免收参训驾驶员当天的营业额。2006年,大连市委宣传部召开了现场会,向全市推广了出租汽车行业组织驾驶员开展学习外语活动的经验,《大连日报》为此发表了《群“星”璀璨耀“明珠”》通讯。
  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已有两万多名出租汽车驾驶员参加了英、日语学习,约占从业人员的89%。
  
  让文明大连“窗口”更明亮
  
  由于打造了一支 “外语的士”队伍,不仅使出租车的服务上了一个新台阶,也为北方明珠的大连,增光添彩。
  2005年8月,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次高官会议的接待工作中,出租车行业派出了31名专门经过外语培训的优秀驾驶员,昼夜为来宾服务,圆满完成了接待任务,受到了与会高官的赞扬。外交部副部长王光亚在表彰大会上激动地说:“我要感谢大连的出租汽车司机,他们为各国朋友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2007夏季达沃斯论坛,9月将在大连召开。为迎接这次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行业管理部门加大了培训“外语的士”的力度。年初,他们开始对1.2万名“的哥”、“的姐”进行轮训,经考试合格者颁给“大连市窗口行业外语达标证书”。
  而众多的的哥的姐在日常营运中,学以致用,在为外宾提供了优质服务的同时,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006年,南斯拉夫女宾亚斯美娜到大连做生意。一出机场,她就坐上了驾驶员杨玲的车,并用生疏的汉语说到香格里拉大饭店。小杨先是欢迎她来大连,然后又与她热情地对话交流。听到小杨会讲英语,她高兴得又拍巴掌又耸肩。从此,她长期包乘小杨的出租汽车。对小杨的优质服务,回国前她给市长写了一封感谢信,在信中热情洋溢地写到:“回国后,我要告诉我的亲人朋友,东方有个美丽的海滨城市,这里有许多善良的人民。”
  高素质的星级驾驶员还受到了社会的欢迎和尊重,许多单位纷纷为会外语的驾驶员营运开“绿灯”。
  周水子国际机场专门开设了“星级通道”,请会外语的星级驾驶员优先接待外国客人。
  一些星级饭店也先后开设了专行道,实行星级驾驶员准入制。
  以前,“全国文明出租汽车驾驶员”孙成立到酒店接乘客时,不是被撵走,就是被收停车费。自从他参加外语培训,获得了“五星级驾驶员”的标牌和徽章后,他可以顺理成章地到星级酒店门前接送宾客了。他高兴地说:“我刚学会了几句外国话,就尝到了服务营运的甜头!”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