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猫_“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吗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猫_“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吗

发布时间:2019-02-15 04:33:14 影响了:

  八年级有一节生物课为“生物性状的遗传”,刚一上课,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问:“老师,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吗?”话音刚落,其他学生都大笑起来。教师随机应变利用这个时机导入新课,下面是摘取的教学片断:
  师:这个问题提的好啊!咱们先来做一个小调查吧。同桌位之间相互观察一下,你具有下列哪些特征?(课件展示:单双眼皮、有无耳垂、能否卷舌等。)
  学生:相互观察。
  师:现在,请双眼皮的同学站起来。
  32位学生站了起来。
  师:同学们看,有这么多的同学是双眼皮。在站着的同学中,不能卷舌的请坐下。
  14位学生不能卷舌的坐下了。
  师:请无耳垂的同学再坐下。
  11位学生无耳垂的坐下了。
  师:拇指不能向背面弯曲的同学请坐下。
  8位学生无耳垂的坐下了。
  师:现在,大家看,只剩下了一个同学!
  学生惊异!
  师:看!我们每个人都有与别人相似的特征,也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在这个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请相信你也是最棒的!
  学生鼓掌!
  师:刚才我们调查的这些人体特征叫生物的性状,大家想一想,你的哪些特征与父亲的相似?哪些特征与母亲的相似?
  生:妈妈是双眼皮,爸爸是能卷舌,我是双眼皮、能卷舌……
  师:为什么你与父母之间有这么多的相似之处呢?
  生:是遗传物质在起作用。
  师:除了我们刚才列举的外部形态特征,父母还可以遗传给子女一些什么呢?
  生:血型、免疫力、走路的姿势、说话的声音……
  师:植物和动物的一些特征也能遗传给后代吗?谁能举例说明?
  生1:花的颜色、叶的形状、动物的毛色、运动方式等。
  生2:小狗“汪汪”叫、小猫“喵喵”叫,都可以遗传给后代。
  师:大家列举的人的身高、眼睛、肤色、花的颜色、叶的形状、动物的毛色等都属于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而血型、免疫力等属于生理特征;走路的姿势、说话的声音、动物的叫声、运动等属于行为方式,我们把这些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生物的性状。现在,你能说出生物性状的概念了吗?
  生: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生物的性状。
  师:那么父母的这些性状是如何遗传给后代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一问题。
  教学反思一:本节课的内容很抽象,难以理解。生物性状的概念是难点,它包括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3个方面,学生对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比较容易理解,而对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不容易理解。恰巧学生在刚上课时又提出了“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吗?”这一问题,教师就抓住这一生成资源以这一问题为切入点,以调查活动导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自身的特征,从而感性认识自身的性状。这样既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进入情境,产生疑问,又自然而然地引入课题。这样设计还可以培养学生悦纳自己,热爱父母的思想感情。在学生初步认识人体的一些性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大量的生活经验寻找其他生物的性状,比如花的颜色,猫的叫声、血型等,从而感性地了解生物的性状的3个方面。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生物性状的含义,并能自己总结出生物性状的概念。
  教学反思二:生活是生物学的源泉,在生活中到处充满着生物学知识。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建构知识的思维就越活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紧密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亲切,容易引发其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激活思维。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经历自主探究学习过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建构新知,从而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身边处处有生物学,促使学生在发现现实生活现象的过程中学习生物学,运用生物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