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音乐术语译名对照表 [Expertise及相关术语的译名商榷]
 

音乐术语译名对照表 [Expertise及相关术语的译名商榷]

发布时间:2019-02-16 04:18:58 影响了:

  摘 要:术语对于一个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追溯“expertise”及相关认知心理学术语的源起,分析其现有汉语译名的不足,认为外来术语汉译应遵循四项原则:准确性、专业性、可读性和一致性。据此,对该术语及相关术语的译名进行商榷论证,进而探讨四原则的内涵与相互关系。
  关键词:术语,汉译,原则,expertise
  中图分类号:H059;H083;N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1)01-0025-06
  
  O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Expertise” and Related Terms
  ―Exploring Principles for Translating Foreign Terms into Chinese
  WANG Shaoshuang
  Abstract: Terminology constitutes a significant part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disciplin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origin of expertise and some related terms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analyzes the inadequacy in their existing Chinese translations, and thus argues for four principles for translating foreign terms into Chinese, i.e., accuracy, technicality, readability and consistency. On this basis, it goes on to elaborate on the proper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expertise” and related term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eaning of these four principles as well as their interconnections.
  Keywords: terminology, Chinese translation, principles, expertise
  
  一 引 言
  
  术语是一个学科学术话语体系中的专业词汇集,是该学科理论思想的核心体现和理论发展的特殊标记。统一规范的术语体系代表了一个学科的成熟度,有利于该学科的健康发展与理论交流。随着我国学界与国际学界的交流日益频繁,大量引进国外理论学说,取其精华,借以发展繁荣我国的学术事业。在这个过程中,术语作为学术话语的核心词汇,其汉译问题表现尤为突出,主要体现为外来术语汉语译名混乱、译法不统一等方面。对一个学科的发展来说,缺乏统一和规范的术语体系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阻碍。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expertise及相关术语的汉译现状就是其中一例。
  
  二 expertise及相关术语的源起
  
  expertise是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已有相当长的研究历史,主要研究伴随expertise的发展而产生的认知变化[1]。这一领域的先驱当属德•格鲁特(de Groot),早在20世纪40年代,他就采用有声思维法对棋手如何选择最佳的走法进行了研究[2]。目前,对expertise的研究主要涉及棋类、医学、教育、体育运动等领域,研究内容包括领域专家与新手在认知资源、认知能力、实际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以及其分类、构成、发展阶段和习得途径。近年来,人工智能研究兴起,需要编制计算机程序,模仿专业人员进行工作,使expertise研究愈发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埃里克森(Ericsson)是expertise研究的集大成者,他将expertise理解为“能够保证在某领域持续优异表现的独特认知资源”[3],其重要贡献在于同另外两位学者合作分析了deliberate practice的特点,并提出了其在expertise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将其视为expertise发展的关键途径[4]。他还区分了routine practice和deliberate practice,认为前者不会带来expertise的提高,后者才是关键所在[2]。这一理论见解对各领域expertise的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如:施里夫(Shreve)首次探讨了如何应用deliberate practice培养翻译领域的expertise。
  在该领域研究中,expertise的分类和构成一直都是研究者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布兰斯福德(Bransford)与同事将expertise分为routine expertise和adaptive expertise,前者指利用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各种图式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者指超越储存于长期记忆中的图式,并以新的方式组织经验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5]。柯林斯(Collins)和埃文斯(Evans)[6]从社会学角度对科学知识中的expertise进行了研究,并将专家知识分为contributory expertise与interactional expertise,前者指进行某项活动所需的专业能力,后者指不具有实际操作能力,但熟谙该专业领域的话语,即具备该领域的专业知识,并能够与同行专家进行交流,但不能够执行该领域的实际操作任务。
  可见,expertise研究的发展催生了一系列的相关术语,其中两个核心术语为“expertise”和“deliberate practice”,许多其他术语由这两个术语衍生而来。
  
  三 现有译名的分析
  
  要想做好外来术语的汉译工作,首先要正确理解术语的含义,然后,在汉语中寻找与其意义尽可能等值的词语,并考察该词语在汉语中的各种含义,包括字面意义和联想意义两大范畴,既要保证能够完整准确地传达原初含义,又要避免旁生枝节,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推敲斟酌后,确定该术语的汉语译名。
  首先来分析一下术语expertise的原义。该词源于中古法语,从构词法的角度,可以分为expert和ise两部分,前者意为“专家”,即在某个特定领域具有突出表现的人,后者为英语中外来词的名词后缀,见于词源为法语的英语词,表示性质、条件或功能,如franchise、merchandise。由此可推知expertise的词义为:专家或专业人士所具备的知识或技能,也就是一种能力的高级发展阶段。朗文在线英语词典对expertise的定义为“通过经验或培训而习得的关于某个特定领域的特殊技能或知识”(special skills or knowledge in a particular subject, that you learn by experience or training①)。维基百科将expertise解释为:“由一个人(即专家)或系统所具备的特征、技能和知识构成,该系统将专家同新手和经验不足的人区分开来。”(Expertise consists of those characteristics, skills and knowledge of a person (that is, expert) or of a system, which distinguish experts from novices and less experienced people.②)由上述分析可知,expertise为专家或专业人士所具备的特质,包括技能和知识两部分。
  术语expertise在汉语中现有多种译法,且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主要有:专长、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素质、专门技能、专门技术、专门知识。“专长”指专门的学问技能或特长,与expertise的原义最为接近,但其语体色彩不太适合作为学术话语,而多见于日常用语。“专业技能”是使用频率较高的译名,但其表意不够完整,略去了expertise含义中的知识部分。“专业知识”表意亦不完整,略去了expertise含义中的技能部分。“专业素质”表示一个人在某专业领域的修为素养,侧重品质方面的意义,作为expertise的汉译不够精准,表意有所偏差。其余三个译名,除了存在表意不够完整方面的问题外,其构词成分“专门”的语体色彩为日常用语,不适宜作为学术用语。可见,expertise的现有汉语译名皆不能同时传达其字面意义和联想意义,具体地说,就是不能够既完整精准地表达expertise的内涵意义,同时又能符合其学术话语的语体色彩,并不产生任何误解。
  再来探讨一下deliberate practice的汉译。根据朗文在线英语词典,deliberate意为“有意的或经过计划的(intended or planned)”③;practice表示一种技能,意为“有规则地做某件事情,以便提高相关技能”(when you do a particular thing, often regularly, in order to improve your skill at it④)。术语deliberate practice指以提高某种专业能力为目的,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并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1)定义明确的任务;2)适当难度;3)信息反馈;4)重复与纠正[1]。普通练习通常反复进行学习者所熟悉的技能,进一步巩固熟练程度,而deliberate practice不仅要练熟悉的技能,而且还要练不熟悉的技能,从而促使学习者的expertise发生质的变化。
  术语deliberate practice的汉语译名主要有:有效练习、有效训练、反复操练、专门练习、刻意训练。“有效练习”和“有效训练”中的“有效”与deliberate的意义有所偏离,其他途径也可能是有效的,因此,这两种译名的外延大于deliberate practice。“练习”和“训练”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为巩固学习效果而进行;后者则指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完成特定任务而掌握或提高某项技能。显然,后者的意义更符合deliberate practice的原义。“反复操练”和“专门训练”仅传递了deliberate practice的部分含义,有失精准。“刻意训练”中的“刻意”表示用尽心思制定详细计划,而达到某种目的,对应于deliberate,“训练”对应于practice。由此推知,“刻意训练”最为接近deliberate practice的原义。
  
  四 术语汉译的四原则
  
  我国外来术语的汉译中存在诸多问题:“1)非术语化翻译;2)新术语译法不一;3)应景术语太多;4)名实对应混乱;5)音意翻译侧重不一。”[7]“术语对中国学术界的影响常常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而它们无一不经过翻译这一个过程。重大术语翻译过程的疏忽或轻率态度无疑会对中国学术研究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8]外来术语汉译的规范可以保障学术交流的顺畅性和有效性,对于各学科的理论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术语汉译的规范有赖于准确性、专业性、可读性、一致性等四项原则。下面以expertise及相关术语的汉译为例,探析这四项原则在术语汉译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1. 准确性
  准确性指术语的译名能够完整精准地反映术语的原义,并不会产生歧义而误导读者。“术语是学科话语至关重要的构件,术语的误导性译名可以对整个相关学科话语理解造成极大的危害。”[9]准确再现术语的含义,是一个合格的汉语译名的必备条件,其外延不可过宽,也不宜过窄。有些术语的汉译,虽然能够完整地表达术语的含义,但是没有顾及到译名在汉语中的联想意义,以至于使读者产生误解,损害了译名的准确性。
  如上所述,expertise指某领域的专家或专业人士所具备的特质,包含技能和知识两个方面。因此,其汉译须传达三项语义内容:1)专家或专业;2)技能;3)知识。这三项语义内容,不可偏废或顾此失彼,否则就是不合格的译名。“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门技能”“专门技术”“专门知识”等五种汉译,在表意上都有失完整,未能准确再现expertise的原义。而“专长”和“专业素质”分别与特长和品质相联系,其联想意义可能会导致读者的误读,亦不宜采用。如果将expertise译为“专业能力”,则能较好地传递以上三项语义内容,符合其本来含义。在线新华词典将“能力”定义为“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通常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两类,前者指大多数活动共同需要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等;后者指完成某项活动所需的能力,如绘画能力、音乐能力等”⑤。可见,“能力”本身具有知识和技能的含义,加上“专业”就构成了“专业能力”,能够完全再现expertise的原义,并不会造成误读,不失为一种较为满意的译法。
  术语deliberate practice指为提高某种专业能力而有步骤地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学习努力,包括四项语义内容:1)目的性;2)针对性;3)计划性;4)学习努力。其汉译须包含这四项语义内容才可算作合格译名。“有效练习”和“有效训练”中的“有效”不能很好地对应前两项语义内容,有效的努力不一定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致使这两个译名的外延过大,不符合deliberate practice的原义。“反复操练”中的“反复”只能传达该术语的部分意义,虽然deliberate practice需要重复进行,但具有一定的目的性、针对性和计划性,“操练”一词过于强调运动或身体动作方面的技能。“专门练习”同样存在外延过大的问题,而且“练习”与“训练”相比,后者更符合deliberate practice的本义。而“刻意训练”中的“刻意”能反映出目的性、针对性和计划性三项语义内容,“训练”即为提高某种技能而进行的学习努力,因此,该译名能恰当地复现上述四项语义内容,较好地反映了deliberate practice的内涵。
  2. 专业性
  译名具有准确性的同时,还须具有专业性。专业性是指译名应符合术语的特点。术语的主要特点包括:严密性、简明性、单一性、系统性、名词性和灵活性,这些特点使术语与普通词汇区分开来[7]。此外,语言代码呈现出一定的文体特征,在翻译过程中必然要重现相应的文体特征[10]。所以,术语汉译过程中应注重再现术语的学术话语特征。所谓学术话语特征是针对术语的译名的联想意义而言,能够融入现有的学术话语体系,并且让人读起来感觉像是专业用语,而不会给人一种口语的感觉。
  在expertise现有的译名中,“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的外延过窄,不符合术语的严密性特点。“专门技能”“专门技术”“专门知识”除了表意有失偏颇之外,“专门”一词的语体色彩偏重于口语。“专长”的口语味也较重。“专业素质”虽具有学术话语的语体色彩,但侧重于品德修养之意。“专业能力”这一译法符合术语的六个主要特点,并能够与现有学术话语形成互文。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了语言能力(competence)与语言运用(performance)这对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前者指语言使用者关于语言规则系统的潜在知识,后者指具体情境中语言的实际使用[11]。施里夫认为:“专业运用是专业能力可见并可测的外在表现。”(Expert performance is the visible, measurable manifestation of expertise.)[1]这样一来,“专业能力”(expertise)和“专业运用”(expert performance)正好对应于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competence)与语言运用(performance),具有很好的系统性。
  在deliberate practice的现有译名中,“有效练习”“有效训练”“反复操练”“专门练习”等四种译法的外延都大于该术语的原义,表意不够严密,有违术语的特点。经上文的分析可知,“刻意训练”的表意体现了该术语的原义,符合术语的特点,较好地遵循了专业性原则。
  3. 可读性
  “一个好的译名还必须具有可读性,便于使用。”[12]术语的可读性原则指术语须具有一定的阅读和使用价值,既要通俗易懂,又要使用方便。可读性涉及术语的表现形式和读者阅读感受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紧密关联的,术语的表现形式决定了读者的阅读感受;反过来,译者对读者的阅读感受的心理预期影响了术语翻译时的词语选择,即术语的表现形式。可读性原则要求术语的汉译须便于读者理解,不宜臆造怪词,迷惑读者。这里说的通俗易懂和上文的专业性并不矛盾,“术语与普通词可以相互转换,术语进入普通语言,或者普通词汇转为术语,如许多半技术词就来自语言的核心词汇。”[7]因此,术语汉译应该在通俗与专业二者之间寻得一种平衡,既不能过于口语化,失去学术语体特征,也不能过度追求专业化、学术化,致使术语的译名晦涩难懂。
  如若一味追求学术话语的简洁特点,译为“专能”或“专技”,则有臆造生词之嫌。“专业能力”不失为在通俗和专业之间的一种平衡。至于deliberate practice的译名,“有效练习”和“有效训练”两种译法,但就语体色彩而言,可以算作比较满意的译法,但其表意偏颇;“反复操练”和“专门练习”的学术话语特征要弱一些,而且其表意也存在问题;“刻意操练”表意最为符合该术语的本义,但“刻意”一词的口语色彩稍浓,可谓美中不足。当可读性与准确性发生冲突时,应首选准确性。
  4. 一致性
  一致性指一个学科学术话语中术语体系的统一和规范。由于术语体系缺乏一致性,在学术交流中往往会出现问题:“对同一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与阐释,或者有意使用‘与众不同’的术语,因此对话中就出现了各说各话的现象。”[13]术语体系的统一和规范有利于学术交流的顺利进行,是一个学科理论成熟的标志。一致性原则可分为横向一致与纵向一致。横向一致指同行学者所使用的学术话语体系中术语的一致。对于外来术语来说,在最初引进时,可能会有多种译名,但随着学者之间的交流,商榷和论证,最终会确定一个恰当的译名,固定下来,方便日后进行学术交流。目前,expertise和deliberate practice的译名尚处于商榷论证阶段。纵向一致则指一个学科的术语体系内部各相关术语之间的一致。一个学科的术语体系,往往是围绕为数不多的核心术语衍生扩展而成,因此在外来术语的汉译过程中,衍生术语的译法须与核心术语保持一致。
  由于expertise研究的兴起,衍生出了一系列相关术语。根据上文讨论的结果,将核心术语expertise译为“专业能力”,deliberate practice译为“刻意训练”,进而可得出相关术语的译名,以保证术语系统的横向一致,见表1: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术语的汉译过程中,应遵循四项原则:准确性、专业性、可读性、一致性。这四项原则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连的。本文通过expertise和deliberate practice的汉译商榷,对各项原则的重要性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与论证。准确性是第一位的原则,词不达意,缺少准确性,其他三项原则也就无从谈起。在准确性原则的基础上,专业性确保术语译名的学术话语特征,防止其过于生活化;可读性使术语译名通俗易懂,易于被读者接受和使用;一致性则可消除同行学者之间学术交流的阻碍,促进学科术语体系内部的统一和规范。鉴于术语的关键性,搞好外来术语的汉译工作,有效吸纳国外理论研究的先进理念,对于繁荣我国的学术事业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注 释�
  ①参见:https://www.省略/dictionary/expertise,2010年6月6日。�
  ②参见:https://en.省略/wiki/Expertise,2010年6月6日。�
  ③参见:https://www.省略/dictionary/deliberate_1,2010年6月8日。�
  ④参见:https://www.省略/dictionary/practice,2010年6月8日。�
  ⑤参见:https://xh.省略/html5/337884.html,2010年6月8日。�
  
  参 考 文 献�
  [1]Shreve G M. Knowing Translation: Cognitive and Experiential Aspects of Translation Experti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tise Studies [A]. In Riccardi A. Translation Studies: Perspectives on an Emerging Discipline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150-171. �
  [2]Ericsson K A, et al.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Expertise and Expert Performance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3]Ericsson K A, Charness N. Cognitive and Developmental Factors in Expert Performance [A]. In Feltovich P J, Ford K M, Hoffman R R. Expertise in Context: Human and Machine [C].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7.�
  [4]Ericsson K A, Kramp R, Tesch�Roemer C. The Role of Deliberat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 [J]. Psychological Review,1993(100):363-406.�
  [5]Clark R C. Building Expertise: Cognitive Methods for Training an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3rd ed.) [D]. San Francisco: Pfeiffer, 2008.�
  [6]Collins H, Evans R. Rethinking Expertise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7.�
  [7]黄忠廉,李亚舒. 科学翻译学[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8]辜正坤. 外来术语翻译与中国学术问题[J]. 中国翻译,1998(6):16-21.�
  [9]刘亚猛. 风物常宜放眼量:西方学术文化与中西学术翻译[J]. 中国翻译,2004(6):44-48.�
  [10]方梦之. 译论纵横[C].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3.�
  [11]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英文修订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姜望琪. 论术语翻译的标准[J]. 上海翻译(翻译学词典与翻译理论专辑),2005(S1):80-84.�
  [13]穆雷,朱晓燕.《今日翻译:趋向与视角》导读[Z].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