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地外生命研究的思考和反思]地外生命
 

[地外生命研究的思考和反思]地外生命

发布时间:2019-02-21 03:48:59 影响了:

  人总会思考自己活着的意义,在很多的主义和所谓的价值观组成的文化丛林中,人活着注定是困惑伴随一生的。智慧生命的价值是感知于自己的存在,并且用自己的感知去理解这个世界,这也许就是生命的意义吧。
  对地外生命的研究,准确地说只是一种思考,这种思考很容易就会转到人类自身,从而完成一个圆周状的思考路径。我们在寻找地外生命的过程中,会问自己,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什么是生命的本质?这个宇宙是个冷冰冰的宇宙,这个宇宙必定是一个数理的宇宙,在这个广袤的时空里,每一个基本粒子的运动都是基于某些人类已知的或者未知的数理规律在运行,宇宙不会思考自己运行的意义。物质不会无故的生也不会无故的灭,能量不会无故的生也不会无故的灭。物质的运动规律支配了我们的物质宇宙,生命是物质的,就会循物质的规律运行。
  从这个角度去思考,生命现象不过是一种物质运动的形式。只不过这个运动形式太过精巧,智慧生命几乎不相信自己只是基于很多基础科学组装起来的物质系统,这个系统如此精巧,竞组成了智慧生命无法想象的巨大生态系统。智慧生命能感知到自己的灵魂,于是就有了上帝,就进一步觉得自己是宇宙的宠儿。人类感觉到自己是地球的支配者,实际上从物质世界的视角去看的时候,人类是一种物质运动规律之下的产物。宇宙不会觉得人活着有意义,只有人类自己觉得有意义。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从宏观上和微观上不断认识一些物质的运动规律。当纳米技术制造出自组装的物质结构时,我们就开始思考组成生命的架构。起初,一些基础的有机分子在光化学、热化学和偶然的催化条件下合成了一些有机大分子,有机大分子在进一步的光热催化之下组成了更为复杂的有机大分子。在一个偶然但在宇宙尺度上又是必然的条件下,这个大分子变成了一个可以完成自我复制的物质结构,这是生命和非生命有机大分子的分界点,生命由此诞生。由这样的思考引申开去,智慧生命和一切生命只不过是一种物质的自组装结构系统。
  这个自组装的结构系统既然能在地球上产生,就一定能在宇宙中在适当的条件下普遍存在。所以地外生命在宇宙中普遍存在,地球不会是唯一有生命现象的星球。生命是一个物质运动的规律,这个规律普遍适应这个宇宙空间。
  生命是必然的现象,生命的进化却有无数的方向,这个方向可能指向智慧生命,也可以转到另一个方向。假设有上帝的话,那在上帝的眼里,人和老鹰是没有区别的,人类有精巧的手和智慧的头脑,鹰也有在1800米高度准确观察一只田鼠的眼睛。它们都是自然进化的结果,都发展出了极其精巧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在另一个生命星球上,生命的进化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是智慧生命并不是进化的必然现象。智慧生命是必然中的偶然,人类和灵长目的共同始祖如果在进化的过程中被消灭(这个可能性极大),那地球上的生物进化就会转向另一个方向。我们不能期望另一个星球上类似恐龙的生物给我们传递信息,所以我们也不要期望每一个UFO现象就是地外先进文明的来访。
  生物为何会进化?这也会引发我们的思考,我们提出这样的假说,基于一个日常的社会学常识――人是环境的产物。生物进化的达尔文主义是正确的,适应环境的生存,不适应环境的生物会灭亡。我们回到第一个完成自我复制的简单生命体,复制的过程我们用微观物理学去解释,组成这个生命体的分子结构和原子位置大体固定,一条简单遗传物质链的DNA和RNA上的分子原子结构是大体固定的。在完成自我复制的过程中,第一个生命体必须吸纳一些材料以完成组装,在吸纳组装材料的过程中,材料也很难找周全;在复制的第二个生命体中,有几种材料比如锌原子等没有找全,但生命体完成了复制。第一个生命体和第二个生命体之间有着细微的差别,于是进化就开始了。
  这些生命体在复制过程中没有情感,没有痛苦,它只是机械地完成复制,但生物体进化到可以主动避祸求福时,生命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得以强化,生命体在自我复制过程中就有更多的能力去寻找自组装的材料。生命的进化就是生命体和环境的互动,进化的结果就是生物体自我复制能力的步步强化。
  尽管这么说,我们还不得不叹服自然的伟大。智慧生命在反思生命和宇宙规律的时候,就超越了物质本身。所以智慧生命对自己的意识是最迷茫的,意识是什么?任何解释都无法根除人类自身对自己意识的困惑。
  我们研究地外生命,尺度是天文学上的光年,我们人类脚步的尺度是千米。在中国天文馆的一次研讨会上,一个uFO研究会的爱好者提到了科技发展,“一战”时使用螺旋桨飞机,“二战”时是喷气式飞机,人类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实现星际航行。我是星际航行的悲观论者,我不知道哪里可以找到支持星际航行的能量源。我们说的星际之门至今只是一个假说,我们甚至不可能耗尽地球上的所有资源去改造月球和火星。
  人类很渺小,在可预计的时间里,我们唯一可以依赖的依然是这颗小小的蓝色星球。人类的能力是有限的,科学也是有边界的。研究地外生命的意义在于从宇宙尺度上来反思我们这个美丽的家园。我们在科学规律面前发现,我们并不比一只蚂蚁高贵,每一个生命体都是奇迹。
  在寻找新的家园暂时无望的情况下,我们珍视地球环境,我们自己只是自然之子,不能驾驭我们的环境。自视甚高的人类应该反思,爱惜生命,爱惜大自然同时带给我们的生物伙伴,它们都是几十亿年生物进化的精华。
  我们是智慧生命,我们有引以为傲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思考,人类自从知道自己在地球生物圈的地位后,就在持续思考中进步。在无意义的客观规律面前,在宇宙的这个角落里寻找我们的终极幸福和快乐。
  尽管宇宙最后会走向冷寂或者泯灭,人类也逃不过这样的规律,但在有生之年,人类理解了宇宙的起始和宇宙的终结,那人类就是最终的胜利者。
  
  链接
  
  据NASA太空网报道,法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了过去的极端环境是如何影响植被把阳光反射到太空中的原理,这些结果将为他们寻找远古生命带来希望。
  从远处看,我们的地球只是太空中的一个光斑。虽然我们已经把无线电信号发射到太空中,希望潜在的宇宙生命能够接收到,但是这些信号传播的距离都不超过几十光年。然而,地球生物在数百万年问一直在向宇宙发送信号,表明自己的存在。陆生植物发射很强的红外线,这些光在地球表面不断反射的过程中出现与众不同的特征,该特征被称为植被虹边。
  该科研组将生物群落图片、卫星数据跟云量和海冰模型结合在一起,生成了地球全球平均光谱图。研究结果显示,上次冰期极盛期的植被红边信号比现在弱大约4%,而在全新世适宜期,这种信号比现在强大约6%。阿诺德说:“最主要的问题是,在极端气候下植被仍然可见。”这一研究结果将对致力于寻找类似地球的系外行星,并刻画它们的特征的未来太空任务产生激励作用。
  天体生物学家一直在思考,能否通过光谱信号发现其他行星上的生命。该假设认为,生活在一个围绕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转的行星上的生物体,可能进化出跟地球上的生物体类似的吸收一反射方式。
  阿诺德说:“如果我们发现一个明显不是矿物或者矿物混合物产生的显著特征,就可能是一个生命迹象。”阿诺德和他的同事们总结说,在30光年以外可以发现植被红边信号,即使它当前正在经历一个类似上次冰期板盛期的寒冷时期也不例外。然而阿诺德表示,比这更加寒冷的气候可能会使这些信号消失。
  植被红边探测需要一个6米长的太空望远镜和2周~4周的曝光时间,但是现在并没有这种望远镜,不过目前正处于设计阶段的“类地行星发现者”号也许能满足上述要求。阿诺德说:“我们的论文显示出,如果类地行星的陆地上存在植被,那么即使在比平均气候更加寒冷的环境下,这些植被仍然是可以看到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