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贵州省稻瘟病菌遗传谱系与生理小种关系_稻瘟病菌
 

贵州省稻瘟病菌遗传谱系与生理小种关系_稻瘟病菌

发布时间:2019-02-23 04:43:44 影响了:

  摘要:为厘清贵州省稻瘟病菌主要菌株的遗传谱系的划分及遗传谱系与生理小种的关系,采用基因组重复序列PCR技术(rep-PCR)对贵州省的稻瘟病菌进行基因组指纹分析,结果显示从154个供试菌株分别扩增到2~15条DNA带,经DPS分析软件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3.85遗传相似水平处,供试菌株分为12个遗传谱系。结合传统的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通过对供试菌株的生理小种类型进行测定,将154个菌株分为6个组群21个小种,其中ZB群占优势,ZB1、ZB13为优势小种。比较按遗传谱系和生理小种对菌株的分类,可见,菌株遗传谱系与生理小种间并不存在确定的一一对应关系,同一谱系可由多个不同生理小种菌株组成,而同一生理小种菌株亦可分属于不同的谱系。
  关键词:稻瘟病菌;遗传谱系;生理小种;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S435.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2-2438-03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netic Lineage and Physiologic Races of
  Pyricularia oryzae in Guizhou Province
  
  JIANG Yu-lan,TAN Ping,XIANG Hong-qiong
  (Agriculture College,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classification of genetic lineage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netic lineage and physiologic races of Pyricularia oryzae in Guizhou province, DNA fingerprint of Pyricularia oryzae isolated from Guizhou province was determined by rep-PCR molecular fingerprint techniq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 to 15 DNA bands were amplified for 154 strains; and these strains were accommodated to 12 genetic lineages at the genetic similarity of 3.85 in the cluster analysis by DPS. The 154 stains was divided into 6 groups 21 microspecies tested by the traditional plant pathological method. No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genetic lineage and physiological races. One genetic lineage may have different physiologic races and the same physiologic race may belong to different lineages.
  Key words: Pyricularia oryzae; genetic lineage; physiologic race; Guizhou province
  
  由稻瘟菌[有性世代Mycosphaerella malinverniana(Catt.)Miyake,无性世代Pyricularia oryzae Cav.]引起的稻瘟病,广泛发生于世界各地稻区,是世界水稻生产中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1,2]。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办法是选育抗病品种,但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水稻抗稻瘟病品种的抗性多属于垂直抗性,往往因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而导致品种抗性丧失,抗性品种的最佳种植年限一般仅能维持2~3年[3]。水稻品种抗病性丧失是寄主与病原物互作的结果,目前已能从基因水平上准确阐述寄主与致病菌之间的关系。自上世纪80年代末Hamer等[4]报道从稻瘟病菌基因组中克隆到一重复的DNA序列,将其用于病原菌的DNA指纹分析[5]以来,DNA指纹分析技术已被用于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研究[6-8]。研究表明,稻瘟病菌群体的遗传基础是由在DNA水平上具有高度同源性的菌株组成的组群(Group),或称遗传谱系(Genetic lineage)构成。开展稻瘟病菌遗传谱系的研究可使稻瘟病在各个流行地区内的病原菌遗传变异信息被更准确地掌握,有助于指导开展持久抗稻瘟病品种育种,通过合理利用水稻抗性,延长抗性品种的抗病年限,把水稻稻瘟病抗性育种水平推上一个新台阶。试验对贵州省内采集的154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了遗传谱系和生理小种分析,以厘清贵州省稻瘟病菌主要菌株的遗传谱系的划分及遗传谱系与生理小种的关系。
  1材料和方法
  1.1供试菌株
  自贵州各稻区采集水稻稻瘟病发病植株,带回实验室用单孢分离方法[9]获得稻瘟病菌的单孢菌株154个,各单孢菌株置于淀粉酵母培养基斜面上培养7~10 d后,采用液体完全培养基培养各菌株菌丝体。液体完全培养基配方为:Sucrose 10 g;Yeast extract 6 g;Casine enzymatic hydre lysate 6 g;Vogel’SN 40 mL,加水定容至1 000 mL并调pH值至6.8~7.0。
  培养菌丝体时,将斜面培养基上菌丝块转移到装有40~50 mL液体完全培养基的容量为100 mL的三角瓶中,在摇床上培养(24 ℃,100~120 r/min) 5~7 d,待菌丝增殖至足够量时,用真空泵将菌丝体抽滤到滤纸上,然后将菌丝体转入5mL的离心管, -20 ℃冰箱保存。
  1.2稻瘟病菌全基因组DNA提取
  采用CTAB/NaCl法提取稻瘟病菌全基因组DNA。具体步骤如下:①菌丝体于冷冻干燥机上干燥24 h,加液氮研成菌丝粉;取干菌丝粉20~30 mg装入2 mL的Eppendorf离心管,加提取缓冲液500 μL,振摇混匀。缓冲液配比50 mmol/L Tris-HCL(pH值8.0)、100 mmol/L EDTA、150 mmol/L NaCl。②在上述混合液中,加10% SDS 50 μL,将离心管横放,在摇床中轻摇1 h(40~50 r/min,37 ℃)。③加5 mol/L NaCl溶液70 μL轻摇,使溶液充分混匀。④加10% CTAB溶液(10% CTAB溶于0.7 mol/L NaCl中)65 μL,在65℃下水浴放置10~20 min,其间轻摇数次。⑤加700 μL氯仿、异戊醇混合液(体积比24∶1),于摇床150 r/min摇动5 min;10 000 r/min离心12 min,取上清液装入新的eppendorf 1.5 mL离心管中。⑥加入450 μL经预冷的异丙醇,-20 ℃冷冻1 h以上,10 000 r/min离心12 min,收集沉淀。⑦沉淀用70%乙醇漂洗2次,风干后溶解于200 μL TE缓冲液[10 mmol/L Tris-HCL(pH值7.5~8.0),1 mmol/L EDTA]中,此液即为DNA样品。DNA样品放置于-40 ℃低温冰箱中保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3PCR扩增
  PCR引物为稻瘟病菌基因组特异性的一对反向扩增引物Pot2-1(5′-CGGAAGCCCTAAAGCTGTT
  T-3′)和Pot2-2(5′-CCCTCATTCGTCACACGTTC-3′),引物碱基序列由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Leung H博士提供,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PCR反应体系为25 μL,引物浓度为0.5 mol/L,1倍缓冲液[10 mmol/L Tris(pH值9.2),25 mmol/L KCL,1.5 mmol/L MgCl2,15 mmol/L (NH4)2SO4],185 μmol/LdNTP,2.5 U Tag酶,模板DNA 50 ng。PCR扩增在PTC-200型扩增仪中进行,扩增循环为95 ℃ 2.5 min预变性;94 ℃ 1 min,62 ℃ 1 min,65 ℃ 4 min 4次循环;94 ℃ 30 s,62 ℃ 1 min,65 ℃ 4 min 26次循环;65 ℃ 5 min。完毕后4 ℃保存待检。
  1.4检测与分析
  取扩增产物10 μL,加2 μL点样缓冲液(0.25%溴酚兰,40%蔗糖水溶液),混匀,点入0.5%琼脂糖+0.75% SynergelTM(Diversified Biotech,Newton,MA)凝胶孔中。0.5×TBE缓冲液120 V稳定电压电泳7 h,0.5 μg/mL的EB染胶20min,凝胶成像系统照相存盘(图1)。为确定菌株间的遗传关系,将谱带的有无转换为二进制数据(1代表有,0代表无),然后应用唐启义等[10]的DPS软件分析法对供试菌株扩增谱带进行聚类分析。
  1.5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测定
  按中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统一鉴定标准,应用全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联合试验组的7个中国鉴别品种[11],测定154个供试菌株的致病型。水稻种子经浸种催芽后,播于育苗盘内,于幼苗3~4叶期接种,接种液每毫升中含(2~3)×105个稻瘟病菌孢子。
  接种后的植株在26 ℃±1 ℃和高湿条件下保持16~20 h,然后移入27 ℃±1 ℃和高湿的温室中,7 d后按R、M、S标准进行调查[12]。
  2结果与分析
  2.1供试菌株rep-PCR扩增结果
  应用DPS分析软件[10]对供试菌株PCR扩增谱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图2)表明,在欧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3.85遗传相似水平处,可把154个菌株(谱带2条以上)划分为12个遗传谱系 (遗传相似组)。在12个遗传谱系中,第一、六、五、八为优势谱系,第一谱系有25个菌株,第六谱系有20个菌株,第五谱系有17个菌株,第八谱系有16个菌株,分别占总菌株数的16.2%、13.0%、11.0%、10.4%;第二、四、七、十二、三、十一、九谱系分别有13、13、12、11、9、8、7个菌株;第十谱系仅有3个菌株(表1)。
  2.2稻瘟病菌菌株遗传谱系与生理小种关系
  参试的154个稻瘟病菌菌株可分为6群21个小种,即ZB1、ZB3、ZB5、ZB9、ZB13、ZB15、ZB17、ZB21、ZB23、ZB27、ZB29、ZC1、ZC5、ZC7、ZD1、ZD3、ZD5、ZE1、ZE3、ZF1和ZG1(表1)。其中ZB群为优势种群,出现频率47.4%。ZB1小种和ZB13小种为优势小种,出现频率分别为16.9%、14.9%。
  稻瘟病菌菌株遗传谱系与生理小种间并不存在较严格的对应关系。同一遗传谱系可由多个不同的生理小种菌株组成,如在第一谱系中同时出现生理小种为ZB1、ZB15、ZC1、ZD1、ZF1、ZG1的菌株;而同一生理小种菌株亦可分属不同的遗传谱系,如同属生理小种ZB1的菌株既出现在第一谱系,又出现在第二、三、四、五等多个遗传谱系中。
  3结论与讨论
  稻瘟病菌遗传谱系研究表明,在贵州省采集的154个菌株分属于12个遗传谱系,其中第一、六、五、八为优势谱系。用中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统一鉴别品种可将154个参试菌株分为6群21个小种。分析发现稻瘟病菌菌株遗传谱系与生理小种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同一遗传谱系可由多个不同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菌株组成,如属于生理小种为ZB1、ZB13、ZG1、ZF1、ZD1、ZB3、ZB15、ZC1、ZE1、ZD5、ZB21的菌株都存在于第一遗传谱系中;同一生理小种菌株亦可分属于几个不同的遗传谱系,如生理小种ZB1的菌株既出现在第一谱系,又出现在第二、三、四、五、六等遗传谱系中。可见,应用全国统一的7个稻瘟病鉴别品种对稻瘟病菌株进行的生理小种的分类,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出贵州省稻瘟病菌的遗传特征。分子指纹分析技术有助于在DNA水平上反映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的实质,便于更准确地掌握稻瘟病病原菌的遗传变异信息,利于指导开展水稻持久抗稻瘟病育种工作,并可为具有不同遗传背景水稻品种在种植中的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北京农业大学. 农业植物病理学[M]. 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1.
  [2] 华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 植物病理学[M]. 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8.
  [3] 伍尚忠,罗林,张少红,等. 广东省稻瘟病菌DNA指纹分析及谱型结构[J]. 植物病理学报,1998,28(4):323-330.
  [4] HAMER J E, FARALL L, ORTACH M J, et al. Host species-specific conservation of a family of repeated DNA sequences in the genome of a fungal plant pathogen[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89, 86(24): 9981-9985.
  [5] HAMER J E. Molecular probes for rice blast disease[J]. Sciences 1991,252(5006):632-633.
  [6] 杨水英,肖崇刚,韩海波,等. 重庆稻瘟病菌不同菌株DNA指纹图谱分析[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24(3):235-237.
  [7] 潘庆华,王玲,陈瑾,等. 稻瘟病菌群体的分子遗传学研究III――广东省2001年度稻瘟病菌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以及两个假说的提出[J]. 菌物系统,2003,22(1):62-68.
  [8] CHEN D, ZEIGLER R S, LEUNG H, et al.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Pyricularia grisea at two screening sites in the Philippines[J]. Phytopathology,1995, 85(9):1011-1020.
  [9] 柴荣耀,金敏忠.介绍一种单孢直接挑取获得单孢菌株的方法[J]. 植物保护,1991,17(5):53.
  [10] 唐启义,冯明光.实用统计分析及其计算机处理平台[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11] 全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联合试验组. 我国稻瘟病生理小种研究[J]. 植物病理学报,1980(10):71-81.
  [12] 孙漱沅,金敏忠,张志明,等. 水稻稻瘟病及其防治[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