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浅议初中生创新能力在历史教学中的培养:如何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浅议初中生创新能力在历史教学中的培养:如何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发布时间:2019-04-04 04:50:20 影响了:

  摘?要: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新课改的a不断深入,突出地强调了在中学阶段,要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初中历史新课标也高度重视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在中学阶段将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研究出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广大中学历史教师面临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初中生;创新能力;历史;培养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突出强调了在中学阶段要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初中历史新课标也高度重视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创新能力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大问题。当今是信息社会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的需要。
  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黄金时期,他们的心理和生理趋于成熟,独立思考能力与判断能力逐渐加强,在大量信息充斥的环境下,他们的求知欲强,思维呈现多向性,这就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大背景,且他们的思维方式、处世模式还处于转折时期,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最佳时机。素质教育突出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
  一、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激发学生敢于自我表现。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也是求异思维形成的基础。在历史课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努力为学生创造开放式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勇于将自己的不同的想法在课堂上表达给大家。
  如教学初二历史第14课《登上国际舞台》时,笔者进行提问,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大胆地想、问、辩:我们在第7课的时候学习了新中国外交的起步,那么大家思考一下这几个问题:①新中国成立时期的外交方针是什么?②万隆会议的精神是什么?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学生进行思考后,纷纷表达自己的不同认识和看法。笔者从学生的回答中听到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有所创新,便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新的想法讲出。接着笔者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外交政策由‘一边倒’转为‘一条线’‘一大片’。这主要是中苏矛盾公开化,中国外交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所致。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中国积极贯彻‘一大片’的外交方针,出现了第二次建交高潮,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下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的外交发展。”很自然地在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新课的导入。
  二、培养学生对知识会学、会问、会迁移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盲目的,是建立在一定量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这就需要历史教师首先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包括课堂学习,也包括从课外汲取历史知识,乃至探寻人类尚未知晓具体内幕的现象。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教师的教法很重要,但是学生的学法更重要。现代中学历史教育强调掌握学法是学好历史的关键,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自己学”,把教学的重心从研究教法转移到研究学法。如初三历史世界史《美国的独立战争》一课,对于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学生看到篇幅过长,就感到没有头绪了,笔者从“爆发—建军—建国—转折—胜利—和约”六个方面给学生思路提示,这样学生在几个词的引导下自己就将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掌握了。
  三、启发学生“质疑”,标新立异
  “质疑”是让学生自己对于所学知识提出问题,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就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在学习《美国的独立战争》后,学生通过从图书室查阅资料,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美国国会议员、骑兵上校亨利·李对他的老统帅华盛顿的评价是:“战争时期最著名的将军,和平时期最杰出的领袖,同胞心目中最伟大的人物。”这种评价恰当吗?谈谈你的看法。笔者将此题拿到课堂上共同探讨,得出的结论是:恰当。
  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创造欲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虎,肖鸿民.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泉,李雁冰主编.课程设计基础[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胡寨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