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多元经济结构基础上的多元道德观念刍议 道德观念
 

多元经济结构基础上的多元道德观念刍议 道德观念

发布时间:2019-07-12 03:47:51 影响了:

  摘 要: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这种多元经济结构的背景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时,应当弄清基本经济制度与思想道德建设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现阶段道德伦理的多元性、多层次性以及相互之间的包容性,力求形成能为全社会所接受的基本道德规范,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关键词:多元经济结构;多元道德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2)08/09-0064-04
  作者简介:于建华(1954- ),女,山东莱阳人,江苏省出版印刷物资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高级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种多元经济结构必然形成多元利益主体,人们的思想行为也必然五光十色、杂彩纷呈。当前生产领域的假冒伪劣、偷工减料、食品安全问题,流通领域的欺瞒**、高价宰客问题,分配领域的黑色和灰色收入泛滥、劳动报酬偏低问题等等,十分突出地展现在国人面前。为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这是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一场伟大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一样,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和成败。然而,我们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时,应当弄清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与思想道德建设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现阶段道德伦理的多元性、多层次性以及相互之间的包容性,力求形成能为全社会所接受的基本道德规范,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为此,本文结合我国现实生活中人们感到困惑的一些问题,对当前多元经济结构基础上的道德观念作一些分析和思考。
  一、从剥削的重新“吃香”,看我国现阶段
  经济的多元性所决定的道德观念的多元性
  在以往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劳动是低下卑微的事情,占有别人剩余劳动的剥削却是光荣高尚的事业。到了新中国反了过来,劳动最光荣,剥削则是可耻的事情。然而,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人们突然发现新中国的“老皇历”也不管用了。劳动仍然光荣,剥削却不再可耻,甚至吃香起来。外资外商进来我们欢迎甚至抢着要,本国私营企业雇工经营我们鼓励,社会上愿意“傍大款”的人越来越多,“老板”、企业家当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也越来越多。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原因就在于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我们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代替了以往单一的公有制。这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作出的正确选择,已被实践证明有利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绝大多数人民生活的改善,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伦理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产物,它比较直接地反映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相互关系,既决定于、又服务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这一点,恩格斯讲得很清楚:“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1]435“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1]434因此,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伦理道德,人们对善恶是非、正邪荣辱、平凡伟大、公平正义等等,评价标准都是不同的。世界上没有一种统一的、抽象的、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场合的伦理道德。
  正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所以社会的道德观念也必然与之相适应。以往单一公有制经济消灭了剥削,当然也不容许再产生新的剥削。现在又容许社会上一部分人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独立经营了,他们光靠自己的劳动力不够,还需要加上别人的劳动力。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靠公有制经济又无法吸纳社会的全部劳动力,一部分流入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城市未就业或下了岗的待业者,当他们缺乏生产资料而不能独立谋生时,就只能也必须用自己的劳动力,去和别人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就如马克思所说:“凡是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垄断权的地方,劳动者,无论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须在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的劳动时间来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生产生活资料。”[2]272这就是占有他人剩余劳动的剥削所赖以发生的经济基础或所有制关系,只要有这样的经济基础存在,剥削就必然发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既然剥削必然发生,又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必要和容许,人们对剥削功过是非的看法当然也应该随之而改变。有人对此不能理解,以为这是对劳动者利益的背叛,立场观点方法都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其实正好相反,这恰恰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立场观点方法,恰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起指导作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社会思潮的生动体现。因为,毕生以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为己任的马克思、恩格斯,在揭露资本剥削秘密和实质时,从来不是从抽象的公平正义出发进行抨击和诅咒,而是采取客观、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充分肯定其历史的正当性、进步性和公平正义性。
  恩格斯明确指出:“马克思了解古代奴隶主、中世纪封建主等等的历史必然性,因而了解他们的历史正当性,承认他们在一定限度的历史时期内是人类发展的杠杆;因而马克思也承认剥削,即占有他人劳动产品的暂时的历史正当性。”[3]557这种正当性,就在于剥削作为人类发展的杠杆,撬动了社会进步的历史巨轮。
  在有些人以为只是批判资本剥削罪恶的《资本论》中,马克思却多次肯定了资本家及其剥削的“历史的价值”和“历史存在权”,认为作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可以受到尊敬,因为当他狂热地追求价值增殖时,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了生产的物质条件,“而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2]683因此,他在揭露和批判资本剥削的贪婪和残酷的同时,又肯定其历史功绩:“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2]927-928为将来更高级社会“建立现实基础”和创造各种要素,当然是其巨大的历史功绩。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