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基础教育有三底_一不小心揭了基础教育的底
 

基础教育有三底_一不小心揭了基础教育的底

发布时间:2019-07-21 03:47:26 影响了:

  如果你对中国的基础教育还有几分兴趣,想去问一问中国现阶段推行的是什么样的教育,相信一百位教育界人士中就会有一百个人告诉你,我们现在推行的是“素质教育”;如果你去问一问我们语文教学的性质是什么,我们的专家一定会告诉你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完美结合。因为素质教育推行了这么久,“新课程标准”也施行了这么多年,如果我们依旧还在“应试教育”和“政治语文”的框框里打转,我们教育界的领导、专家们的那张张老脸又往哪儿搁,他们在总结基础教育成果时又拿什么去炫耀,拿什么往脸上贴金?
  可是到了基础教育的最基层——中小学里,我们的老师、学生却有时忘记了要时时处处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专家领导的脸面,甚至一不小心揭了基础教育的老底。不久前,上海某小学上演的关于“孔融让梨”的答问便让我们的基础教育陷于尴尬的境地。
  在上海某小学一年级的一次语文测试中,一名小学生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这道题目时答道:“我不会让梨。”结果被老师打了大大的叉。这位小学生说,他觉得4岁的孩子一般不会作出让梨的举动,所以才写了这样的答案,并坚信没有答错。网络上,网友们也似乎统一好了口径,认为此题言之有理即算对,说自己的心里话更不能算错。
  这道题孩子答错了吗?我以为孩子没有错。“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从问句的形式来看,这本身就不是一道答案惟一的题目。你可以让,也可以不让,甚至还可以切成片平均分……这完全取决于当时具体的情境和每个分梨者各自的需求。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孩子都如“圣人之后”孔融一样成为克己让人的道德风范。所以那位小学生“觉得4岁的孩子一般不会作出让梨的举动”,进而回答“我不会让梨”,实乃经过精心思考而得出的答案。
  这道题老师判错了吗?我认为老师也没有错。也许在某些人看来,老师朱笔在手考分便如私企老总发薪一般可以凭个人好恶赏赐,如今老师判卷可完全要看“标准答案”的脸色行事!谁不知道今天的老师离开“标准答案”就寸步难行?那标准答案上只有“让梨”一个正确答案,你答“不让”、“切分”甚或“抽签”、“抓阄”就自然只有得红叉叉的份了。
  那么到底是谁错了?我来告诉你:是我们的基础教育错了。我们的基础教育虽说较过去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其存在的问题依然严重。比如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均衡,教育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差距悬殊;比如教育理念落后,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过于陈旧……而从上述“让不让梨”的故事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存在着这样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我们的基础教育依然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运行,教学依然唯“教参”、“标准答案”是瞻。而这些“教参”、“标准答案”常常是一家之言,争议颇多,但在考试(甚至包括中考、高考这样的大型考试)中,“标准答案”往往就是金口玉言,“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所以,在今天的中小学教学(尤其是文科教学)中,死记教参内容、死背标准答案的现象十分严重,教师、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真正的发挥。即便是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基础教育也难以在教育理念上真正与国际接轨。从这样的学校里走出的孩子,又如何指望他们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如何指望他们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蜕变?
  二是我们的语文教学还在走“泛政治化”、“泛道德化”的老路。谓予不信,大家可以去翻翻现行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看看编者的选文标准,恐怕“道德”的因素仍占上风。尤其是不少革命家、英雄人物的童年故事,文采乏善可陈,甚至有读者爆料这类故事情节上虚构的成分居多,但这些文章却能长久地占据着我们语文教材,这哪里是是为了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纯粹是将古代圣贤倡导的“文以载道”发挥到了极致。再看有关“让不让梨”的问题,答“让”则对,“不让”则错,纯粹是以道德标准为惟一依据,使语文教学沦为德育的附庸。这样的试题说穿了不过是在考查学生的道德水准,甚至是在给一个个年幼的孩子设置“道德陷阱”,将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提纯”成了一本“道德经”。这对弘扬中华文化、对提升母语教学的质量、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究竟有何作用?
  教育改革的口号已唱响多年,但很多时候都是从宏观上着眼,微观上难见大的起色,其结果往往便是“草色遥看近却无”。“让不让梨”这则花絮仅暴露了教改的冰山一角。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