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浅谈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严” 教师对学生的严体现在
 

浅谈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严” 教师对学生的严体现在

发布时间:2019-01-19 03:55:26 影响了:

  我常听人说,人的一生中能遇上一位好老师是莫大的幸福。我很幸福,因为我在学生时代就遇到了许多好老师。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抚爱使我童年时代就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长大后做一个像我的老师那样的好老师,让我的学生也能像我一样幸福。因此,我很努力的去研究关于教师在教学中爱与严的问题。
  许多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分,爱得太随便,失去师得尊严,就是管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至学生“谈师色变”。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是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教师的“爱”:学生进步的催化剂。
  世界上的爱多种多样,而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这种爱表现在教师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地要求学生等。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爱,它蕴含更多的社会内容,具有广泛的意义。教师的爱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肯定情感,它还是一种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常常反映学生所在集体,甚至是社会对他的某种评价。因此,学生往往把教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信任等与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联系在一起,同自己的集体中的地位和人格价值联系在一起。教师一句话有时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于是教师的这种情感实际上就转化为一种环境因素在每个学生心目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心理份量。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爱,对教育好学生是多么重要!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经验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教师教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语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相反,如果教师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老师作用的对象,又随时显示一种“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教师的教导和要求,都要经过他们情感的过滤或催化。如果师生没有达成信任,学生面对教师教师的教导就无动于衷,严厉的还会产生抵触和对抗行为。这种情感上的相悖,怎能教育好学生?
  二、教师的“严”:学生成长的指示灯。
  在育人实践上,一些教师对“严”的曲解、误用令人深思。在他们那里,“严”演变为体罚和变相体罚。再不是“严是爱”的范畴,而坠入了“严为害”的泥坑,学生的自尊、人格、上进心被“严”的霜风冷雨击碎。心灵受创伤。心理被压抑,久而久之将形成视“师”如仇的逆反心态。这种“严”,于事无补,于人无益,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隐性扼杀。真正的“严”应该是:
  1.严而不历: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严厉意味着教师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严厉会使孩子产生惧怕、退缩心理。久之,学生依赖性、神经质、故意……等不良心理都会滋生。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格,而不是严厉。
  2.严而有格:“格”就是范围、分寸。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严但不能超过一定范围,严要有分寸。同样的错误――作业未做,一惯表现好的学生未必一定有客观原因,而普通学生就很难说了。教师对待这样的学生,就不能简单、草率批语完事,而要采用不同方法去严格要求学生,这个不同方法就是格。如果教师严而无格,乱严一气,乱批语人,势必会有不好的结果。
  三、把握爱与严的尺度:教师工作艺术和技巧之所在。
  教师唯有心理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理才能有你这个老师,尤其是后进生,爱得深切,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但光爱不严,师生关系极其融洽,像朋友难道不好吗?打打闹闹,嘻嘻哈哈,推翻了教师最基本的尊严,将会造成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不执行或执行不力,因为学生认为反正我和教师关系好,我不做、不听,教师又不会怎样,这样,良好的班风无法形成。教师对学生一味地严格,不给学生以关怀、体谅,表面上看,学生非常听话,甚至做得很好,学生也能遵守各项制度,在一般人眼中,有良好的班风,是一个不错的班级,但时间长了,学生见了教师就像老鼠见了老猫一样,害怕之至。学生长时间处于这样一种被动压抑之中,将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一种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厌学、退学、逃学、辍学等。
  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爱与严”的观念,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方面,不能偏爱一部分学生而漠视甚至歧视另一部份学生,认分画线,人为导致“排斥”。因为后进生在很大程度上拖后腿,而且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朝二夕就可解决问题的,而是长期的,艰难的,做后进生的工作最能体现教师的“爱”与“严”。
  首先,尊重学生自尊心,避免产生对抗心理。
  每一位学生,都有一定的自尊心,后进生往往表现的更强烈,更偏激。教师如果不重视后进生甚至轻视,就容易产生学生的对抗心理,工作自然越做越难做,师生之间关系自然僵硬,教师必须拆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消除学生脑细胞中的对抗点,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爱,对他的严格要求,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思想工作做起来会得心应手。
  其次,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利诱导。
  后进生就是指成绩差,思想差,纪律差,他们普遍被老师认为是“无可救药”的人。
  再次,建立严格、健全、科学的管理体系。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除了充分调动学生个人的积极因素外,还必须建立严格,健全、科学的管理体系,以点带面,面向全体,使后进生在不自觉中约束自己、管理自己,从而达到转化的效果。
  新学期开始,第一节班会课,我便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订好本学期的学习计划,对后进生订的学习计划,一定要认真审查,首先要求不能太高,但要循序渐进。每施行一阶段以后,我就找学生了解情况,对照订的计划、再去攀登下一目标。
  建立“每天一读”活动,每天一读就是指利用早读课或活动课2-3分钟时间,诵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可别小看这2-3分钟的诵读,它对后进生可谓是“警钟长鸣,”使学生时刻明白: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做。具有非常强的约束力。
  建立“一帮一”活动,要求班干部,定时开好主题班会,每人帮助一名后进生。学生帮助学生,在语言,心理、思想上更容易沟通,并且我可以通过班干部,第一手了解掌握后进生的私人情况,为转化后进生打下坚实基础。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有意让后进生大显身手。一般来说,后进生都有一技之长,只要教师装上火眼金睛“,就不难发展,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荣誉感,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
  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同时,做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是门艺术的科学,需要讲究技巧的。学生一犯错误,就高声喊叫训斥或者推、拽、罚,这样,往往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对教师的谈话充耳不闻。教师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说服学生,“严”与“爱”双管齐下,万万不能将自己的观点硬塞入学生的头脑中,强迫学生接受,使学生按自己的意图行动。这种违反学生接受的心理原则的做法,效果适得其反。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