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描写蜡烛的句子_《蜡烛》的环境描写
 

描写蜡烛的句子_《蜡烛》的环境描写

发布时间:2019-01-25 05:13:25 影响了: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选入了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蜡烛》。作为战争单元的一篇,在教学过程中,深感其中的环境描写,大有深意,值得玩味。特别是在写老妇人爬出地窖,穿过方场,去掩埋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时,六次提到德国人的炮击,可谓一箭三雕,值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细心品味。
  文本中,老妇人是亲眼看见五个红军战士去偷袭桥头堡的,她本想去招呼那五个红军战士到她的地窖里躲藏德国人的炮击,却不料被近旁爆炸的炮弹震得失去了知觉,等她醒过来后,四个红军战士不见了,只有牺牲了的契柯拉耶夫,而她准备去掩埋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时,德国人的炮击就始终伴随着她去掩埋的整个过程:13段,“德国人又开炮了……那个苏联人孤零零地躺在那毫无遮掩的方场上,……”这个情景,老妇人看了很久,想了半天,然后慢慢爬出了地窖,走进了方场;16段,“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在炮声中,老妇人来到了红军战士身边,整理好了他的遗体;18段,“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在炮声中,老妇人清理好了弹坑,将契柯拉耶夫拖入了弹坑;24段,“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在炮声中,老妇人亲吻、埋葬了死者;27段,“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跟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在炮声中,老妇人点燃了她珍藏的喜烛;30段,“……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老妇人就取出火柴来,很耐心地再把蜡烛点燃”;在炮声中,老妇人守望着蜡烛,寄托着她的哀思。从文本的描写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作者对炮声、炮弹的反复强调,至少有三个作用:
  (一)渲染故事背景:《蜡烛》描写的是一位老妇人掩埋红军战士的故事,但这个故事既不是在和平年代,又不是在后方宁静之地,而是在一个炮火连天的弹丸之地,在这种背景下埋人,对普通人来说都是一件难事,何况是一位年老体衰的老人呢?在五个红军战士去偷袭桥头堡失败之后,带给德国人的必是无比的恐惧,他们肯定要加强防范,这东一榔头西一锤的炮声就是明证。老人从爬出地窖到掩埋好契柯拉耶夫并点上蜡烛,炮声就自始至终伴随着老人,让读者深刻感受到那种残酷的战争气氛,使我们感觉死亡时刻威胁着老人,情不自禁地要为老人那缓慢的行动而担忧,为她的生命安全而揪心,这一切自然和作者着力渲染的战争气氛――如影随形的炮声分不开。
  (二)烘托人物形象:一般来说,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人们对炮火是唯恐避之而不及的,哪有自己主动迎着炮火走上前去的?老妇人的年纪实在大了、身体实在太弱了。对倒在战场的红军战士怜爱、尊敬,促使老妇人全然不顾周围的炮火,勉强挪动着自己衰弱的身躯,竭尽自己全身的气力,去掩埋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一方面反复强调老妇人的衰弱,例如她连跨栏杆的气力都没有,只能绕过去,例如她稍微用点力,就得坐下来休息好几回和好长时间;另一方面,作者反复交代德军的炮火不断在老人的周围爆炸,老人就在这不断的爆炸声中,仔细的整理好了契柯拉耶夫的遗体、找到一个大弹坑并清理干净、分三次尽全力的将遗体拖入弹坑、花几个小时堆起了一个小小的坟堆。老人那“胜似闲庭信步”的举动(当然是迫不得已),和周围那不断的爆炸声形成了反差,在这种反差中,老人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最终在她为契柯拉耶夫点上蜡烛后,得到了彻底的凸现。炮声在塑造老妇人这个形象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推动情节发展:接连不断的炮声,除了渲染故事背景和烘托人物形象外,它还起着结构文章,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我们从文本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老妇人掩埋契柯拉耶夫遗体的整个过程在炮声中是如何缓慢地演变发展的。炮声中,老人爬出地窖,绕过栏杆,穿过方场,来到契柯拉耶夫的遗体旁;炮声中,老人为契柯拉耶夫整理好了仪容;炮声中,老人寻找并清理弹坑,将遗体拖入;炮声中,老人堆起坟堆,埋葬了契柯拉耶夫;炮声中,老人点上了蜡烛,并守护在旁,整个故事就是在炮声中有条不紊地得以展开。
  综观全文,炮声在交代故事背景、结构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把它看作是除人物形象之外的具有生命力的第二类形象。
  
  陈卫平,语文教师,现居广东深圳。本文编校:老 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