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走进词语教学的“四度空间”] 皮筋魔术12种大全教学
 

[走进词语教学的“四度空间”] 皮筋魔术12种大全教学

发布时间:2019-01-26 04:14:47 影响了:

  作家李锐说过:“作家就是在词语的池塘里游泳的人。”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从作家的创作体会和教育家对词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难看出:没有获得感性的个人涵义的词语是不可能被主体顺利调遣或正确使用的。当词语未与学生的精神领域建立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时,这些词语在学生的心中是了无生命的。这样的词语,是生机勃勃心灵之树旁一片枯萎的叶子。因此,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李海林语),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王尧语),运用多种方法,走进词语的“四度空间”――触摸词语的温度,点染词语的亮度,开掘词语的深度,提升词语的效度。让词语立体起来,丰满起来,让词语成为学生言语表现的鲜活元素。
  一、语境涵泳,触摸词语的温度
  在词语教学中,我们经常见到教师脱离语境,就词解词的场景。这种单纯为解词而解词的做法,只能将词语教得“冷冰冰”。我认为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文本中的词语不仅仅是语言符号,还能折射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当词语被作者当成抒发情感的工具时,每一个词语都富有温度的。那么,在词语教学中,常用的一个策略就是创设语境,从多个角度开渠引水,让学生在语境中反复涵咏,进而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词语的温度。比如《再见了,亲人》一课中“雪中送炭”一词的教学:先出示“雪中送炭”的相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你是怎样理解“雪中送炭”的?有的学生说“雪”代表的是寒冷的冬天,“炭”代表的是温暖,所以我认为“雪中送炭”是指在寒冷的冬天,有人送来了温暖。老师再让同学们结合课文,谈谈对文中“雪中送炭”的理解。有的学生说在文中“雪”指的是:在恶劣环境下战士们极度饥饿、疲劳,急需食物。有的学生说“炭”在文中指的是打糕。有的学生说:“大娘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老师趁势点拨学生,大娘给志愿军送去打糕,还送去什么?这时,学生回答大娘还送去了慈母般的温暖;还送去了战胜敌人的力量和勇气;还送去了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老师赞叹到这就是我们的朝鲜阿妈尼,这就是“雪中送炭”啊!请同学们切身感受这般深情厚谊,并深情地朗读课文:“是啊,这真是危难之中见真情啊!”“你们再看,这个小小的感叹号也传递着我们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亲人之间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学生再次深情地朗读)“听到你们朗朗的书声,老师也深深地感受到了“雪中送炭”的温暖。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感受过“雪中送炭”的情谊吗?在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之后,舟曲人民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援助,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在贫困学生为学费发愁时,政府及时地送去了助学金,这不是雪中送炭吗?透过这个教学,老师将词语本意与课文具体语境结合起来,将朗读训练与拓展延伸整合在一起,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与生活体验,探究词语的意蕴与所指,实现了由意境到情境的跨越。一个“雪中送炭”的词语教学,通过教师的语境创设,学生脑海里浮现出送打糕、援灾区、助学困生的三幅鲜活画面,意识中还咀嚼出丰富的感情与内涵。同时,透过师生异彩纷呈的解读,学生还分明地感受到“雪中送炭”背后可触可感的困境与温情,激发了学生乐于助人的欲望,感受到人间处处有真情,温暖时时暖人心的场景。这就是词语的温度。
  二、想象品读,点染词语的亮度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课文中那些意思抽象的词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品读、联想生活来“复活”词语的本来面目,进而点染词语的亮度。教学中,要经常引领孩子们激活已有表象,创造新的形象,还可以运用在想象中对比,在对比中想象的方法,让词语和学生精神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紧密,这样,词语也就越难以遗忘,越容易被提取,再生功能也越强。是的,词语只有与精神同构了,才能在主体中获得持久的生命活力。比如《七颗钻石》第一自然段中“干涸”和“干枯”的教学:先让学生读读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并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还能发现什么?”“‘干涸’这个词让我似乎看到了所有的河流都没水,河床都裂开了口子;透过‘干枯’我好像看到所有的植物因为缺水都枯黄了,失去了绿色,甚至凋落;此时我还发现‘干涸’是用来形容水的,因为“涸”的偏旁是三点水,“干枯”是用来形容植物的,因为它是木字旁。至此,孩子对“干涸”和“干枯”的词义已经理解到位,为了加深印象,趁势引导孩子们在想象中朗读,在训练中运用,让词语成为孩子们心中的一颗颗钻石。
  从这个教学过程,我们看到了老师鼓励学生调动生活经验,用语言对词语进行情境描述,中国汉字的形象性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由于学生的想象是五彩纷呈的,随着次第展开的一幅又一幅干涸和干枯的画面,词语丰富的内涵生动地投射在学生心湖上。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舒展的联想,准确的比较,入境的朗读,读出了词语的内涵,读出了词语的真意。学生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词,而是一幅优美的画,一首婉转的诗,在如诗似画的品读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语言魅力泼泼洒洒地散发着。在这样的教学境界中,词语的亮度也被充分地点染了。
  三、换词探究,开掘词语的深度
  换词探究是语文教学的常用方法,换词也是调制出课堂浓厚语文味的重要方法。理解词语是语文课的专务,是语文训练的必要方式,也是语文教学的难事。课文中有许多精妙的言语,往往正是学生阅读感悟的重点。因此,我们要牢记叶圣陶先生“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句名言,运用在比较中区别,在换词中感悟,从而来挖掘词语的深度。例如:《触摸春天》一文中:“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其中“拢住”一词的教学是这样的:首先请学生读读这句话,伸出手做一做“拢住”这一动作,这一环节促使学生形象感知“拢住”一词。接着采用替换的方法加深对词意的理解和感悟,谁能给“拢住”换个意思相近的词呢?(抓住)。随后同学们通过朗读和动作演示得出结论:(1)“抓住”这个动作是先展开手指,然后夹紧手指来完成,而“拢住”是手指合拢和手掌形成一个空间来完成。(2)“拢住”可以体现作者的善良和对生命的珍爱,而“抓住”则体现不了。所以,在这里用“拢住”才贴切。最后,同学们一边演示一边读,来加深理解,这时学生慢慢地闭上明亮的眼眸,屏住呼吸,悄悄地伸出双手拢住了心中的美丽蝴蝶。
  从上述教学可以看出,教师精心采用换词探究,引领学生去理解、感悟、鉴赏、体验词语之魅力。此时,由于学生以感性体验为支撑,在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突出了“语文味”。文须字字作,亦须字字读,这种换词比较的方式,能让学生体会到原词的含义及其准确性,也为语文课增色不少。也只有这样的教学,词语在学生的心中才越发。
  四、言语表现,提升词语的效度
  众所周知,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表现”。“表现”是人们固有的言语生命的欲求。作为教师,要唤醒、顺应和养护这种欲求。学生学习词语,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更重要的目标应指向“言语表现”。缺乏表现力度的词语,是没有生命力的僵死符号,因此,教学词语要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语用”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写话说话,在说和写的训练中,让词语最大限度地增值。这样,学生大脑中的“消极词汇”很快地转化为“积极词汇”,这样的词语才是有效度的词语。比如《秋天的雨》的第二自然段紧紧围绕着“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这句话来写的。当学生读完这一自然段,了解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以及水果的颜色时,就读懂了“五彩缤纷”的意思,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说话的提示:“同学们,我们也用“五彩缤纷”来说说生活中看到的画面,比如:秋天的菊花、春天的野外、在夏天我们女生穿的裙子……”在这指向于“表现”的训练中,学生要运用学过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见闻,在表达中,词语的效度得到了提升。
  纵观这个教学,老师让学生在语境中借助词语进行写话说话的训练,这是一种指向于“表现”的训练。这种“表现”,不是教师外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有着内在的需要,有明确的表达目的和交流对象,有特定的话语情境的言语实践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要运用学过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在表达中,词语的效度自然得以提升。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词语教学就像大海中的沙粒,就像花团锦簇中的一朵。“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让我们用心感悟沙的细腻,用心聆听花开的声音,留意身旁流动的每一粒沙,留意眼前绽放的每一朵花,也许它正蕴藏着无穷的生机和美丽。■
  (责任编辑:闽晓)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