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脱去“对话”的外套]宝宝晚上睡觉要脱去外套吗
 

[脱去“对话”的外套]宝宝晚上睡觉要脱去外套吗

发布时间:2019-01-27 03:54:37 影响了:

  “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动,其中‘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但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沟通形式虽然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却形成了稳定的“模式”,某些部分甚至变成了明显的“仪式”:学生花三五分钟匆匆读完课文就立马展开“对话”,而且是你一言我一语,此起彼伏,好不热闹。这种形式甚至走向了绝对化,造成了教学沟通形式上的诸多问题。可在热热闹闹的“对话”中能扣紧主题,展开深入探讨的少之又少,不着边际地自说自话、自行其事的则多之又多。为什么会这样?教者无非是想向人表明自己采用的是“对话”式教学。
  事实上,“对话”是一种心灵的沟通、思维的碰撞、知识的建构过程,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远非几分钟的时间就能完成的,所谓“对话”只是课堂教学简单和形式化的外套而已。
  那么,真正的课堂“对话”应该如何进行呢?
  
  一、让学生与文本对起话来
  
  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即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与理解过程。教学活动能得以展开,其基础就是学生对文本有了比较全面、深入、准确的理解。因而,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也格外重要。
  理解文本是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但“现代版对话”太急功近利了,花三五分钟匆匆读完课文,就立即进入师生、生生对话。试想,学生三五分钟内仅仅是把文章读了一遍而已,甚至差的同学还有不认识的字词,读不通的句子,怎能谈上理解课文?对文本不理解,又拿什么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进行所谓的“思维的碰撞”?所以这些同学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只能是人云亦云,你说我听了。试想,教师教学一篇文章前,都需要读很多遍,把握文章的中心,更何况学生呢?
  那么,“现代版对话”为什么只给学生三五分钟,进行所谓的与文本“对话”呢?一是认为“对话”只要学生肯说会说就行,更主要的是不敢,不敢让听课老师坐在那儿看着你让学生读它一二十分钟的书,更别说读它一节课。即使没人听课也不敢――怕浪费时间。如此一来,只能“师唱生随”。虽然文没读通,理未悟透,但只要你说,我说,大家说,即使散乱不着边际,也帮自己穿上了对话的外套,一节课热热闹闹,感慨颇多。
  
  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用心灵沟通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真正心灵沟通,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认真地倾听、分析、比较……最后决定是认同还是排斥等一系列连续、复杂的内心活动过程。但这也是“现代版对话”相对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
  “现代版对话”看似热闹,你一言我一语,“对”的不亦乐乎,但只要你留心一看,就会发现几种怪现象:一种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互不相干,互不打扰,教师也不做总结归纳;一种是,围绕一些浅显易懂的问题,你一言我一语,议来论去,真是不会的不学,会的反复学;一种是教师接连地提问,学生习惯性地举手,教师指名,学生短促地回答,教师补充讲解,下一个提问的设定,这种仪式是典型的一问一答式教学。再一种是,从容不迫地、有板有眼地展开对话教学,整个授业过程以师生之间短平快的问答为主,一切顺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线路推进。娴熟的教学技巧无懈可击,学生的聪明灵活令人五体投地。如此种种,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学生们都没有去认真听同伴的发言,没去认真思考分析,更没有自己的东西生成,把“思维的碰撞”简单化为“嘴皮子的碰撞”,这种现象多到几近90%。
  “教学,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现代教学是合作的艺术,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表演。“成功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进行情感和思维上的对话,这对话的发生和存在都依赖于情感合作的持续发展”。所以,脱去“现代版对话”的外套,给学生时间读书,给学生时间消化,给学生机会用心灵“对话”吧。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