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对一节历史复习课的观察与思考】
 

【对一节历史复习课的观察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9-01-28 03:47:15 影响了:

  上过不计其数的复习课,也听过不少复习课,但总是觉得摸不到门路。课堂上不是教师统得过死,成了一言堂;就是教师放羊式的让学生自由复习,课堂拖拉松懈效果极差。所以复习课不仅学生觉得没劲,教师也不愿意上。
  马上进入中考前的第一轮复习了,如何把复习课上出精神,上出新意,更重要的上出效果,一直困扰着我。最近有幸听了一节关于苏联历史的复习课却使我眼前一亮、茅塞顿开。这节课目的虽是复习旧知,却又在方法上、脉络上、应用上处处求新求变,整节课学生兴趣盎然,教师意犹未尽,完全改变了我对复习课就是与学生“温剩饭”的认识。
  下边我就从四个方面总结我的听课感悟。
  
  一、对知识体系重新构建,上出新意
  照本宣科的复习总会让人乏味,授课教师在这节课上完全抛弃了旧的顺序,以四个人物做为切入点,把苏联七十多年历史、三大块内容――苏俄的革命、苏联社会主义的探索、苏联改革和苏联解体,重新梳理。从列宁的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从斯大林的高度集中到二战中坚决抗击法西斯,从赫鲁晓夫的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解体,以四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勾画出这段历史的面目,化繁为简,复习出了新意。
  历史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由人物谈历史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容易激起学生兴趣,更重要的是抛弃了原来学新课时的老路子,能更好的激活学生的思维,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自然就会达到复习的目的。
  由此我想,对于所有的复习课,我们都可以用重新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给复习课赋予新的活力。还以苏联复习课为例,除了人物还可以用经济政策做为线索,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可以把所有的历史事件都缀在这个网络上。总之教师在复习课要上出新意,就要寻找新的着眼点,构建新的脉络体系,这既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又能增强自己上复习课的激情。
  二、由内容到思想的重新挖掘,贴近学生
  历史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是最表层的现象,而历史教育的目的是唤起使学生的某种认识。比如通过对世界大战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战争的危害,和平的来之不易;通过对各国历史的了解,认识到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树立世界意识;由对殖民主义罪恶的了解,树立反对侵略、同情反抗的情感。而我们平时的教学往往注重了具体史实,忽略了从内容到思想的深刻挖掘。
  在这节课上,授课教师在学生罗列了列宁的十月革命和新经济政策、中国的革命道路和一国两制一连串的中外史实后,引导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丰富与完善的,丰富的过程就是与自身情况相结合的过程。使学生感悟任何真理都要和自身相结合才具有现实意义。如此深入挖掘历史教育的思想价值,既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身心的成长,自然会引发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与照本宣科就知识谈知识,仅仅是旧知识的罗列的授课方式相比,这样有了深刻挖掘的课更能吸引学生。
  三、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促成学生的自然生成
  有效的复习课不仅需要教师课前的精心预设,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生成给予充分关注,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在这节课教师多次提问,在每一次问与答的过程中绝不是教师简单教给学生结论,对学生偏颇、粗浅的思想,不是简单纠正和堵截,而是不断的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寻找新的切入点,因势利导,促成学生的自然生成。
  比如提问:由十月革命的胜利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你认为列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的回答是粗浅的:列宁是一个有政治才干的人。这和课标解读上的列宁的“勇于创新、实事求是”有很大距离,作为教师很容易直接纠正。而该课教师的处理方法是用新的资料引入,促使学生对这个问题重新思考,直到他们自己生成新的结论。教师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论从史出”的思维习惯。
  四、新鲜的内容是复习课的调味剂
  一节课四十五分钟,要使学生一直保持精力高度集中,是很不容易的。而精妙的细节的引入可以重新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思维整节课都处于不断活跃中。在这节复习课上教师穿插不少的小情节,例如列宁吃墨水的机智,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与美国代表的激情争辩时表现出来的率性,都牵动了学生的心。尤其是当说到赫鲁晓夫忘情的扑到大堆的新摘玉米上时,学生变得雪亮的眼睛告诉我们他们是多么的投入。这些生动的插入看似无益,却具有极大的意义。三言两语的情节描述,使整节课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课堂气氛自始至终高潮迭起。复习课很不容易激发学生的情绪,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互动中,这已成功一半。
  快乐的时光总显得那么短暂,学生由衷的掌声流露出对授课者的敬佩与留恋,也带给我对复习课教学方法的重新思考。这节课给我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复习课只有上出新意才能为师生所喜欢,不管是知识上的新,或是方法上的新,还是应用上的新。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