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浅谈我心中的学生观】 学生观论文
 

【浅谈我心中的学生观】 学生观论文

发布时间:2019-02-03 04:09:55 影响了:

  我们都知道,学生观就是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对学生认识的基本态度。一名教育者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会出现什么样的教育目的、方式和结果,学生观在整个教育观念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我想我们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摆正自己的心态至关重要
  当前我们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但不可否认,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现都处在一个巨大的压力之下――学生考试分数高的学校就是好学校、能教出高分学生的教师就是好教师成了社会公认的教育准则,于是教师绝对权威的主导作用和学生机械服从的主体作用便成了教育界不变的事实。在这种极不正常的师生关系的主宰下,学生的工具价值被过分抬高,而作为人的本体价值却被弱化。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和伦理关系在一些地方被演绎成一幕幕的悲剧:体罚、侮辱学生被意味合法,训斥、蔑视学生成了家常便饭……这些不仅严重伤害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而且也是以牺牲孩子的尊严和长远发展为代价的,严重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准则。所以我认为,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抛开个人的荣辱得失,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和态度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成长,而且直接影响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只有能正确对待学生、悦纳学生特别是悦纳后进学生的教师,才能维持心理平衡,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情感工作、学习和生活。
  二、正确地看待学生、认识学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学生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和过去的学生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认识事物的观点以及价值取向对我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会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认识到:
  1.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我们的学生观应该是“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潜能,都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如果他们在教师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能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获得良好的发展,相信将来他们会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功的。我们要用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也应该用这样的理念来教育学生。
  2.学生是独特的人,不同的学生是存在个性差异的。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而且要珍惜、开发其差异资源,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学生气质、性格、态度、情感、能力和兴趣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学生要走不同的路。我们的基础教育绝不仅仅为了把学生送进大学,而是要挖掘每个人的潜能,为每个学生打好做人和成才的基础,让每个人在这个大千世界中都能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
  3.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身体发育趋于成熟,心理逐渐走向人格的独立性,然而他们由于社会阅历不深,对社会现象的是非判断能力、对不同事物的选择能力还不健全,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与判断,因此学生身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很正常的。学生出现的问题就是“学生的问题”,我们要防止将学生的问题成人化。教师不但要用老师的眼光看待问题,还要用学生的眼光看待问题,对待犯错误的学生应理解和宽容。这对我们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是很有帮助的。这时候的学生既需要自我学习、自我完善,更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教导。
  当前,新课程改革对教育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提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有创造并且身心健康发展的人。既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又重视人的个性发展。那么,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学生观呢?
  1.真诚对待学生,用爱心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良知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认为,我们教师和学生相处时要用真诚去对待每一位学生,把他们当成一个“和自己平等的人”去对待,以心换心;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关注、同学和班集体的接纳。这就是爱学生。
  2.保护学生的自尊,正确地对待惩罚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是经常激发他要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惩罚是学校教育中教师对犯错误的学生一种常用的手段和方法,心理学证明:惩罚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策略,使用得当可以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激发学生对错误行为产生羞耻感和内疚感,把惩罚看作前进的鞭策力和进步的新起点。适度的惩戒也是对学生的爱,“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但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把惩罚变成体罚,那样不仅收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会严重地破坏师生关系。
  3.鼓励欣赏,促进学生进步
  欣赏是一种美的熏陶,所有学生都希望得到赞赏、信任和鼓励,“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渴求得到赞扬。教师懂得欣赏孩子,会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使之产生快乐的内心体验。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善于抓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要让学生相信自己“我能行,我一定行”。这样必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破除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建立起平等民主、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就一定会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