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强击机的故事|强击机
 

强击机的故事|强击机

发布时间:2019-02-08 03:54:09 影响了:

  向喷气式过渡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强击机在喷气化的进程中,与轰炸机和歼击机相比明显落后。这是因为强击机要求有很好的低空机动性能和续航性能,而在这方面喷气式飞机却没有活塞式飞机好。例如在喷气式飞机上,当飞行员前推油门手柄,增加发动机推力时,其提高速度比较缓慢,也就是说发动机的加速性较差。此外,飞行速度较大的喷气式飞机,从俯冲状态退出时,开始将飞机拉起的高度,要比速度较低的活塞式飞机有较大的提前量。至于喷气式发动机在低空时的经济性较差,更是显而易见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许多由活塞式战斗机改装而成的强击机,战后仍在服役,如美国的F4U“海盗”和P-51“野马”等型飞机,到朝鲜战争(1950年至1953年)初期,还在用来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美国的A-26“侵略者”,在1948年重新命名为B-26,但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它都是作为强击机使用的。而且在朝鲜战争之后,还在刚果和东南亚等地用作反暴乱(CO1N)飞机。它的最后改型B-26K,装有两台各2500马力的R-2800型活塞式发动机,飞机总重为19670公斤,携载弹药重量多达5440公斤,其装载能力超过美国的C-46和苏联的伊尔-12等型同吨位的军用运输机。苏联的伊尔-10依然是具有威力的强击机。我人民解放军空军于1950年开始装备,1955年在解放一江山岛的战斗中,伊尔-10型飞机参加了我军首次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掩护我军登陆作战,并重创国民党海军“衡山”号修理舰。直至1972年,我军装备的该型飞机才全部退役。
  法国在侵略越南战争(1946年至1954年)中,一直到1954年5月的奠边府败退之前,作为强击机使用的是美国海军的F6F和F8F等活塞式战斗机。而英国从1948年开始,在马来西亚长达12年的镇压游击队的作战中,作为强击机使用的也是“喷火”和“风暴”等二战中的活塞式战斗机。但英国在这一期间内研制了装有双桨共轴反转式的涡轮螺旋桨强击机――韦斯特兰“飞龙”T.F.4海军强击机,是活塞式到喷气式强击机的过渡。
  美国早期的喷气式战斗机F-80“流星”和F-84“雷电”等,在朝鲜战争中在很多情况下是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它们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米格-15型歼击机的追歼下,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从1952年开始,美国的道格拉斯公司为美国海军研制了A-4“空中之鹰”舰载喷气式强击机。这种飞机要求有较快的飞行速度,以求能够规避歼击机的追歼。A-4型飞机于1954年6月22日首飞,1956年10月装备部队。它采用三角形机翼,最大平飞速度为985~1102公里/小时(各种改型有所不同,但都属于高亚音速),空机重量只有4211公斤,而武器载荷可以达到4153公斤,最大航程为3307公里。由于总体设计的成功,这种飞机很受第三世界国家的欢迎。至1979年止,共生产2980架。1985年,新加坡飞机工业公司对它进行了改造,其内容包括换装涡轮风扇式发动机,增设先进电子设备和空地导弹等。经过改装后的飞机,除用于装备新加坡空军外,还有出口。
  英国的霍克・西德利公司于1948年6月开始研制“猎人”式后掠机翼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1959年以后,改装成为强击机,曾被欧、美、亚洲的不少国家所选用。“猎人”式飞机曾是印度空军强击机部队的主力机型,而且在1965年和1971年的局部战争中表现不错,直到2001年这些飞机在印度空军正式宣布退役。印度空军参谋长在访问我国期间,表示愿意赠送1架退役的“猎人”式飞机给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并交空军航空博物馆收藏。
  英国于1955年7月开始研制了布莱克本NA.39“海盗”型高亚音速双发喷气式舰载强击机,1958年4月首飞,1962年7月交付使用。这种飞机和美国格鲁门公司的A-6“入侵者”型全天候舰载强击机一样,装有地形跟踪雷达和其它先进的电子设备,可以从低空以高亚音速突防,袭击敌纵深目标。A-6于1957年开始研制,1960年首飞,1963年装备部队。
  法国的原西南航空制造公司(后并入法国航宇公司)从1951年6月开始研制双发单座高亚音速喷气式强击机“秃鹰”II-A。该机于1956年4月30日首飞,只生产了30架,没有装备法国空军,其中25架提供给以色列,曾于1967年6月参加了袭击阿拉伯国家机场的作战行动。
  意大利从1954年开始研制G-91单座轻型高亚音速喷气式强击机,1956年8月原型机首飞,1958年开始装备意大利和西德空军。
  美国T-37型教练机被改装成为强击机的故事耐人寻味。T-37是美国空军使用的第一种专门设计的并列双座喷气式教练机,由赛斯纳公司生产,1954年10月12日首飞,1955年9月27日首批交付试用。这种飞机装两台J-69型涡喷发动机,单台推力为4.089或4.56千牛,飞机全重3632公斤,最大平飞速度为684公里/小时。该型飞机总产量超过1300架。在越南战争(1964年至1973年)期间,T-37型飞机增装了外挂武器和装甲,取消了飞行员弹射救生座椅,改装成为A-37“晴蜓”型强击机。开始时,美国军方对这种低性能的对地攻击飞机并未寄予奢望,只是抱着“以多取胜,打光拉倒”的想法,去作一次尝试。不料,其貌不扬的A-37型飞机,在实战中表现还可以,而且很少有被击落的纪录。美国空军于1967年和1968年曾两次增加对A-37型飞机的订货。不过,这种飞机也有弱点,其宽敞的前风挡最怕与飞鸟相撞。从1965年至1970年,美军共有133架A-37型飞机在飞行中因与鸟相撞而失事。为此,美国空军使用的800多架该型飞机被换装了厚度为1.27厘米的风挡玻璃。仅风挡玻璃的重量就有16公斤,但它可以经受1.8公斤重的大鸟,以每秒钟128.6米的相对速度迎头撞击。
  1975年,越南人民军赠送我国空军1架缴获的A-37型飞机。这种飞机简洁的设计风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采用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机体非常坚固;并列双座式座舱虽然使飞机的阻力有所增加,但两名机组成员更便于协同;机翼根部的发动机进气口前面加有防尘网,便于飞机在简易的土跑道上起降;飞机的前三点式起落架的减震支柱异常的短,对于非熟练飞行员来说,这样的飞机在着陆时容易判断距地面的高度,降低了操纵的难度。
  很可能是受了A-37型飞机的启示,在它之后,世界上出现了许多兼有对地攻击能力的喷气式教练机,如印度的HJT-16“凯兰”,1964年首飞;瑞典的萨伯-105,1965年首飞;英国的“打击能手”(Strikemaster),1967年首飞;英、法联合研制的“美洲虎”,1968年首飞;日本的T-2,1971年首飞;法、德联合研制的“阿尔发喷气”,1973年首飞;英国的HS.1182“鹰”,1974年首飞;意大利的MB.399,1976年首飞;西班牙的C.101“航空喷气”,1977年首飞;罗马尼亚的1AR-99“鹰”(Soim),1985年首飞,等等。它们平时用作教练机,而战时可以借助机身和机翼下的挂架,选用多种空对地武器,用于对地攻击作战。
  
  超音速强击机
  
  象A-37这类低速的喷气式强击机,只能在敌方防空力量比较薄弱的地区逞雄一时,一旦遇到歼击机的拦截,情况就将大为不妙。
  1959年10月7日12时4分,我人民解放军地空导弹部队,在北京通县上空,击落国民党空军的 RB-57D型高空侦察机1架,首开在实战中,以地空导弹击落飞机的纪录。导弹防空武器的成熟,迫使轰炸机和强击机向低空、大速度的方向发展。
  1958年6月,英国维克斯・阿姆斯朗公司研制的“土耳其弯刀”(Scimitar,也译为“大弯刀”)型舰载强击机开始装备部队。这种高亚音速飞机,在小俯冲角飞行状态下可以超过音速。它的低空、高速性能在当时的强击机中是绝无仅有的。虽然在此两个月之后,美国洛克韦尔国际公司首次试飞了A-5型(最大速度为M2.0)舰载超音速强击机,但因其低空性能不佳和武器单一(只能携载核弹),而改作侦察机使用。
  1959年12月,美国开始装备部队的 B-58型低空超音速轻型轰炸机和同年英国开始研制的TSR.2型超音速突防战术打击和侦察机,它们都因技术复杂和费用太高而被迫放弃。
  就在英国装备“土耳其弯刀”的同一时间,即1958年6月,我国沈阳飞机工厂开始自行设计强五型超音速喷气式强击机。强五飞机的战术性能指标选择比较适中,它的主要任务是执行战场攻击(即近距空中支援)任务,需要时也可携载核武器进行“纵深遮断”,通过袭击敌后方基地,达到孤立敌前线的目的。它的最大平飞速度,在高空时为 M1.2、在低空时接近音速,使用加力装置时也可达到音速。它没有像B-58和TSR.2那样刻意地追求最大速度M2.0和低空超音速性能,武器也以常规为主,因而避免了一些技术难点,反而获得了成功。它从1965年6月4日首飞成功后,已有12种改型,至今仍具有作战和出口的潜力。
  1964年美国凌・特姆科・沃特公司在F-8“十字军战士”型舰载超音速战斗机基础上,设计成功A-7“海盗”型舰载强击机。该机装一台63.4千牛推力的艾利逊TF41-1型涡轮风扇发动机(仿制“斯贝”发动机)。由于增大了机翼面积,A-7型飞机在海平面上的最大平飞速度只能达到1110公里/小时(属于高亚音速)。1965年9月27日首飞,至1983年已生产1545架。这种飞机装有完善的电子设备,如用于地形回避的地形跟踪雷达、广角平视显示器和电子对抗系统等。装一门20毫米口径的机炮,带有1000~1280发炮弹,机身和机翼下部的8个挂架上可携载6804公斤的战术武器。这种飞机曾参加越南战争,被认为是美国生产的强击机中成本效益最好(飞机造价低,研制周期短)的一种型号。在1966年的验证试飞中,它的武器装载和精确投放能力得到证实,因而被美国海、空军同时选用为近距支援强击机。
  法国于1958年5月21日首次试飞成功“军旗”型舰载强击机,它在11000米的高度上速度可达到M1.02。在其基础上发展成的“超军旗”舰载强击机,1974年10月28日首飞,1977年投入使用。1983年,在英国和阿根廷的马岛战争中,阿根廷空军使用“超军旗”型强击机,贴近海面发射AM39“飞鱼”型反舰导弹,击沉英国现代化的导弹驱逐舰“谢菲尔德”号,并击伤“大西洋”号运输舰。“超军旗”飞机一时名声大噪。这种飞机总重11500公斤,在海平面上飞行速度可达M1.0(1204公里/小时),和我国的强五飞机属同一等级。强五飞机的全重是12200公斤,在海平面上的飞行速度为1220公里/小时,设计较早的强五飞机的飞行性能,有些超过了“超军旗”。
  苏联从1953年开始设计苏-7型飞机,1955年首飞,1958年装备部队。这种飞机可以携挂1吨重的炸弹,低空突防袭击战术目标,投弹之后又可以作为歼击机使用。它在高空(1300米以上)的最大飞行速度为2230公里/小时(大于M2.0),海平面上的最大平飞速度为1200公里/小时(M1.0)。这就是歼击轰炸机的概念。美国于同期生产了F-105“雷公”型歼击轰炸机,而且成为越南战争中的主力机型。
  低空大速度突防的飞机,经常受到扰动气流的冲击,这不仅增加了飞机承受的负荷,而且也给飞行员带来了不便。因而这类飞机都采用小展弦比的机翼,以求降低随飞机迎角变化时机翼的升力增量(升力线斜率),但小展弦比的机翼其升阻比也小。这对提高航程、快速爬升和盘旋性能,会产生不利影响。为了协调这一矛盾,苏霍伊设计局将苏-7型飞机的外翼后掠角设计成可以改变的。在大速度突防时,外翼使用大后掠角,而需要改善低速性能时,外翼的后掠角减小,变成比较平直的机翼。新设计的苏-7也称为苏-17/20/22等,1966年首飞。1969年试飞成功的苏-24,采用了全新的设计――机翼是更充分的可变后掠翼,原有的机头进气方式改为两侧进气,飞机性能、武器装载和作战半径都有所提高。
  美国于1964年12月首次试飞的 F-111A型多用途战斗机也是采用可变后掠角机翼,美国空军主要用它当作强击机使用。这种飞机按设计指标,原准备最大速度可以达到 M2.5,海平面速度M1.2。但因设计上的缺陷,最大速度只能达到M2.2,升降和航程也未达标,而且还曾发生过一些严重事故。
  英国、西德和意大利三国从1970年开始研制的“帕纳维亚200”型多用途战斗机,也是采用变后掠翼布局。它的最大速度超过M2.0,在海平面上只有M0.9。这种飞机于1974年8月14日首飞,1978年2月投入使用,后命名“狂风”(Tornado)。
  我国西安飞机公司自行研制的 “飞豹”型飞机于1988年在英国范堡罗国际航展上亮相,引起国外观众的注目。据外国航空专家的推测,我国为“飞豹”生产的WS-6型涡轮风扇发动机,经改进后,其推力将大大超过美国的F-111和俄罗斯的苏-24等型飞机所使用的发动机。因而“飞豹”的飞行性能和武器装载还会进一步地提高。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F-14、F-15、F-16和F/A-18等超音速战斗机,它们也都具有对地攻击能力,而且在局部战争中成为对地攻击的主力战机。麦・道公司在1986年12月首次试飞的F-15E型“双重任务”战斗机,在保持F-15型飞机空战能力的基础上加大了纵深攻击能力,主要用于执行对地攻击任务。这种飞机从1988年12月29日开始交付美国空军使用。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48架F-15E型飞机参战,其中两架各携带8枚GBU-12型精确制导炸弹,在半个小时之内击毁了16辆伊拉克的坦克。目前美国正在对其进行改进,换装更先进的导弹,以期提高压制防空系统的能力。2001年11月13日夜,在阿富汗,有3架F-15E型飞机配合“捕食者”无人机,打击了塔利班基地组织的转移车队。
  瑞典的萨伯-37“雷”、JAS.39“鹰狮”,法国的“幻影”5和以色列的“狮”,它们都是从开始就按照“双重任务”原则设计的超音速战斗机。
  在各国发展超音速强击机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高亚音速喷气式强击机作为补充力量,如美国洛克希德公司于1981年6月18日首次试飞的F-117A型隐身强击机,它的最大平飞速度为1038公里/小时,只有M0.9,但仰仗其独特的隐身性能,完成过比较艰巨而危险的军事任务。1989年12月21日,美国对巴拿马的军事行动中,它首次向马里奥・哈托兵营投放了两枚激光制导炸弹;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它向伊拉克的防空控制中心投下了开战的第一枚炸弹;在这次战争中,它轰炸了40%的战略目标,而其出动的架次只占总轰炸架次的2%。
  此外,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联合研制了“鹰”(Orao,罗马尼亚称它为 1AR 93)型强击机,1974年10月31日首飞,海平面最大平飞速度为1070公里/小时(A型)、1160公里/小时(B型)。意大利和巴西联合研制了AMX轻型强击机,1984年5月15日首飞,最大平飞速度为M0.86。以上机型都很受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欢迎。
  
  “魔鬼的战车”
  
  美国空军总结侵越战争的教训,提出研制一种专门用于近距空中支援的强击机。要求这种飞机要能携带大量武器(18枚225公斤重的炸弹和1350发30毫米口径的机炮炮弹),在战区持续留空时间长达2个小时,可以从前线未铺设的跑道上短距起飞,近距支援作战半径大于400公里,而且便于使用和维护。
  1970年3月,诺斯罗普公司提出了A-9方案,费尔柴尔德公司则提出了A-10方案。经过试飞对比,空军于1973年1月宣布后者获胜。
  A-10型飞机采用大展弦比(6.2)的平直机翼;两台推力各为40.94千牛的涡轮风扇发动机装在后机身两侧,可以防止起降时异物吸入进气道;最大平飞速度为681公里/小时;机头前下方装有1门30毫米口径的7管速射机炮,射速为每分钟2100~4200发,用于攻击坦克和装甲车;机翼和机身下方的11个外挂架,可携挂多种炸弹和导弹;机身下方和座舱周围分别装有厚50毫米和38毫米厚的装甲,可以抵御23毫米口径机炮的射击;为了便于维护,飞机的主要部件如襟翼、升降舵、方向舵和主机轮等都是可以左、右互换的;只有1名驾驶员,但座舱设备比较完善,能协助飞行员在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的航行和瞄准。
  A-10型飞机于1975年10月21日首飞。1991年,在“沙漠风暴”行动中,有144架飞机参战,执行作战任务8100架次,单机出动率56.25架次,任务完成率为95.7%。A-10飞机也参加了2001年在阿富汗的作战,塔利班士兵把它们叫作“魔鬼的战车”。
  实战证明,A-10是攻击坦克群和战场上各种活动目标与重要火力点的有效武器,但美国军方发觉它的飞行速度过小,电子战设备也不足,拟于2002年使其退出现役。
  与A-10飞机设计思想相近的强击机,还有前苏联的苏-25(1976年首飞,1981年投入使用);阿根廷的FMAIA58、IA66(前者于1974年11月8日首飞,后者于1980年末首飞),它们装有涡轮螺旋桨动力装置,飞机别名是“要塞”(Pucara)。
  
  垂直起降强击机
  
  近距空中支援飞机,必须与己方地面部队密切协同,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地面部队也希望强击机能象坦克、装甲车那样在前线附近集结,在统一指挥下行动。这也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武装直升机应运而生的原因。但直升机的速度特性很难和飞机相比。
  1957年,英国根据法国工程师克尔・威布勒设计研制的P.1127型垂直/短短起降(V/STOL)强击机。1960年10月开始进行系留试验,1961年9月首次完成悬停和前飞过渡试飞。
  1962年,英国、西德和美国共同研制了P.1127的发展型“茶隼”,于1965年4月开始试飞。此后,英国独资研制了进一步的发展型,1966年8月首飞,1969年4月交付部队,该机称为“鹞”(Harrier),早先有人译为“猎兔狗”。
  1975年5月开始研制“鹞”式海军舰载型称为“海鹞”,1978年8月20日首飞,1979年6月开始交付英国海军使用。
  1971年,美国海军陆战队购入英国的“鹞”式飞机命名为AV-8A。美国麦・道公司和英国的航宇公司又联合研制了AV-8A的现代化改型AV-8B,原型机于1981年11月5日首飞。此后,美国又将AV-8B发展成夜间强击机,1987年6月首飞,1989年9月交付部队。
  1982年5月1日,英国与阿根廷在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作战中,英国的10架“海鹞”型飞机,从军舰上起飞,出其不意地击落阿军的“幻影”型战斗机和“堪培拉”型轰炸机各1架,而自己无一损失,显示了这种飞机高度的机动灵活性。
  前苏联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垂直起降强击机的技术,采用这种技术的雅克-38(原称雅克-36)型舰载强击机的原型机于1971年试飞,1976年7月在“基辅”号航空母舰上试验垂直起降,1977年底正式在舰上服役。
  1975年前苏联开始研制雅克-141(也称雅克-41)型超音速垂直/短距起降强击机。1989年开始试飞,最大平飞速度可以达到1800公里/小时,至今尚未进入实用阶段。垂直起降强击机的主要弱点是武器装载有限和作战半径短,如“鹞”式飞机采用垂直方式起降时的作战半径只有92公里。此外,在垂直起飞过程中,发动机的热喷流可能烧蚀跑道或甲板。而且由喷流造成的地面效应也会对发动机的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1986年,美国国防部的国防远景研究计划局(DARPA,也译为国防预先研究计划局或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提出了先进短距起飞/垂直降落(ASTOVL)的设计概念。其中心思想是允许全载重的飞机,以短距离滑跑起飞,将节省下来的燃油用于提高航程或增加武器装载。例如“海鹞”飞机,若在起飞中滑跑150米的距离,增速到200公里/小时的空速离陆,就可以增加装载量20%至30%。飞机在作战任务中投放武器和消耗燃油之后,再实现垂直降落也就比较容易了。这样的飞机比纯垂直起降飞机的造价会有所降低。
  相关的研究还证明,在机身尾部装只有一个发动机喷管的垂直起降飞机,在从悬停向平飞过渡时,其隐身性能较好。
  2001年10月26日,美国国防部宣布,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F-35(原X-35)型联合打击战斗机(JSF)获选。F-35的短距起飞/垂直降落(STOVL)型的原理与“鹞”式飞机不同,它没有采用相对于飞机重心对称的4个可转向的发动机喷管来实现垂直起降,而是仿效雅克-141的方案,即在机身尾部装有轴对称可转动喷管,再配合飞机重心前方的升力风扇,来保持起降时的俯仰平衡。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专家们还认为:由于新飞机的高度自动化和可以更多地依靠机外的引导,未来的无人驾驶作战飞机(UCAV)肯定会代替联合打击战斗机去执行某些危险任务。而且它们比有人驾驶飞机可以造得更小,更隐身,也更加便宜。
   (全文完)
  责任编辑:思 空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