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武义县村监委会的今生前世|武义县随近找电焊监时工
 

武义县村监委会的今生前世|武义县随近找电焊监时工

发布时间:2019-02-21 04:34:43 影响了:

  聚焦村务监督委员会   编者按:2004年,浙江省武义县后陈村首开先河,创造性地在全国成立第一个村务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村监委会),而后这一做法在浙江全省推广。地方的成功实践,也为全国的立法提供了借鉴。2010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表决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首次提出“村应当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或者其他形式的监督机构,负责村民民主理财,监督村务公开等制度的落实。”依法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健全农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的必然要求。浙江省村监委的做法,就是在这方面的积极探索。他们的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谈起村监委会,骆瑞生神情复杂。这一制度曾为他带来荣誉,也引来不少非议。他曾是浙江省武义县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现任武义县政协主席,是武义县村监委制度的推动者,他目睹着这一制度从2004年的后陈村自发试点,到后来被省市乃至中央部委重视的全过程。
  骆瑞生并不认为该制度已完全成熟,相反监督权如何持续,监督意识如何深化到村民的文化与观念中,将会是个更深刻的问题。
  
  缘起:一个村庄的救赎
  
  后陈村属武义县白洋街道办事处。全村347户,近900名村民。城市化为该村带来大量征地款。2004年前,村里陆续被征用约1000亩土地,村集体能支配的征地款有上千万元。村干部掌握的资金,超过当时一些街道和县里的干部。
  “村里都是党支部书记说了算。”后陈村现任党支部书记何荣伟说,“当时后陈村一年招待费用要二三十万元。吃饭、发烟,所有开销,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俩人商量就行。”
  当时的街道纪委书记徐向阳记得,村民不满意村里的财务公开制度和村干部的做法,跑到他办公室闹,甚至去金华市和北京告状。
  后陈村有一块沙场,承包出去40亩,沙厂违规挖了50多亩,后陈村原党支部书记和原村委主任不闻不问。村民为沙厂的事情闹起来,乡干部赶过来调解,乡长的车刚到村门口,就被村民掀翻了。警方来控制局面。村民把警车砸了。后来,后陈村的两任村党支部书记被处理。
  2003年下半年,当时在白洋街道工业办公室任职的胡文法临危受命,赴后陈村任村党支部书记。
  “开始不愿意去,村里形势已大乱。谁去做党支部书记都恼火。因为我是后陈人,组织上还是让我去。”胡文法说。
  他刚去后陈村,开村民代表大会,就像参加批斗会,四下都是村民的批判声。他想建立一个中立组织,作为村干部与村民交流的中介,重新恢复双方的对话。于是,后陈村出现了财务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共5人,村民选3名代表,村党支部和村财务各出1人。财务支出不仅要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签字,还要财务管理小组审核后,才能入账。同时,财务管理小组把账单张贴在村办公楼围墙外,任何人都能看到。此后,后陈村上访量大减。
  时任武义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的骆瑞生正在基层调研,听说了后陈村的财务管理小组,随后带队驻村1个月,进行调查,最后决定形成制度将其固定下来。
  
  抵触:签字权
  
  在骆瑞生的引导下,后陈村的村务监督形成了一套制度,从此村监委会应运而生。
  村监委会3名成员,必须是村民代表。程序是先由党员、村民代表大会选出4名候选人,再由村民代表大会投票选举出3名正式成员,票数最高者为村监委主任。村监委最重要的权力,就是财务上的签字权。一些村民回忆说:“村干部们曾为村监委会的签字权吵了几天,一些人吵得喉咙都哑了。”最后,在县委的介入下才确定下来。骆瑞生认为,村监委如果没有签字权,监督就会落空。他说:“村监委会实际上是对全体村民负责。”
  2004年6月18日,后陈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村务管理制度》《村务监督制度》,村监委会制度正式成型。村监委会每月要审核村里的财务账单,签字后方能报账。“这也是村干部们最抵制的一点。”当时的村党支部书记胡文法介绍,“村财务支出分为两块,第一块是报销。报销发票需要有4个人签字,当事人、村监委主任、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这样才能拿到钱。第二块是入账。每逢月底,需要村监委会3名成员将所有发票审核并签字后方能入账。”
  自从村监委成立后,村里的招待费锐减,从每年二三十万元减到只有几千元。
  除了党务会议,后陈村的村监委列席所有村务会议,还能对违反规定的决定提出废止建议。2004年12月3日,武义县第一批76个村开始试点,设立村监委。
  当时怕村干部不适应,特意规定了一个签字额度――凡是超过1万元的发票便需村监委会审核后才能报销。时任县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办公室主任的钟国江说:“当时制度范本发到各村,有的村干部就将签字额度1万元改为5万元,有些地方甚至把村监委列席村务会议的条款都去掉了。”而如今,武义县取消了签字额度,任何费用都需村监委签字才能报销。
  
  妥协:不参与党务
  
  骆瑞生在设计这项民主监督时,也碰到现实的困惑:村监委会必须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那么,村监委会又如何监督党支部呢?他想出的“妥协”办法是村监委会不参与党务,而当村党支部书记在参与村务时,村监委就能监督。
  而另一个问题让骆瑞生更棘手:如果村监委会与村两委发生分歧怎么办?
  据了解,武义县曾经有个村,村党支部组织党员,以考察名义去北京旅游。该村监委主任得知后,不给其签字报账。
  按规定,只有村两委具有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村两委不召开村代会,村监委也无法将问题公之于众。
  因此,骆瑞生在制度设计时,规定了一条救济制度:如果村委会不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监委会可以向上一级求援,比如向乡镇党委,或再向县级政府“求救”。
  钟国江说,有的村确实出现过村监委会与村两委意见分歧,后来该村监委会就寻求街道办事处“求救”,街道办事处不予理会,村监委会寻求县纪委,县纪委助其召开村委会,解决了问题。
  采访中,有村监委成员对监督权的独立性产生疑问:村监委会遇事寻求上级领导,那不成了上访?而且,上级领导偏袒村干部怎么办?
  事实上,制度设计中,村监委会还有一个弹劾权――它可以根据村民和村民代表的意见,提出对不称职的村委会干部的罢免建议。但这一权力从未使用过。弹劾也需提请村党支部同意,然后由村党支部报上级党委、政府,方能启动。“不可能用到这个权力,谁会真的去用?”一名村监委成员对记者说。
  
  责难:村监委越权
  
  后陈村成立村监委会,并未赢得一致的称赞。
  有的村干部认为,村监委会在乱监督,“数额一两百元的发票,确实没有注明用途,事项没有说清楚,村监委会也大做文章。”有的村干部认为,村监委会越权,越过村两委班子决定村务。村监委会被认为越权的事,和张舍南有关。
  张舍南是后陈村村监委会的第一任主任。
  2004年,后陈村要建厂房,时任村委主任陈忠武的亲戚承包铲沙,费用以小时结算,120元/时。一个多月后,当时的村党支部书记胡文法发现铲车越开越慢,沙越铲越少,钱却照付。张舍南便带人调查,并当下将铲车喊停。
  此举遭到许多村干部非议。他们认为,村监委会只有权力调查,而没权力喊停。因为按程序,村监委只能通报村两委,让村两委来处理。
  张舍南也为这事感到不平,他认为村监委会的存在给村集体节省了很多支出。后陈村村监委会成立之后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在工程招投标方面省下了30万元。于是,张舍南提出对铲车公开招标。但在招标时,时任村委主任陈忠武的亲戚大闹会场,把参与招标的其他铲车司机赶了出去。最后,仍由他承包铲沙,但每铲1立方米沙的价格降到3.48元,每天节约成本约160元。
  采访中,武义县一名官员称:“其实很多意见针对的并不是个人,而是监督带来的不适。在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化的过程中,改革的阻力大多来源于当权者。”
  
  阻力:村党支部书记意见大
  
  后陈村推出村监委会制度,引起媒体关注。《南方周末》、央视“新闻调查”和新华社记者纷纷驻村调研。
  2005年3月,后陈村村监委会开始换届,而张舍南则意外落选。“有些人开始挨家挨户做工作,不让选我。”张舍南说。他认为,和村干部有过节,落选很正常。张舍南落选当晚,还有人在村委会办公楼和街上大放鞭炮,以示庆祝。
  有个村干部说:“张舍南面对记者的采访太自信,他对记者说,‘当村监委会主任半年在村里才领2000多元补贴,这些钱他做生意几天就赚回来了’。我当村干部一年也就3000多元工资,你又不是干部,不过行使个监督权,竟对此还不满足?”
  还有村民说,媒体报道太突出张舍南了,把功劳全部记在他身上,好像村两委是在他的领导下工作一样。一些干部平时就对他指手画脚不满,意见很大。
  落选的不只是张舍南。
  胡文法从2004―2009年,一直在后陈村任党支部书记,但他在2007年竞选县党代表时也落选了。他认为和试行村监委会制度有关。“其实县里很多村的党支部书记都反对这一项措施。那年竞选时,有些党支部书记对别人说不要选我。”
  时任县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办公室主任的钟国江说:“实际上,针对村监委会的阻力一直存在。当初决定在全县推广的时候,就遇到了来自省里各部门的压力。”
  据介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派联合调查组赴武义县调研,但调研报告交上去后,多数人持反对意见。后来习近平坚持批示要“关注和推动这个制度”。2005年6月17日,习近平亲自到后陈村召开座谈会,表示支持,这项制度才得以推广。
  钟国江说:“武义县推广村监委会制度时,有个村党支部书记当面质问我,‘村监委会主任和党支部书记到底谁的权力大?既然选了我,又不相信我,什么意思?’”
  也有人暗中反对骆瑞生,说他“搞政绩工程”。
  
  变化:主推者到了县政协
  
  后陈村的村监委会制度实行已7年,村民上访的事情几乎消失。村民陈忠勤说:“大家已经习惯了村务监督制度。”
  2010年,后陈村党支部决定在7月1日组织党员出去旅游。这事在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时遭到反对,最终未被通过。后来,村里给每个党员发了400元购物券,40多个党员需要近1.7万元。等发了钱之后,一些村民代表才知道,他们便去质问村监委会。一名村监委会成员告诉记者:“事先他不知道这个事情,直到审核发票时才看到村监委会主任已经签了字。”
  村监委会制度刚推出时,县里由纪委、农业、司法、民政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小组,县委书记任组长。纪委书记骆瑞生主管此事。2006年底换届选举后,48岁的骆瑞生调任武义县政协主席。
  武义县一干部说:“各村的村监委会主要工作又由民政部门来主管。由于民政部门自身的局限性,很难推动这项工作。问题解决不了,还会来找县纪委。”
  
  出路:把监督制度化为文化和理念
  
  2010年7月28日,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发了一份通知――《浙江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程(试行)》。该通知称,“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一般由村党组织成员或党员担任。”
  对于这条规定,引发两种不同的意见。
  后陈村党支部书记何荣伟认为:“应该由党员任村监委会主任,因为党员素质更高。以前是村民代表就能担任村监委会主任,但有些村民代表不高兴就不来开会。有人塞几条烟给村民代表,他就听那人的话。村里的事情更多要依赖党员。”
  钟国江说:“确实也有村监委会成员素质低下的。一次,一名村监委会主任因为村里正常招待客人时没把他叫上,报账时便以不知道为由拒绝签字。”
  据钟国江介绍,2007年9月,时任浙江省纪委书记王华元(王因犯受贿罪于2010年被判处死缓;本刊2011年第7月号《王华元一句话让我满头冒汗》文中有其对村民自治的看法――编者注)来武义县考察。王当时表示村监委会主任要党组织成员兼任,比如村党支部书记兼任。
  骆瑞生对现行制度有些担心:“当初在进行制度设计时,特意规定一条,村监委会成员不能由村两委班子成员或其直系亲属当选。因为这样就不会变成自己来监督自己。但如今省里的文件规定,村监委会主任一般由村党组成员担任,村监委会主任必定受村党支部书记来领导。该规定出来后,各方面都有质疑,那村监委会主任是否还能独立地监督村党支部书记?”
  武义县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办公室主任项汉武说:“县里也讨论过两次,并不提倡党员或党支部成员来做村监委会主任。省里文件中那个条款并不是强制原则。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肯定回避村监委会主任一职,县里只建议村监委会成员选一名党员来当。”
  对骆瑞生而言,他仍心存一个梦想,就是希望能将村务监督制度坚持下去,用一定时间,把外在监督制度内化为武义老百姓的文化和理念。那么,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这一制度的延续。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