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可用性研究]免费大学课程视频网站
 

[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可用性研究]免费大学课程视频网站

发布时间:2019-03-21 04:21:55 影响了:

  [摘要]评估和共享导向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思路难以满足高校课程改革与信息化教学的需求。作为一种知识和信息量密集型的教育技术产品,现有国家精品课程及其网络资源在教学有效性和可用性方面还存在缺失。通过对目前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应用现状调查,基于软件可用性原理,提出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的教学可用性框架、建设与应用策略,以提升各级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有效性,并为新一轮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和评估提供一种参照思路。
  [关键词]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可用性
  [中图分类号]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672-0008(2010)04-0069-04
  
  一、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应用现状分析
  
  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应用有效性可以从有效获取、有效设计、有效应用和有效影响四个维度进行理解,依托四个维度的有效建设与应用,支持教师有效的教和学生有效的学。为深入分析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有效性现状,本研究对国内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应用及其有效性进行了抽样调查。参照国家精品课程评估与教学有效性文献及研究结果,经试测修订后最终形成《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有效性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主观题共计30道题目。调查对象均为曾经使用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学习者,由于各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指标和要求均参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指标,因此在教学应用的取向上应无差异。在界定调查对象的时候并没有区分不同级别的精品课程。调查方式采用大范围的网络调查、结合现场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发放共500份,最后回收500份,有效问卷483份,有效率为96.60%,数据通过SPSS14.0进行统计。结果发现:
  
  1 学习者利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时间分布上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有效获取
  调查发现,学习者每次登陆精品课程网站学习的时间量不足,76.92%的学习者每次登陆精品课程网站学习的时间“不到1小时”,而“1-2小时”者也才占总样本的23.08%。以现有大学的课时结构,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显然与课堂学习时间相比,在量上不足以“整合”。说明目前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在学习体系结构中居于份量较轻的位置。
  
  2 现有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还存在着影响学习者主动使用的多种障碍
  学习者使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这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在调查中发现影响学习者获取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主要障碍表现为多方面的因素,前四个主要障碍因素分别为:“链接所指和显示内容不相符”(63.14%)、“访问内容显示速度太慢,响应和等待时间过长”(61.37%)、“网络连接速度不够”(55.25%)、“部分内容无法浏览”(50.37%)、“不能与教师面对面沟通”(50.19%)。这些因素揭示了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中的一些教学和技术问题,直接影响到网络资源的有效应用。研究中也注意到,学习者使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如表1所示。
  
  
  
  
  3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支持的有效学习是基于资源的学习。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同样应该属于“精品”
  研究发现,在资源设计以及网络资源对学习的整体支持方面,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也不尽如人意。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中,能够满足学习需求的教学资源和内容的开发质量仅仅属于“中等水平”,仅有30.77%的调查者对网络教学资源的供给表示满意。
  
  4 在支持教师有效的教方面也存在应用障碍
  调查发现,其中障碍典型表现在“教学视频、在线学习、内容更新、学习反馈以及栏目建设”等方面,这些方面可以说比较准确反映了当前精品课程建设面,向评估韵导向问题。比如现有精品课程评估体系只要求教学视频的个案,而不是全程教学实况录像,这点完全是为评估服务,无助于教学的有效性支持。而在线学习的缺失也反映了这种重评估而不重应用的导向,如表2所示。其他三个方面则与技术支持、教师素养以及课程建设相关。
  
  5 有效教学的结果应该是支持学习者高阶目标的达成。而现有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在支持学习者高阶目标方面显然差距较大
  学习者对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应用还处于较低水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是“资源下载”(69.23%)、“信息共享”(23.08%)等“浅表学习”服务,而交互性的、自主性的、视觉化的深度学习模块则没有得到有效设计应用。为了进一步印证上述数据,调查中分析了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使用对于学习者能力提升的影响。如图1所示,结果发现,在各项能力中表现非常突出的是“网络资源的利用”(68.82%)能力,这其实是现代学习者的一项基本技能,不应该属于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而高阶思维目标如协作能力(17.95%)、创造性思维(3.85%)等均处于较低水平。这反映出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在支持学习者达成高阶学习目标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突破,未能实现真正的深度整合与深度学习。
  
  二、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可用性的缺失
  
  上述调查研究进一步探究了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在支持学习方面的具体“无用”表现,结果发现,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教学有用性障碍典型表现有:导航不清、信息架构不良、页面布局不统一、媒体表现形式单一、单调、色彩搭配失调、学习路径和位置不清、内容表述书本化、学术化、缩略图或视频等看不清细节、音频不清、文字过于冗长、学习活动设置单一、重传递但轻体验、学习支持不到位、访问速度过慢、不能自动播放。此次来自学习者用户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评估导向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进程中,作为知识和信息量密集型的教育技术产品,其教学可用性严重不足,自然无法实现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有效性。
  实际上,高校精品课程及其网络资源的教学有效性和可用性缺失早已成为众矢之的。众多研究者的分析表明了这一观点。黎玉娥(2008)指出,网络资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然而当前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在利用状况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指出应该从理念更新、功能完善、教学评价、规范管理等方面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利用。陈以海(2008)通过对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享现状的分析研究指出,信息共享仅仅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步骤,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让它发挥真正的价值,是目前大家非常关注的课题。昝宏雷等(2007)从生物学科群的角度,通过调研指出,目前生物学精品课程网上资源的教学适用性存在不足,并不能满足师生需求。项国雄等(2008)发表了对于高校开放式课程支撑体系的模块建设与运行质量分析研究报告,通过量化的方式得出结论:目前的网络精品课程建设和应用均处于肤浅阶段,并不能支持教学和满足学生的有效学习。可见,在评估的导向下,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并没有发挥其应用的教学有用 性。上述调查中,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内对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有用性进行了系统探究,从教学设计和技术设计两个层面进行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应用进行调查。发现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设计以及网络资源对学习的整体支持方面,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也不尽如人意。能够满足学习需求的教学资源和内容的开发质量仅仅属于“中等水平”,仅有30.77%的调查者对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供给表示满意。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可用性指的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高校连续扩招造成教学资源紧张,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需要变得日益迫切。而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应该能够满足这些要求而达成其有效性,采用混合网络资源的教学和学习策略将课堂学习与网络精品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通过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结构、学习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混合,使信息技术成为课程学习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并起到核心作用,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本科课程的深层次整合,真正既促进“教”,又支持“不教”。比如创造多媒体和网络的教学环境,形成基于网络资源库的课程与教材新模式;开发精品课程的混合学习平台,还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共建学习资源库;依托专题学习网站,积累这些资源,并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通过这种无缝整合,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提倡基于网络资源的多种学习形式,包括小组合作式的研究性、创造性学习,使学生得到全新的学习体验,提高自我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因此,教学可用性应该成为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与应用的重要取向和指标。
  
  三、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可用性框架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提出亟需从软件工程的开发与评估视角来探索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有效性问题。作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精品课程网站或者网络资源,从本质上看就应该定位为教学软件产品。而在软件工程领域,常常以可用性作为软件测评的重要指标。可用性(Usabil-itv)是交互式IT产品、系统的重要质量指标,指的是产品对用户来说有效、易学、高效、好记、少错和令人满意的程度,即用户能否用产品完成他的任务、效率如何、主观感受怎样,实际上是从用户角度所看到的产品质量,是软件产品竞争力的核心。关于可用性,美国学者尼尔森(Jakob Nielsen)给出了比较完整的概念,他认为,可用性并不是用户界面的一个单维属性,可用性具有多种成份,可以分为如下相联系的五个可用性维度属性。(1)可学习性(1earnability):系统应该容易学习,从而用户可以在短时间内开始使用系统来做某些事情,这是最基本的可用性属性。(2)效能(Eificiency):系统的使用应当高效,当用户学会使用系统之后,可能具有高的生产力水平。(3)可记忆性(memorability):系统应当容易记忆,那些非频繁使用系统的用户,在中间有一段时间没有使用之后也能够使用系统,而不用一切再从头学起。(4)出错(elTor$):系统应当具有低的出错率,从而用户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能少出错,在出错之后也能够迅速恢复,而且必须能够防止灾难性错误的发生。(5)满意度(satisfaction):系统使用起来令人愉悦,从而让用户在使用的时候主观上感到满意,喜欢使用系统。
  作为一种信息化教育技术产品,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应该更加注重教学可用性的设计与开发。基于软件工程可用性属性,根据信息化教学的基本导向,本研究以怀特尼(Whitney)提出的软件交互设计五原则为核心,提出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可用性的5Es指标,分别为教学效果(Effec・tlve)、教学效率(Efficient)、教学参与(Engaging)、教学容错(Error Tolerant)、教学易用(Easy to Learn),并将软件工程可用性属性与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的教学可用性5E维度进行映射,如表3所示。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和应用中引入教学可用性的根本目的是在于提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应用有效性。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开发中落实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可用性原则,能够确保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设计和应用中,使学习者把知觉和思维集中在自己的学习任务上,可以遵循自己的操作进程进行学习操作,不必分心去寻找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人机界面的菜单或了解网站结构,不必分心考虑如何把自己的学习任务转换成计算机的输入法则和输入进程;学习者不必记忆面向计算机硬件软件的知识;学习者不必为动手操作分心,操作动作简单重复;在非正常环境和情景时,学习者仍然能够正常进行操作;学习者了解和操作出错较少:学习者学习操作的时光较短,这大大提高了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使用效果和效率。
  
  四 提升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可用性与策略
  
  1 强化教学可用性并作为设计的基本框架
  教学可用性本质上强调的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这也是软件工程和交互设计领域“用户中心”设计原则的具体应用和体现,同时与学习领域的“学习者中心”的现代学习革新取向一致。精品课程建设现状诉求表明,注重教学可用性可能成为落实教学有效性和有用性的具体指向。因此,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中,应该及早以用户为中心,课程组合设计人员应当在设计过程的早期就致力于了解用户的需要。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综合设计,设计的所有方面应当齐头并进的发展,而不是顺次发展。使产品的内部设计与用户界面的需要始终保持一致,同时及早并持续性地进行测试。当前对软件测试的唯一可行的方法是根据经验总结出的方法,即若实际用户认为设计是可行的,它就是可行的。通过在开发的全过程引入可用性测试,可以使用户有机会在产品推出之前就设计提供反馈意见。在建设过程中实施迭代式设计,大问题往往会掩盖小问题的存在。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应当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反复对设计进行修改。这也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阶段。
  
  2 增加国家精品课程评估体系在教学可用性维度的引导性
  目前国家精品课程评估体系是一个静态的课程系统的评估指标,功能主要局限在评估和建设,这种理念指导下。当前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评估存在的问题包括:(1)评价指标:对可用性关注不足和不深。不够系统全面;(2)评价主体:专家评审法,缺少用户;(3)评价方法:质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为主,缺少过程性和量性评价;(4)以评促建,由于评价导向的偏快,所以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质量堪忧。随着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评估体系应该增强在动态的教学可用性维度上的引导,使各级精品课程真正成为教学的“跑道”(Coures)。精品课程 网络资源本身是一种信息量密集型的技术制成的教育产品,需要遵循软件产品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尤其是要尊重学习者作为用户的建设理念,让学习者回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中去,提高学习者对网络课程的满意度。因此,需要在各级精品课程评估中增加教学可用性方面的评估指标。
  
  3 强化精品课程建设中网络化教学应用的导向
  在精品课程项目中,各个高校中不同程度都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比如申报成功之后,普遍投入不足,重视不够,更新不及时,应用严重缺失。网站资源部分教学内容过时、老化。教学理念未能与时俱进,精品不精现象比较突出。强化精品课程建设的网络化应用,把整合精品课程建设的网络资源看作教学的新空间和学习的新平台,将有利促进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建设与应用。概览国外的网络资源评价标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