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不应该从“差别”中寻找个人名利】 wish个人和企业差别
 

【不应该从“差别”中寻找个人名利】 wish个人和企业差别

发布时间:2019-04-10 04:54:30 影响了:

  读了“中国青年”上一期发表的杨一明同志给他哥哥的信和六位农村人民公社党委书记或主任针对杨一明同志的一些错误思想所写的六篇文章,我便也想给杨一明同志提一点参考意见。  杨一明同志是个高小毕业生。他在信中透露的理想是“升学、升学、再升学”,将来当“伟大的工程师、科学家、文学家、天文学家、原子学家”、“万能的科学家、杰出的宇宙飞行家”。后来因为未得升学而参加了农业生产,党得“理想、志愿也就付诸流水,象五光十色的肥皂泡一样破灭了、消失了”。“眼看着许多同学,有的升了学,有的到城市、工厂、矿山、机关去工作了”,就以为“他们真太幸福、太有前途了”,而自己则是“论知识还未入门,输劳动既不能犁耙、又不能担背,真是文也文不得,武也武不得”,于是既没有“信心和决心”、“勇气和毅力”来“自学”,又“没有心肠去搞劳动生产”了。他对参加农业生产的估价是“整天在农村,白天顶着太阳,晚上陪着月亮,手拿锄头、镰刀,成天和地球打交道,天天照常,真是太倒霉、太没出息了”。
  六位公社党委书记或主任的文章,都是苦口婆心地用生动的事例说明和地球打交道是大有出息的事,说明农业正在走向现代化,很需要知识青年,而且只要脚踏实地搞好业务就可以为人民作出贡献,劝他自觉地建立革命人生观。
  六位同志的文章,我读了很受感动,觉着他们和他们文章中所举出的脚踏实地搞农业生产的青年们都正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人物。我预料杨一明同志以及有同样思想的知识青年们读了也会很受感动,并且会因而改变过去对农村的错误看法。但为了使道理更显豁一点,我不妨也发表一点意见来作为对他们六位同志文章的绩貂。
  张仁才同志的文章末尾指出杨一明同志的思想“归根到底还是……资产阶级思想作怪,看不起体力劳动,看不起劳动人民”。这是一针见血的说法。目前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城市与乡村、工人和农民在物质生活方面的差别还没有消灭。共产主义者早已把逐步消灭这些差别作为自己的任务,而杨一明同志却想从这些差别中为个人寻找名利,并把它当作了理想和志愿。
  杨一明同志列举的“家”和“师”都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但他意识中的这些人都是有学位的脱离体力劳动的(虽然事实上不一定)。象周金维同志文章中所举的郑兴珍,徐建春同志所举的徐建民,赵振江同志所举的孙立英等从劳动生产中生长出来的专家,成了专家之后仍无学位、仍不脱离体力劳动的人,虽然普遍存在于绝大多数人民公社中,但在杨一明同志看来是不能算数的。这除了说明他看不起体力劳动而想当个脑力劳动者来利用“差别”找一点个人名利外,还能说明什么呢?我不是说那些“家”和“师”不可当一一那也是社会需要——而是说不耍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家”“师”高。这些“家”和“师”都正在热烈响应党的号召,下乡下厂参加劳动,改造思想,锻炼自己,逐渐完成着知识分子劳动化;而广大劳动人民,也正在积极参加到业余学校或训练班学习文化,逐渐完成着劳动人民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工农劳动群众知识化,这正是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之正路。一个“文也文不得、武也武不得”的小学毕业的青年,正应该一方面参加劳动,一方面参加业余学习,和大家共走一条路,怎么可以因为升不了学,当不到自己所想当的“家”和 “师”,就连参加劳动的心肠和自学的勇气也没有了呢?
  杨一明同志最高的理想是“家”和“师”,次高的理想则是到城市去,到工矿上去,就是想从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中来找一点个人便宜。他除了对升了学的同学羡慕之外,还羡慕到城市、工厂、矿山、机关工作中去的同学,以为他们太“幸福”、太有“前途”了。一听说到“城市”,不问到城市去做什么,先觉着是“幸福”是有“前途”,这“幸福”和“前途”指的是什么呢?不正是想从“差别”中找点个人便宜吗?
  我们说,不论在城市、在工矿工作也好,在农村工作也好,既然都是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也同样都是有很大的前途的,能为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样也都是最大的幸福。问题就在于要正确地看待这些工作。杨一明同志说在农村是“白天顶着太阳,晚上陪着月亮,手拿锄头镰刀,成天和地球打交道”是“太倒霉、太没出息”的事,那么按照他这样的思想,到了工厂,白天对着黑烟,晚上对着红火,手拿扳子钳子,成天和钢铁打交道;到了矿井里,白天不见太阳,晚上不见月亮,手拿钻头铁镐,成天和石头打交道;到了机关里,白天对着窗户,晚上对着电灯,手拿铅笔钢笔,成天和纸片打交道,比起参加农业生产来,更大的幸运、更大的出息究竟都在哪里?除了说明是想从“差别”中找一点个人便宜外,又能怎么解释呢?
  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要经常和自己的工作对象打交道,每天作同一性质的工作,看起来好象重复,甚至难免有点机械,其实,事业就在行动中向前发展。有革命责任感的人,在业务中发挥着自己的创造性,所感到的是活动的愉快和成功的慰籍;有剥削阶级思想的人,以为享受是自己的事,而劳动应该是别人的事,勉强器他参加一利职业,他就感到机械,毫无乐趣。杨一明同志所以把农业描绘得那样没出息,正是这种思想作怪。只要这利思想还存在,即使更换一千种业务,也不过是造成一千种机械感罢了。
  工程师、文学家、天文学家、原子学家、宇宙航行家等等,固然可以当,只是抱着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思想去寻求这些,即使可以升学、升学、再升学,将来也是当不成的。因为在升学、升学、再升学的年代中,这些“家”“师”的岗位也早就变得没有个人便宜可图了。杨一明同志如不放弃这种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到了那时候,即使能当上这些“家”或“师”,其所谓“理想和志愿”,仍然不免要觉着是“付诸流水,象五光十色的肥皂泡一样”“破灭”、“消失”。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杨一明同志如果不彻底放弃从三种差别中寻找个人名利的怪梦,六位同志文章中所阐明的农村远景和农村知识青年之正路,他是听不进脑子里去的。不破不立。希望杨一明同志赶快把那些五光十色象肥皂泡一样的个人打算主动地付诸流水,仔仔细细地读一读六位同志所写的满腔热情的文章,踏踏实实在参加农业生产中,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又红又专而为人民所需要的真正专家。
  一九六○年八月七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