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探索客观规律,主动打生产仗 客观规律什么意思
 

探索客观规律,主动打生产仗 客观规律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04-11 04:33:38 影响了:

  我是一个普通的建筑工人,从一九五八年起开始学习毛主席著作,以后又同突击队全体同志共同学习。由于按照领导的指示学了就用,对改造思想、改进工作,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开始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时候,我主要是读一些和自己的工作容易直接“挂钩”的文章或章节,经过反复琢磨,懂了一点,就用到生产中去。一九五九年我们突击队在人民大会堂工地上,根据毛主席讲的指挥作战时怎样侦察、怎样下决心、怎样根据情况变化来改变作战计划等思想组织生产,打了几个比较漂亮的仗,完成了一些技术复杂、质量要求严格的重要任务。不过,当时我学得不多,体会还比较零散,没有能力把许多观点串在一起。以后在领导的帮助下,认真学习了《实践论》、《矛盾论》,总结了自己活学活用的一些体会,这才逐渐明白:客观事物虽然千变万化,却不是杂乱无章的,它有着一定的内在的规律性。如果能够从毛主席著作中,学习到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掌握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那就可以自觉地、主动地改造世界。明白了这个道理,我再学习毛主席著作,不但注意领会毛主席解决了什么问题,更仔细琢磨毛主席是怎么分析、怎么解决的。在工作中也注意多动脑筋,分析情况,总结经验,学着掌握工作的规律性。
  我们突击队在每次施工过程中,开工和完工总有很多问题:“开工乱哄哄,完工慢腾腾,中间好干,两头难办。”大家都爱打中间,不爱打两头。对于这种现象,有人认为是一种“常规”,“开工非乱不治,完工非慢不可”。也有人认为只要鼓足干劲,雷厉风行,问题就解决了。这都是没有经过认真思索和分析的片面看法,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因此,具体地了解事物矛盾的这一个法则,对于我们是非常重要的。过去开工乱,完工慢,正是因为我们对这两个施工阶段的矛盾的特点没有“吃透”,因而束手无策,处于被动状态。于是,我们就在实践中加强了观察和分析。开工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人力集中,料具堆积,情况复杂,时间紧迫。”针对这个特点,开工要抓个“稳”字。稳也就是要在开工前做到周密检查,广泛讨论,统一思想,鼓足干劲,瞻前顾后,明确重点,细致部署,稳下决心。按照这个做法,相应地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我们就基本上扭转了开工乱的局面。完工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收尾阶段“工作量小、项目多”,过去留下来什么问题,这时候需要“兜底”解决。而人们主观上又容易产生松劲情绪。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在工作中就要抓个“紧”字,也就是要注意查清项目,抓紧质量,核实材料,活算细账,大兵收尾,打歼灭战,使完工慢的问题也得到基本解决。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我们逐渐摸索出一套细备速装工作法。主要的内容是周密侦察,掌握规律,扩大预制,利用机具,根据形势,运用兵力,细备速装,自觉组织,比较系统地解决了施工中的组织问题。
  我们突击队学习毛主席著作逐步深入的过程,也是不断提高思想认识的过程,和在生产上不断扩大战果的过程。一九六三年,我们超额百分之四十一完成了国家任务,质量平均达到九十二点五分,全部合乎优级品的要求,并且做到了安全生产。我们在技术革命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创造了木工简易计算法,改变了千百年来木工放大样的常规,帮助钢筋工总结出钢筋简易计算法,并且创造了一套适合于现场操作的木工机具。去年一年我们接受的一百五十三项任务中,共有大小革新一百五十八项。
  由于建筑业装配化程度几年来不断提高,抹灰工作成了我公司的薄弱环节,公司领导希望我们突击队从木工改为抹灰工。当时队里有些人对改行是有顾虑的。虽然我们是青年突击队,可是工龄最短的也干了十二年,个别老师傅已经干了二十八年,大家对木头有了感情,舍不得丢下斧子、锯。同时,大部分人都是
  五级、六级工,也怕“半路出家难得道”,干木工使把劲可以一个顶俩,干抹灰工俩也顶不了一个。还有极少数同志怕脏、怕累、怕影响升级、影响收入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重新学习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两篇文章,边学习,边议论,会后个别谈心。大家逐步认识到,对木工有感情是应该的,不过,最应该有感情的,还是党的需要。干木工是为革命,干抹灰工也是为革命。现在党需要我们当抹灰工,我们就应该鼓足干劲,学习技术,出色地完成新的任务。队员王振环还写了几句顺口溜:“立下愚公移山志,决心当好抹灰工,只要是党需要咱,克服困难打冲锋。”我们就怀着这样的心情,在今年三月,愉快地放下木工工具,拿起抹子,走上了新的战斗岗位。
  一开始上阵,大家都恨不得一下就把技术学到手。个个精神抖擞,连干带学,不怕脏,不怕累,闹得混身上下都是灰。可是,干了一阵,总结收获的时候,大家觉得技术进步并不快,干出来的活不多,也不好。这时,我们就讨论到底该怎么干法。有人说:“咱们的学习方法得改,不能净卖傻力气干瞎活。”有人说:“咱们太急了,苦练三年半,闹个三级工,这是老规矩!”“要想学技术,就得像我们当初学木工那样,师傅咋干咱咋干,照猫画虎,久练自熟,功到自然成,少出花招。”我们经过反复研究,觉得这些说法都不完全正确。学习技术当然要靠老师傅帮助,得下苦功夫,可是,还得勤想勤问,弄清道理。毛主席教导我们,凡事应该用脑筋好好想一想,“必须提倡思索,学会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分析的习惯。”如果光是简单模仿师傅的动作,就得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学到一些技术,而且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们就提倡边干边想,多分析,勤总结,弄清道理,掌握要颁。
  比如说,我们开始抹灰的时候,认为抹灰工的基本技术就是抹,要不怎么叫“抹灰匠”?我们也就集中力量学抹。其实,问题并不这么简单,这个“抹”字也是可以分析的。经过实践、总结之后,我们把抹灰的矛盾运动过程概括为几个阶段,就是打(把灰打到抹子上)、抹(抹到墙上)、乱(利用大杠刮平)、轧(用轧子轧光)。把抹灰操作分解为这四个字,我们就理出了一个头绪,开始有计划地练功,一个一个地分析它的要领。比如“打”灰,我们以前没拿它当成一项单独的技术,有时候还想不经过“打”就硬把灰往墙上堆。后来,才发现“打”这一步是跳不过去的。而要打得巧,就得“左手拿得稳,右手打得准”,“角上打个点,片上打条线”。又如抹灰,起初我们以为就是抹来抹去,其实也很有讲究。应该是“中间走直线,两头抹子转,一抹、二搓、三压茬”,多了费时间,少了干不好。我们概括出打、抹、刮、轧四个字之后,又进一步想,通过这四项操作达到什么要求呢?老师傅说“只要干出来合规矩就是好活几”。我们经过分析,认为所谓合规矩,就是要做到平、直、光、方、正、准,这就使我们练基本功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同时,我们还发现在这些方面,和木工也有共同性,“隔行不隔理”,过去很多经验还是可以借鉴的。以后,我们又考虑到,平、直、光、方、正、准,主要是外观上的要求。要保证质量,还要注意掌握灰浆配比的火候,提高灰浆的粘结力。经过一步一步的分析总结,我们对于抹灰的目的、要求、技术内容、操作要领,初步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开始摸到一些规律性。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