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让历史走近学生,让学生深入历史】历史朝代顺序表顺口溜
 

【让历史走近学生,让学生深入历史】历史朝代顺序表顺口溜

发布时间:2019-06-12 04:25:40 影响了:

  在新课程不断展开的今天,在高考“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要求下,使新材料能够有效利用,课堂更具有效性、艺术性、感染力和持久的影响力,从而让历史走近学生、让学生深入历史,提高他们的历史成绩、历史素养和基本的公民素质,这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本人尝试着开了《百家争鸣》这节公开课。这是我们课题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之一,在全县范围内开设,受到了一致好评。下面就来具体谈一下在课堂教学中笔者是如何引导学生走近历史并深入历史的。
  一、通过对鲜活资料方式多样的呈现来使学生走近历史
  1.导入
  笔者是这样设计导入的:我们先来看一句沛县的俗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可是大多数特别是农村的老年人,到了七八十岁时常说的一句话。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说法呢?因为孔子活了七十三岁,孟子活了八十四岁。
  笔者通过对学生身边这一则没听说过或者听说过却不理解、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神秘性的民俗材料,强调了孔孟及其代表的儒家思想对现实社会和生活的深远影响,从而引入新课。
  2.引入具体的教学内容
  展示两句沛县俗语:“孔圣人没有走到的地方”;“沛县地就是规矩多”。这两句沛县俗语一句是批评一些不合与“礼”的事时常说的话,一句是强调沛县特别重视“礼”的常用语。通过这两句沛县俗语可以引入本课的重要内容,孔子的思想,特别是仁和礼的思想。
  3.丰富课堂语言
  谈到“仁”的影响时我是这样表述的:“仁”直到近现代影响仍然很大。俺小时候看电影电视里的国民党军官常说“不成功便成仁”,就纳闷,他们本来不就是“人”吗?现在社会上甚至我们的有些同学出于各种原因而结拜的仁兄弟,我小时候也不明白为什么叫“人”兄弟。还有一次我修车,因为时间比较充裕,就让了几位时间比较紧的顾客,修车师傅感激的直说“兄弟,你真仁义!(用沛县语调)”
  对孟子进行小结时我是这样讲的:但是孟子的政治观点是比较保守的,因此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后期的王朝统治者越是喜欢他。孟子的有些观点还是不合时宜甚至是倒退的,难怪当时的诸侯尊敬他却都不用他。司马迁说他“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用咱沛县话说就是“这老头也忒迂啦!”(用沛县语调)
  讲授者个人的亲身经历、思想发展过程是很能吸引学生和引起学生共鸣的。而一直是普通话的课堂突然出现两句乡音,还是很能活跃课堂气氛的。
  4.设计课堂练习和课后思考
  本课课堂练习主要是采用民俗资料来命题的,这样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之外还可更深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
  课堂练习
  (1)沛县人常用“孔圣人没有走到的地方”来批评某些地方做事情不讲规矩,不重礼节,不顾长幼,从这里可以看出的是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了
  A.社会伦理 B.文化教育
  C.治国理念 D.法律规范
  (2)景泰本《沛县志》在讲述本地民风时说“地邻邹鲁,人务稼穑,敦尚礼仪,不乐健讼,婚姻死丧闾里相助”,光绪本《沛县志》又说“今俗雅重儒术,虽寒素家必以诗书教子”,由此可见本地人
  A.轻视商业,重视发展农业
  B.注重礼节,重视人际交往
  C.追求功名,积极参加科举
  D.崇尚道德,反对法家思想
  (3)沛县的人文景点老子隐居处来自于《庄子·天运》的“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的说法,对此正确的判断是
  A.《庄子》是文学作品,不足采信
  B.《庄子》是史学著作,可以采信
  C.庄子据老子年代不远,记载比较可信
  D.材料值得重视,但还需其他材料佐证
  (4)小李同学在阅读《沛县中学志》时发现沛县中学教职工中有许多人名中带有“礼”、“义”、“仁”、“智”、“信”、“德”等字,如刘培仁、邱瑞义、徐怀礼、罗启智、阎昭信等,对这种现象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人们喜欢用一些美好的字眼作为名字
  B.儒家道德观念已深植人们生活当中
  C.为人师表者比较重视传统道德
  D.封建糟粕的去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课后思考:百家争鸣时期的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对自身及本地区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你如何看待这些影响?
  二、通过对材料和历史事件深刻辩证的分析使学生深入历史
  1.传统文化的现状与教学相联系
  国家对“传统”“国学”的明确倡导、支持是从一九八九年之后开始的。面对今天传统文化地位日高,特别儒家思想更是一骑绝尘,我想还是要有一些客观冷静的思考。作为高中生,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的阶段,武断地灌输课本的观点无疑不如提供给他们多一些观点、方向,更有利于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历史学科素养的提高。
  本课导入中在引用两句沛县俗语使学生获得了对孔孟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认同之后一转而提到当今儒家思想风头正劲,并打出了《孔子》的海报。“【多媒体展示】《孔子》海报。这是去年上映的一部大片,片名就叫《孔子》,然而同时在国内上映的还有一部美国大片。【多媒体展示】《阿凡达》海报。在与《阿凡达》的PK中,《孔子》败下阵来。对此有很多解释。但我觉得主要的原因应该在于传统文化到了今天,对人们,特别是中年人以下至青少年的影响少了、小了。《阿凡达》再美好也不是中国的,西方的思想文化和制度再好,学习时也不能照搬,还是要结合自己传统的东西。另外我们的政府力挺孔子,在全世界开了那么多孔子学院,在国内不断地搞祭孔大典等崇儒活动。可是《孔子》还是那么不给力,因此,下面我们就必须也不得不深入地回顾一下我们传统文化的源头。”这样通过娱乐业中这一件影响很大的事件将学生的视线转至对传统文化态度的再认识和引入新课内容学习的必要性上来。
  2.不同观点的引入并深入剖析
  关于孔子“礼”的思想,大多观点认为孔子是要恢复周礼的,政治观点是保守的。而引用的沛县俗语如“孔圣人没有走到的地方”“沛县地就是规矩多”又比较容易导致学生认同这一观点。因此,我引用了《论语》中“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和“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并又引了杨伯峻先生的一段话“孔子并不主张用周代的历法,因为孔子知道时代不同,礼要有变化的。他主张治理国家应‘行夏之时’,即采用夏代的历法,这便是对周礼的改变。因此,我们很难说孔子是要恢复周礼的,所以也就很难说他的政治思想是保守的。”这样讲既有史料依据也有逻辑推理,对学生更有说服力。
  3.课堂生成问题的引导和利用
  凡是史料的应用都会有一个甄别的问题。而乡土材料更因其不是专门的历史材料、很少经过专门史家的加工,以及其地域性、民俗化等问题,因此,在应用过程中不免有许多相应的课堂生成问题。
  在介绍老子时,展示了沛县汉城公园的老子问道处的图片并引用了《庄子》中的一段原文资料“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有些学生就有些不以为然,有不相信的表情和言语。面对此情景,我做了这样的解释和引导:“庄子是老子的继承者,他写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事或许可以分析一下。再说我们一般也不认为《庄子》是一部史书。但是一般认为是文学和哲学作品的《庄子》就一定没有史学价值吗?因此,就此内容,同学们在课后可以再深入查阅分析其真实性。但是,不管这段材料的真实性如何,沛县对老子的崇敬热爱之心还是可见一斑的。”这样一来既达到了引用这段材料的直接的教学目的,又体现了对史料甄别能力的训练,还引导了学生课后的实践活动。一举三得。
  新课程不断展开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成长的过程。以上虽然只是一节课所产生的反思,实际上却包含了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因之受影响、启发而产生的自己的理念、想法、做法的相当大的一部分。历史课堂的魅力之一应该在于包含了太多可以思考的内容。作为历史教师的职责不仅要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历史素养,更应该让学生真正地走近历史、深入历史,去体会历史学科的人文性,从而引导他们成为会思考的人,具备成为合格的公民素质。
  [参 考 文 献]
  [1]2011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M].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12.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郭庆藩辑. 庄子集释[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责任编辑:李雪虹)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