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风险管理审计初探】 项目风险管理现状
 

【风险管理审计初探】 项目风险管理现状

发布时间:2019-06-15 04:05:44 影响了: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企业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管理层往往希望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经营活动、内部控制、内部管理等全面工作实施监督,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合理保障,这就要求内部审计要开拓审计思路,创新审计方法。
  关键词:风险;风险管理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01
  风险管理审计是对传统审计方式的突破和创新,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方向。各企业都在尝试推行风险管理审计,将内部审计自身的监督职能与企业的经营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风险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知识
  1.风险:《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将风险定义为,对实现目标有影响的事件实际发生的可能性。其衡量结果是后果和不确定性。
  2.风险的特征:不确定性、未来性、目标性和双面性。
  3.风险的种类:《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将企业的风险分为战略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要求企业辨别出对战略和经营目标影响最突出的重大风险,进行重点管理。
  4.风险管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指出,风险管理是围绕公司的总体经营目标,在公司管理中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推行风险管理流程,培养风险管理文化,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为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可行的、合理的保证。
  5.风险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二是使企业的目标实现的更好;三是在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的同时,使企业的目标实现的更好。
  二、传统模式下的内部审计已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从传统的内部审计看,其审计范围大多局限于经济责任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并且这两项审计工作还只是单纯的查错防弊,且均是事后审计,很难做到事前监督、事中控制,内部审计工作所要达到的效果不明显。
  对于经济责任审计而言,基本是干部新的工作岗位已经确定,干部管理部门才下达“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委托书”,根本做不到先审后离,如果离任干部没有原则性的错误和失职,审计结论不会对其造成任何影响,审计工作成了走过场,审计结论不能真正成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依据。
  财务收支审计是笔者所在公司前些年开展较多的一项审计项目,原则上每年对下属的十几个分支机构进行财务收支审计,但也仅仅局限于账务处理是否合理、有无错账等查错审计方面,基本都是一些会计核算问题,提出的问题也都是账务处理的合规性、合法性问题。与通过审计结论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并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审计模式相比,有很大的区别。
  无论是经济责任审计还是财务收支审计,笔者所在的公司,传统的审计过程均是从制度审核入手,问卷式的内控调查方式不痛不痒,可有可无,回答的严丝合缝,反映的表象是管理严谨;而实际操作中往往是有令不止,有度不行。通过制度审核往往只是了解了企业的基本管理情况,实际审核时,仍然是循序渐进,按部就班,按业务的发生顺序进行审计,往往就是一些报表数据的统计工作。审计结束后,只是提些不大不小的问题,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意义不大,所以审计的结果也不能够引起管理层的足够重视,相反却引起各个相关部门的抵触情绪。长期下来,势必造成审计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低下,提出的审计建议被审计单位不得不改,却又应付了事,整改不到位,推进困难。
  三、尝试开展风险管理工作
  风险导向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方向,它注重的是风险预知,风险管控,弱化了循序渐进的审计模式,节约了审计资源,提高了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
  笔者所在的公司2010年进行了重组,按照新公司风险管理的需要,每年需开展风险信息搜集及评估工作,并编制全面分风险管理报告。依照风险类别,审计部门尝试组织公司管理层、中干层和普通技职人员进行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的填列、收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排序。结合公司的实际状况,经管理层评估,确定公司的十项重大风险,见下表。
  针对十大风险,审计部门组织各风险相关部门分别制定了管理策略和解决方案,如:
  (一)针对现金流风险,其管理策略为:通过资金预算管理、融资渠道拓宽、资金及时回笼、资产清理盘活等策略的实施,确保公司科研生产正常进行。
  其解决方案:1.加速货币资金的回笼。杜绝增加并逐步减小应收账款余额;加强陈欠款的清理;多渠道帮助经销商融资,缩短回款时间;逐步完善经销商信用等级评价。
  2.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严格执行年度收支预算制度,合理安排使用资金;执行货币资金的授权审批制度;重新划定对供应商的付款原则,增强供应商信心,防止供货中断。
  3.增强外部融资能力。充分利用大集团提供担保的平台及信息网络,增强融资能力;拓宽融资渠道;随时关注国家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掌握宏观调控方向,调整信贷比例。
  4.清理盘活资产。提高资产运营能力、清理闲置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二)针对成本费用风险,制定的财务成本管理策略为:借助于集团公司本年度“成本领先”工程的开展,通过降低单车成本、优化车型配置、降低单车废品率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具体项目的实施,进行有效控制风险的发生。
  制定的财务成本解决方案为:事前:制定年度成本费用预算指标;事中:严格按成本费用预算指标予以控制;事后:分析预算执行情况,若实际与预算存在差异,找出形成差异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制定的采购成本管理策略为:不同公司同类车型产品价格还原配置后价格对标;同类产品还原配置后价格对标;精准价格基准核算模型。
  制定的采购成本解决方案:事前:二严,严格要求按价格审定流程执行,严把价格审定关;事中:三查,抽查价格审定情况,详查价格审定情况,追查有反馈价格的情况;事后:三分析,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分析解决方案,分析杜绝再出问题的解决方式。
  审计部门通过在全公司范围内全面推广风险管理调查、相关培训,将十大风险分解为58项具体风险,以“问题跟踪表”的方式落实到责任单位,并要求各单位提出管控措施。2010年成立《风险管理及审计委员会》后,明确了“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能,定期召开了风险管理会议,初步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对风险管理工作的推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不仅增强了公司全体员工对风险防范的意识,更使风险管理成为一种理念,而且从风险管控的角度对业务流程进行了完善,增强了公司内部风险管理的水平,提升了风险规避的能力。
  四、开展专项风险管理审计
  风险管理审计要考虑公司管理层的风险偏好,其核心内容是企业的各种风险,站在公司治理的角度,从历史上曾出现及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入手,选择适合的审计项目,采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通过对存在风险的辨析,将抽象的风险概念具体到日常的经营管理事件。
  通过审前调查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资本情况,围绕审计目标,制定审计方案,确定重点审计内容,以便从具体的管理情况入手开展审计活动,使审计工作紧紧围绕企业重点、热点问题展开,将审计问题提升到经营层面和决策层面的高度。
  笔者所在公司从2010年开始引入“长福马”的以风险为导向的模块控制审核工作,即MCRP审核。针对企业风险管理现状,结合审计委员会的要求,充分考虑企业发展的需要,陆续开展了存货、售后索赔、广告费、成本核算、职工薪酬、固定资产管理、折让返利等等企业热点问题审计,使得审计成果更贴近管理层的需求,也向公司领导展示了审计工作在公司经营中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打开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风险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既是内部审计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它不是对传统审计的简单摒弃,而是审计重点的转移,要求审计人在审计思路、审计方法、审计流程、审计能力等方面都要随之变化,对内部审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践中,风险管理审计尚无完整的审计模式可以参照,各企业需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展适合的、有效的风险管理工作,实现企业改进管理、价值增值的目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