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王羲之故居晋墓文物浅析】 王羲之故居古墓
 

【王羲之故居晋墓文物浅析】 王羲之故居古墓

发布时间:2019-06-19 04:16:14 影响了:

  摘 要:2003年,在王羲之故居发现两座晋朝砖室墓葬被评为“二〇〇三年 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按出土文物的材质及价值等标准,300件(套)随葬文物中最终评出59件国家珍贵文物。其中,鸡首壶、青瓷胡人骑兽器、青铜神雀伏雏衔鱼熏炉等7件精美出土文物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鸡首壶出现于三国末年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更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关键词:王羲之故居;晋墓;鸡首壶;历史文化内涵
  2003年,在王羲之故居发现两座较大规模的砖室墓葬。该墓葬位于临沂王羲之故居东北部。两座墓葬东西相距30余米,除墓门为石制之外,其余均为砖筑。其中一号墓为双室墓葬,为山东已发掘汉晋大中型砖室墓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也是山东已发掘大中型砖室墓葬中唯一一座未被盗掘的墓葬,出土了丰富精美的随葬品。二号墓葬为单砖室墓,主墓室前有宽大的甬道,虽然经过两次盗掘,但墓室结构保存依然完整,残存各类文物20余件,是山东已发掘砖室墓中规模最大的单室墓葬。
  一号墓随葬品十分丰富,达250余件(套)。其中瓷器主要为南方风格的青瓷,器形有盘口壶、鸡首壶、罐、钵、水注、烛台等。陶器有高足盘、平底盘、釉陶瓶等。铜器主要器形有熏炉、鼎、魁、鐎斗、熨斗、灯、碗、带钩、弩机、带钩、带扣、人物骑兽烛台等。金器主要为饰品,有手镯、钗、簪、铃、串珠、牌饰、指环。铁器有刀、灯、镜诸类。墓葬随葬漆器数量也很多,但多腐朽严重。另外还有石器、玉器、骨角器及其他质料的随葬品。
  按出土文物的材质及价值等标准,专家们对出土的近 300件(套)随葬文物进行了筛选,然后鉴定专家组又对所选文物进行了认真评定,最终评出59件国家级珍贵文物。其中,鸡首壶、青瓷胡人骑首器、青铜神雀伏雏衔鱼熏炉等7件精美出土文物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铁弩击等7件文物被评定为二级文物;部分金器、青铜器等45件随葬器物被评定为三级文物。
  国家一级文物青瓷鸡首壶,盘口,短颈,鼓腹,近底渐收,平底。外壁施青釉至下腹,釉不及底,肩部一侧堆塑鸡首,对称一侧为鸡尾。头尾之间对称置双系。肩上下各一圈散点梅花纹,中间饰网格纹。
  鸡首壶的历史文化内涵
  鸡首壶经魏晋南北朝以至隋代的发展、演变,曾盛行一时,唐朝时逐渐消失。鸡首壶之所以盛行近四百年是有其历史文化背景的,鸡作中国古代“六畜”之一,自古就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因其与人类朝夕相处,忠诚地献出自己的一切,赢得德禽的美誉。西汉初期,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谓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这“五德”,极为生动地刻画了鸡的相貌和秉性。古人还认为鸡能“驱鬼、避邪”。三国时期的董勋在《问礼俗》中称正月初一为“鸡日”,在这一天,大家贴画鸡于门户,上悬苇索,旁插桃符,这样做可以使得"百鬼避之"。又因为鸡与"吉"谐音,故鸡的造型深受古今人们的喜爱。自古至今出现了大量有关鸡的各种类型艺术创作,鸡首壶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艺术珍品。
  瓷器经过汉代近四百年的发展,到了魏晋南北朝进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逐渐趋之成熟。考古学家认为,古人认为动物是很重要的财富象征,大量陶瓷器皿取动物形象作为器物的局部或整体,他们认为这样能够带来吉祥,带来财富,以鸡做装饰的陶瓷器也曾盛行一时。
  鸡首壶的发展和演变
  鸡首壶又称鸡头壶、天鸡壶。江苏南京东晋墓曾出土青瓷鸡首壶,底部刻"罂主姓黄名齐之",可知晋朝时称此类器形为“罂”。以鸡头作流而得名。最早出现于三国末期,于晋南北朝发展并盛极一时,到唐宋时鸡首壶已走向尾声,逐渐被执壶所取代。鸡首壶的器形演变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它最初是一种在盘口壶上加上鸡头、鸡尾形的装饰,鸡首壶的流有张口、闭口之分,流实心不通,是殉葬的冥器,而不是实用之物,这时的鸡首应是一种祭祀意义;后来演变成流可通水、鸡尾变成龙形柄的使用之器,这时的鸡首则是一种装饰美化意义。在鸡首壶三百多年的演变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展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
  西晋时期的鸡首壶风格比较朴拙,装饰简略,器型矮小,壶身、壶颈较矮,盘口较浅,肩部一侧贴塑鸡首,鸡头短小,无颈,却神情毕肖,与之相对应的一面贴有一微凸鸡尾,首尾呼应,作为装饰。肩部其他两面有弧形双系,鸡首状的流不通壶腹,不能用于倾注。此时期的鸡首壶处于早期阶段。
  东晋时期的鸡首壶器形较西晋时期更为高大丰腴,整体器型美观大气,壶颈变长,鸡首高冠引颈,昂首远眺,鸡喙由西晋时期尖喙变为动态感的鸡口圆张。东晋鸡首壶不仅表现为外观的变化,较之西晋鸡首壶更具实用性。这主要体现在鸡首壶的流以及鸡尾的变化上,鸡首型的流有些变为中空,通壶腹,可以用于倾注,原来只起装饰效果的鸡尾演变成弧形柄,上端接于口沿,下部连于器肩且柄上端略高于盘口,便于握持和倾倒,更宜实用,融器物的观赏和实用于一身。至东晋中晚期,弧形柄上端饰龙头和熊纹增加装饰的美感,有的壶身还以莲瓣纹、龙纹作装饰,并出现了一部分双首、双柄的鸡首壶,新颖别致。东晋为鸡首壶的发展过度时期。
  南北朝时期,作为日常生活用器,鸡首壶的制作趋于规范,早期鸡首壶的流短小而置于肩部,盘口往往高于流,造成器内无法灌满,倾倒也不很便利。因而鸡首壶的流和壶柄逐渐向着细长的方向发展,壶柄的弧度减少而长度增高,更高于壶口。部分壶柄与盘口的连接处设计为龙首,肩部仍有桥形系,并且随着日用家具由低向高发展的趋势,青瓷器皿也逐渐改变器形,由矮胖到修长。鸡首壶的器型变得修长瘦削,鸡首演变成鸡冠高耸,引颈作鸣叫状,盘口增高。鸡嘴有孔与腹部相通,多成为空心鸡头能倒水的实用流。有的壶身还以莲瓣纹、龙纹作装饰,这以时期的鸡首壶无论从纹饰、工艺、实用等方面均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可以说此时期的鸡首壶是成熟期。
  隋朝的鸡首壶造型趋于写实,器型高大,壶颈变细长,壶口更高,较南北朝时期更为修长挺拔,鸡首作昂首曲颈啼鸣状,柄部仍为南朝时的龙柄造型,弧度减小,衔龙造型也更为生动。并派生出羊首、鹰首或虎首壶。此外,在隋代白瓷发展成熟,胎釉呈现象牙白的质感,出现了部分白瓷制品。此时鸡首壶在纹饰、工艺、实用等方面都达到了顶峰。
  至唐代,壶的式样逐渐增多,有执壶、直柄壶、龙柄壶等。只有越窑在唐代初期仍然生产鸡首壶,其鸡首昂头,壶体接近双龙柄壶的样子,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人们审观的变化,鸡首壶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装饰于王羲之故居晋墓出土的这件鸡首壶的肩上下各一圈的散点梅花纹样在高古瓷器中并不多见。梅花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梅花的傲雪精神和不与百花争春的高洁美受到各个阶层人们的喜爱,在不同历史的发展阶段中,由于受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梅花纹装饰涵义的赋予是有阶段性的。传统的梅花纹样内涵寓意丰富,不仅具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装饰功能和审美价值,而且反映人们追求人格完善的审美观念。
  总之,鸡首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代表了唐朝以前瓷壶发展的主流风格,精湛的壶艺体现了中国古老灿烂的雕塑艺术和制瓷技艺的高超,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瓷器的一个重要类别,鸡首壶既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在当时盛行不仅仅标志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更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立审美观,向人们展示了当时的政治、文化以及反映了人们对于安定生活、繁荣经济的祈望,对研究晋代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伯谦:《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陶瓷》,《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2]蒋赞初:《长江中游六朝墓葬的分期和断代——附论 出土的青瓷器》[J].《中国考古学会第三次年会(1981)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4
  [3]张学锋《山东临沂洗砚池晋墓墓主身份蠡测——以随葬品的考察为中心》[J].《文史》2008(1),31—49
  [4]相启春 田洁 《山东临沂洗砚池一号晋墓出土的越窑青瓷》[J].《南方文物》2011(3)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