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论宋人本意还原的诗歌阐释方法]现代格律派把诗歌的审美特征阐释为
 

[论宋人本意还原的诗歌阐释方法]现代格律派把诗歌的审美特征阐释为

发布时间:2019-06-22 04:26:06 影响了:

  宋人在诗歌阐释中继承了传统的以意逆志的阐释方法,显示出强烈的尚意倾向,努力探寻诗人的立言本意。超越言语的深观其意,意在回归文本整体语境中探寻诗人本意;亲证妙悟的体察神会,意在以亲身体验与顿悟来领会诗人本意;知人论世的本末探究,着重于从诗歌产生背景与诗歌本事的外在因素来考察诗人本意。通过这些方式,宋人力图逆向追寻并把握诗歌永恒不变的意义。
  [关键词]本意;宋人;诗歌阐释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5-0104-04
  王祝英(1971-),女,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四川成都 610064)
  诗歌是诗人表达情志的一种艺术形式。面对诗歌文本时,读者或阐释者希望通过阅读正确理解诗歌,获得诗歌的本意。诗人前文本状态下的创作本意,能否被读者或阐释者毫发无误地由文本而逆向追寻,这一直是阐释学关注和需要回答的问题。孟子提出的以意逆志的阐释方法,一方面肯定诗人之志(本意)是客观存在的,是一切阐释的终极目标,另一方面又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在于读者设身处地的测度,而不能以文害辞、以辞害志。这种阐释方法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继承与发展,宋人在诗歌阐释中努力探寻诗人的立言本意,显示出强烈的尚意倾向。
  大文豪苏轼在《记子美八阵图诗》中记录了自己做的一个梦:
  仆尝梦见一人,云是杜子美,谓仆:“世多误解予诗。《八阵图》云:‘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世人皆以谓先主、武侯欲与关羽复仇,故恨不能灭吴,非也。我意本谓吴、蜀唇齿之国,不当相图,晋之所以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吴意,此为恨耳。”此理甚近。
  在他的梦中,唐代大诗人杜甫对世人误解自己《八阵图》诗的本意表示不满,主动说明了自己创作的原初意义。这个梦代表了苏轼及宋人追寻诗人本意的梦想,希望能把握永恒不变的诗人创作本意。然而,这个梦想仅靠梦其实是无法证实的,因为不同的读者会做不同的梦,谁都无法说服他人相信自己的梦才是对诗人本意的唯一准确而权威的阐释。宋人也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没有沉浸于梦中说梦,在阐释实践中分别从诗歌文本、读者主体、创作主体(诗人)三个角度尝试找寻获得诗人本意的有效方法。
  一、超越言语的深观其意
  诗歌文本是连接诗人与读者的媒介,诗人通过文本来表情达意,读者通过阅读文本来完成与诗人的对话。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人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他认为读者通过“披文人情”“沿波讨源”,在文本的语境中能追寻到诗人的本意。而对诗歌文本的阅读实际上是读者循着文辞、章句去理解文本整体语境,从而发掘诗人本意的过程,因此要解决文本中文辞、章句等部分要素与诗人之意表达间的关系。
  孟子早就说过探寻诗人本意要“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指出文辞或文句之意与诗人之意——“志”之间存在不一致的地方。理解诗人本意,要不局限于文辞的字面意思,要感悟到诗歌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从而完成诗人本意还原的任务。苏轼在《既醉备五福论》中说:“夫《诗》者,不可以言语求而得,必将深观其意焉。故其讥刺是人也,不言其所为之恶,而言其爵位之尊,车服之美,而民疾之,以见其不堪也。‘君子偕老,副笄六珈’、‘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是也。其颂美是人也,不言其所为之善,而言其冠佩之华,容貌之盛,而民安之,以见其无愧也。‘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是也。”苏轼从读《诗》的切身体会中得出“不可以言语求而得”,需要从整体语境中“深观”诗人之意。《诗》中同是描写爵位之尊、车服之美、冠佩之华、容貌之盛,但诗人的意图是不同的,有的是讽刺,有的是赞美,这需要从诗中百姓对所描写对象“疾之”、“安之”的不同态度来表现。在苏轼看来,“深观其意”就是要考虑到上下文的关系,不要断章取义,要回归文本的整体语境,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龙协涛在《文学阅读学》中说:“同样一句话,在口语中,因发送者的语气和表情不同,所表达的信息就不同;同样一句话,在书面语言中,因上下文不同,即处于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信息也不同。”正可以作为苏轼这段话的注解。
  上述例子也说明,诗中有的文辞或文句单独没有表达诗人创作意图的功能,这部分内容一旦脱离原文而被部分阅读时,其语言所传达的意义是不确定的,只能通过读者对整体语境的意推来达到诗人本意的还原。因此从读者来说,仅仅理解了文辞或文句的意思是不够的,因为文辞或文句的意义要受文本整体意义的制约。按照狄尔泰在《诠释学的形成》中的观点,“一部作品的整体理解要通过个别的词和词的组合来理解,可是个别词的充分理解又假定已经先有了整体的理解为前提”。此时就需要进一步在语句与文本之间作循环的理解,以分析语句与文本的整体意义。这是文本内部的阐释循环。《朱子语类》卷十一提到“凡读书,须看上下文意是如何,不可泥着一字”,也都是要求读者在文本整体语境中实现对本意的还原。
  对孟子的以意逆志说,朱熹是这样阐释的:“言说诗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义,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若但以其辞而已,则如《云汉》所言是周之民真无遗种矣。惟以意逆之,则知作诗者之志在于忧旱,而非真无遗民也。”从文与句、读者意向与作者意向的关系来解释孟子的话,意思是理解诗意时,要做到字词不能妨碍语句,语句不能妨碍通篇的“设辞之志”。在追寻诗人本意的过程中,文辞、章句训诂始终是初级的必不可少的阶段。不明白文、辞的意思,又哪有对本意的正确了解?语言文字在不断发展变化中,面对已成为历史的文本,理清字义、词义是第一步。正如程颐《读论语孟子法》中所说:“凡看文字,先须晓其文义,然后可求其意。未有不晓文义而见意者也。”文义指文辞的表面意思,通达文字意思方能理解文本意思,这是通向作者之意的基础。程颐是针对文而言,对诗来说更是如此。时间上的古今异言、空间上的各方殊语以及诗人以才学为诗,造成了读者阅读的困难与理解的差异,需要训诂以明字词义,分章析句以明文本结构与篇章意,这是阐释的基础。宋人对“无一字无来处”的杜甫诗歌的注释,对同时代苏轼、黄庭坚诗歌典故密码的破解,都意在扫除阐释中的语言文字障碍,恢复诗人创作原初的语言状态,这样读者才能获得与作者相同的知识储备,同作者的对话才有可能,深观诗人之意才有可能。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