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德育素养】 怎样培养物理思维能力
 

【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德育素养】 怎样培养物理思维能力

发布时间:2019-07-07 04:00:28 影响了:

  物理创新思维是在基于现有的物理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某些典型的物理过程、物理现象及物理事实中建立新概念、发现新规律、完成新理论的思维过程。从学生的角度而言,物理创新思维主要是指学生从未有过的、不涉及社会和科学价值的创新思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设计等都属于创新思维。在实际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并非不可企及的任务,而是切实可行的。为此,需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发散理解物理规律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知识是有限的,但想象却是无限的。学生的思维里充满着各种想象,丰富的想象力是其创造的源泉。在当前的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材内容翔实,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材料。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材料的丰富内涵,尽量发散理解物理规律,鼓励学生进行知识创新,从而顺利解答物理问题。积极构建适当的物理模型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物理模型就是通过对问题现象的分解,利用人们考察所得的原理,吸取所有主要因素,略去一切次要因素所创造出来的一幅图画。模型的建立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大胆地推断、猜测,根据人们所熟悉的事物,构建一幅物质或思想的图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过多地限制学生的思维,应鼓励学生勇于突破常规,深入思考,创新解答。高中物理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当前的高中物理新课程提倡摒弃被动接受,要求在课程实施中积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促进学生在教师启发下开展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这要求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必须是交流、互动的过程。在
  高中物理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以顺利地完成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作为中学生,其主导活动是学习,而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它对学生思维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学习内容、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对思维发展的影响上,即学习内容的变化,学习动机的发展和学习兴趣的增进,直接推动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包含着“量变”和“质变”两个方面。学生知识的领会和积累,技能的掌握是思维发展的“量变”过程;而在此基础上实现的智力或思维的比较明显、稳定的发展,则是心理发展的“质变”。教师的责任就是要以学习的难度为依据,安排适当教材,选好教法,以适合他们原有的心理水平并能引起他们的学习需要,成为积极思考和促使思维发展的内部矛盾。创造条件促进思维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过程。
  高中物理教学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为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物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物理知识、观念、思维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当前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为:教师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备课时只考虑教材内容,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不够;教学评价片面,评价方法单一,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由此导致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积极性不高,极大地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本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首先研究了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方式,然后以素质培养为导向,探讨了高中物理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高中物理的学习难度大,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对于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物理教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方式进行了研究,并以素质培养为导向,探讨了高中物理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高中物理启发式教学的科学实施、自主性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应善于设法使学生暂时进入欲说而不能、想求明白而不得的状态,再引导他们去探索、发现,使他们成为知识形成的参与者和发现者。适时与适度原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启发式教学,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教师应抓住知识的本质和关键点,在要点处加以点拨和引导,从而获得明显的启发效果,应尽可能避免超前启发和滞后启发。独立思考原则,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启发,教师能将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境地,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克服困难之后的极大满足感和喜悦感,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更大热情,诱发其无穷的内动力。教师还可直接撷取生活情景的片断或者利用学生自身的资源创设物理情境,这也是最直接的情境创建方式。实际上,教师还可以积极结合新课程提倡的研究型学习,自主创设实践情境。教师必须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获得形成正确归纳的条件。演绎推理启发是针对教学中涉及的演绎推理,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不是由教师本人来完成推理,而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推理的教学方式。
  教师需要针对教学内容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形象生动、易于理解、贴近生活且新颖有趣的巧譬妙喻,将教学内容表达得更为鲜明、生动,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概念浅显化,从而帮助学生克服认识和理解中遇到的困难,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最终达到开启智慧的目的。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物理学史材料,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从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作者单位:河南省郸城县第三高级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