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蝼蚁 [体制压迫下善良的蝼蚁]
 

蝼蚁 [体制压迫下善良的蝼蚁]

发布时间:2019-07-17 04:06:25 影响了:

  摘 要:《窃听风暴》是一部德国优秀的双线结构剧情片,它阐述了在德国政治高压时期体制压迫之下的人们如何避免压力并且坚持善良和信念。  关键词:故事结构;影像表达;人性
  第七十九届奥斯卡最佳外语奖作品《窃听风暴》是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的处女作,他为我们讲述了一个1984年东德柏林的一个秘密警察监视一位思想激进的艺术家和他的演员爱人的故事。影片故事架构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由秘密警察威勒斯的视角去观看艺术家古德曼和克里斯汀的故事,而又加入威勒斯的个人故事,最后两个故事合二为一。其构思巧妙,衔接顺畅,表达精确清楚,是本片的成功之处。
  首先,本片的历史背景是一九八四年的德国。当时德国处于政治高压之中,人民人人自危,处处受到监视,一言一行都承受着极大地窥伺压力。东西德国分立,爱国之人成立地下组织力图统一德国。本片主人公威勒斯就是为这样一个体制工作的成员。他所监视的艺术家或多或少都被这样一个体制所侵蚀或者伤害。这也就为了威勒斯的情感转变奠定了基础。
  影片为威勒斯的性格做了详细的阐述,威勒斯本人的价值观和他的变化是本片的重点。电影开始是一个狭长的走廊,一个警员压着一个疲惫沮丧的犯人到审讯室。陡然间红色警报拉响,观众的心随着犯人的身体一抖。气氛绷紧到一触就会崩溃。这样的环境下威勒斯出场,一个冷酷的警官形象便奠定下来。在观众还未适应这个角色的时候,影片一个跳接,从阴冷黑暗的审讯室跳到了一个笼罩着白光的正在按录放机的手上,镜头拉上,这是正在讲课的威勒斯。明朗的强光和另一侧的阴影形成强烈的对比,勾勒出威勒斯轮廓,给观众硬朗的直观感受,又以光明的位置暗示了威勒斯最终的好人形象。到现在我们可以看出影片一开始,威勒斯只是个严肃的警员兼老师的形象。接下来威勒斯朋友兼上司古必资的出场解释了威勒斯的过往。清高且不善社交的资优生,久居地位,生活平淡。另外威勒斯的价值观念和情感世界在影片也被一两个镜头精炼的诉说出来。威勒斯和古必资在餐厅就做员工席和领导席方面的争议证明了他是一个单纯且正直的人,坚信党的宣言。在他叫妓女回家的时候,妓女抽身而退的瞬间他恳求妓女别走,这个人最虚弱的状况下意识的举动反映出威勒斯真实的情感世界——他是一个寂寞,并且渴求温暖的人。
  《窃听风暴》讲了三个人的改变:威勒斯,古德曼,克里斯汀。这三个人的改变让我们对一样东西提出了质疑和深思:体制。故事中这三个人刚开始,每个人都在出卖着自己向体制去妥协。威勒斯出卖着自己真实的政治倾向和正直去为政府监视人。古德曼有一身才华却也不得不讨好部长改变自己与一些酒肉弄权之徒混在一起。克里斯汀为了自己能够在国内持续登台而出卖身体给汉普部长。这样的生活稳定而光鲜,看似平静实则矛盾重重。因为每个人都在背叛。威勒斯背叛自己,古德曼背叛艺术,克里斯汀背叛爱情。在这个体制下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生存”。
  威勒斯人性光辉的制高点表现在他不顾危机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帮助古德曼处理掉了打印机。然而他获得的回报却是余生都躲在阴暗的地下室收发信件。正义和善良到底为威勒斯带来了什么?当曾经在讲台和审讯室控制一切的军官变成了佝偻着身体在街边送信的信差,柏林墙的倒下不知道威勒斯的贡献。观众可以看到整部片子威勒斯始终只出现在阴冷黑暗的场景,地下室,或者是逆着光的门道里。镜头始终没有给他一个全部正面光的影像,整部剧他的表情都是僵硬的。在最后一个镜头里面,威勒斯有一个全部正面光的中景,镜头微微上扬,含蓄内敛的表达了影片对威勒斯的赞扬。在结束前最后一秒,威勒斯恒久不变的表情起了一点点变化,嘴角轻轻上扬。观众在这一刻释然了,威勒斯得到了的是自我救赎,自己对自己的认可,和心灵的洗涤。
  在德国内战时刻,所有人都是严肃而压抑的。在这黑色恐怖之下闪烁出来如夜色中烛光灯火的善良,代表人们不灭的人性光辉。
  《窃听风暴》虽然是一部剧情紧张节奏严密的影片,但是感性色彩始终弥漫在整部片子之中。本片利用光影技术和恰当的音乐极好的表达出来需要的情感,节约了剧情的时间。交叉讲述故事的方式并没有造成剧情拖沓,反而能够促进剧情发展使电影更具有可看性,是一部杰出的双线结构剧情片。镜头的剪接也十分精巧,大量利用了蒙太奇来促进剧情发展和人物心理转变。这部影片总体来说是一部无论在艺术价值,感性思考还是在剧情故事上都非常成功的影片。
  
  参考文献:
  [1]蒂莫西.如何写影评,1998,世界图书出版社。
  [2]托马斯.《好莱坞类型电影》, 2000 世纪出版社。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戏剧影视专业)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