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滴灌生命]教育是滴灌生命之魂
 

[滴灌生命]教育是滴灌生命之魂

发布时间:2019-07-17 04:17:22 影响了:

  为什么选择兰州?一方面是因为她的独特,“丝绸之路”造就了她的神秘,“黄河母亲”孕育了她的温情;另一方面,这里的德育经验让人耳目一新,其中不乏可资借鉴的智慧灵光。  多年前,如果从空中俯瞰兰州,你会发现,方圆几百公里内,除了兰州市区有一些绿色和水泥灰色,城市之外的地方都是一望无际的黄土山丘。如今,光秃秃的山上有了一道道绿色的“绸带”,浮想中的蔽日黄尘也不见了踪影。从机场到市区,沿途皆山,有的还是荒山秃岭,有的已是满山绿意。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如何才能保证林木的生长?同路的兰州人告诉我们,最有效的就是滴灌,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林木深层根系的生理需水,提高林木生长率20%以上。
  走进兰州的中小学校,我们看到,多数校园的面积并不大——当地教育者自嘲为“袖珍型”——然而所到之处皆“生”意盎然,因为学校的诸多坚持与创意,就像滴灌一样,让生命的根扎进泥土,不断向下,汲取生长的力量。
  爱,抵达最边缘
  “杨文涛是初二年级某班的一个男生,杨文涛几乎不学习,杨文涛的作业本上就写两个字——我行。只有杨文涛‘敢’随便乱翻校长办公桌上的文件。杨文涛是第一个上课时可以在校园里‘自由’走动的学生,杨文涛是自觉捡拾地上垃圾的七中学子,杨文涛是一个始终微笑且十分好奇的孩子……”
  在这篇随笔《七中名人杨文涛》中,我们看到了一位从未因作业郁闷,未曾为分数发愁的男生,他生活的“宗旨”就是自由而快乐。缘何?“小时候发高烧落了病,他连基本的加减法都不会”。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在七中度过了快乐的三年,毕业时成为同学们争相合影的名人。随笔的作者高国君是兰州七中政教处副主任,他说:“七中的文化就两个字——乐成!我们也因为杨文涛的快乐而快乐。”
  古往今来,教育之所以神圣,便在于教育者始终以大爱指引人向上、向善,甚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如今,兰州要求办好每一所学校,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用全纳教育的思想,关注流动人口子女、贫困家庭子女、残疾儿童等学生的发展。七中副校长史宏杰平日里对学习困难学生特别留意,他经常叮嘱班主任老师:“教育是为了培养人,而不是培养考试机器,我们决不能放弃任何一位学生。”
  教育要对每个学生的发展服务,把面向全体学生变成面向每一个学生,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最大的发展和提高,这是教育的根本追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学的内在规律,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灵性,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求知,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心志。倘若孩子们每天带着兴奋和期待去上学,那么学校一定会是学生成功与幸福的出发点。
  星期一是一周的开始,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这一天受到领导的批评,那么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可能都无法提起工作兴趣,甚至会经常受到低落情绪的“骚扰”,成功与幸福怎会到来?
  为了让师生的生命活力得到充分舒展,四年前,七中创造性地设立了“星期一无批评日”。最开始是要求校领导不能在星期一批评教师,后来逐渐将这一要求延伸到教师群体,并列入班主任考核条款中,具体要做到“学生发言有误,教师不责备,要修正加鼓励;学生听课违规,教师不训斥,要提醒加劝告;学生练习出错,教师不打‘X’,要问号加批语;学生主动质疑,教师不回避,要肯定加赞扬”,如此一来,既尊重孩子的人格,又给孩子留下反思纠错的空间,让孩子快乐地进入学习状态。
  2011年12月21日,在兰州市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市教育局局长何泳忠坚定地说:“今后十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努力追求不让一个孩子厌学,力争做到每个孩子乐学,也就是让孩子把上学作为最期待的事情,把课堂作为最快乐的场所,把教师作为最喜欢的长者。”
  怎样才能使理想变为现实?兰州找到了一条适切的路径——爱心教育,显然,七中已经走在前头。
  美,从内心生长出来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在何泳忠看来,衡量教育的质量,不是看中小学生现在的学业成绩,而是要看二十年,甚至几十年后,我们培养的这一代人具备了什么,以后干什么,干成了什么,在追求着什么样的价值。
  教育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未来是什么样的,未来需要怎样的人才,是教育工作者不能不思考的问题。所以,教育既要为学生的眼前负责,更要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正如《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策略。
  以“爱心润莘”为核心理念的兰州市第四十九中学是一所市级示范性学校,2010年被确立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爱生学校”实验校,一直提倡创建“微笑班级”,打造“微笑课堂”。这一创意因何而起?校长张忠苍笑呵呵地解释道:“这个世界的逻辑就是镜子的逻辑,你笑,他就笑!微笑教育,其实就是爱的教育。”细细琢磨,语中颇有几分寓意,一如他的管理心得“只有爱生,才能生爱”。
  男教师儒雅、女教师优雅、学生文雅是四十九中倡导的“三雅”文化,教师有书卷气、学生有书生气、校园有书香气是四十九中涵养的气质。为了鼓励师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四十九中每年都给教师发放购书卡,举办教师“学习月”活动;成立校园文学社,孔子圣像前的经典诵读已经成为校园里的一道风景;还精心设计校园环境,做到草木劝学,砖瓦育人,把学校打造成洁净祥和、书香盈门、儒雅文明、生机勃勃的精神家园。
  育人先育心,学校德育工作是在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引领,兰州七中的树牌文化、悦读文化,兰州十九中每天15分钟的读报时间,都是为了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更要让学生“做到”。
  心若顺畅,行必畅达。畅家巷小学将学校文化的主题涵盖在一个“畅”字之中,鼓励师生“畅育心灵、畅达生命”,其追求的“畅文化”已升华为学校一切行为的逻辑起点。如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坚持“以情义畅心”,教室里设立“畅美时空”回音壁,把墙壁分为“赞”“我”“爱”三个板块。“赞”,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美、欣赏身边美、表达身边美,学生拿着“放大镜”寻找身边伙伴的亮点、优点,随时发现随时表扬,形成见贤思齐的教育氛围。“爱”,是双向互动的板块,师生共同领悟“你关注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太阳”,双方都把心中的爱表达出来,互相赞赏,彼此感念……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