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战争电影2018【走近丹麦电影】
 

战争电影2018【走近丹麦电影】

发布时间:2018-12-26 04:47:51 影响了:

  电影就像是鞋里的石子 ---拉斯・冯・提尔      拉斯・冯・提尔1956年生于丹麦的哥本哈根,少年时期就在妈妈的资助下拍摄超8的影片,17岁进入丹麦国家电影学院就读,据说当时的教授认定他不会有大的作为,但他仍然执著地追寻着自己的电影梦想。28岁时,他凭处女作《犯罪因素》获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这是一部独特的混合了电影游戏和德国表现主义风格的影片,并吸收了卡尔・德莱叶、安德列・塔尔科夫斯基和奥逊・威尔森的电影手法,以诡异的气氛和奇特的色调造成了令人难忘的影像体验。拉斯・冯・提尔在国际上的影响始于 《医院风云》(1994年),这是一部电视肥皂剧,是医院戏剧、鬼怪故事和超现实主义的混杂物,这部电视剧在丹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发行了长达280分钟的国际电影版。1987年的《流行病》和1991年的《欧罗巴》,也同样具有野心勃勃的主题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拉斯・冯・提尔的影片深受斯堪的纳维亚学派电影大师卡尔・德莱叶、伯格曼的影响,他被认为是继德莱叶之后丹麦最有创造激情和影像表现才华的导演,秉承了德莱叶为代表的"欧陆电影"的风格和传统,简洁、明了、深刻,他强烈反对表面现实,而是对现实进行最大限度的"抽象",在西方语言中,"抽象"一词含有"沉思"的意思,抽象的过程也是对事物进行思考、沉思的过程。北欧的民众有思考的传统,也特别尊重有思想的人,当年的瑞典女王克里斯蒂纳会亲自邀请哲学家笛卡尔住到宫中,而女王早上五点就敲响了笛卡尔的房门,希望和他围坐在火炉边切磋哲学问题。
  《破浪》《白痴》《黑暗中的舞者》是拉斯・冯・提尔表现爱和牺牲主题的三部曲,被称为《金心三部曲》。《金心》是他小时侯看过的一本连环画的书名,是一个关于善良的小姑娘的童话故事,她带着一个面包,独自一人穿越大森林,当她走出森林的时候,她身上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她赤身裸体,尽管这样,她仍然对将来充满信心,她说"我能对付"。《破浪》《白痴》《黑暗中的舞者》里的女主角都有坚韧的牺牲精神和强烈的宗教情怀,可以说,《金心》中的小女孩是她们的原型,三部影片的女主人公贝丝、卡琳、塞尔玛都遇到了极大的麻烦,没有外人可以依靠,只能靠自己的身体和灵魂与命运抗争。拉斯・冯・提尔有意让主角处在极端的边缘,以表达极致的美好。
  《破浪》是一个关于信仰的童话 ,对于宗教这样一个敏感问题,从伯格曼、布莱松到基斯洛斯基,几乎所有现代电影大师都有所触及,尽管如此,1995年《破浪》的上映还是掀起了轩然大波,影片对宗教与生命、情及欲之间关系的探讨令人们大为震惊。影片说的是一个天主教徒的新婚妻子,为了让因意外事故而高位截瘫的丈夫有恢复的可能,铤而走险,和其他男人发生关系,回来后在枕边悄悄说给丈夫听,从妻子的讲叙与自己的想象中,他汲取了生存的力量,最终,丈夫获救了,这女人却被残杀了。影片讲述了一个充满激情同时又带有神秘色彩的爱情故事,贝丝被定义为一个忠实的信徒,一个义无返顾的殉道者,一个纯洁的天使。她的一切行为都与其坚定的宗教信念紧紧相连,她所面临的实际上是坚持爱的信念与屈从于那个偏僻的乡村中教会对村民的严厉管制所带来的压力之间的选择。
  《破浪》里的教堂光秃秃的,那些民众生活的地方起先是没有钟声的,而祈祷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在西方的传统中,钟声意味着天堂之音,文艺复兴时期,把上帝称为造钟者,因为当时造钟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工艺,只有上帝才能完成,而凡人需要做的,就是使用,只是拉响钟声。影片中的渔村一直笼罩在令人窒息的氛围中,教会用各种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当渔村的神父判定这个人上天堂那个人下地狱的时候,而拉斯・冯・提尔认为,他们并没有这个权力,这些人是反宗教的,是对本源的歪曲和克扣,拉斯・冯・提尔质疑的不是天主教的精神实质,他所针对的只是天主教世俗化的方式。最后一个镜头,是俯拍的全景,透过云层,好象是在天堂里俯看着人间。压抑的情感完全被释放出来了,小伙子听到了钟声,起先谁也不相信是真的,以为是收音机里传出来的,后来才知道是教堂里传出来的,世俗无情地摈弃了她,天堂的钟却为她敲响,在当今信仰的大厦几近坍塌的年代,拉斯・冯・提尔编造了一个女人用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对信仰的不懈追求中并最终赢得奇迹的童话。
  作为Dogma运动的前奏,《破浪》从形式到思想主题都是一次全面的回归。形式上,向简单朴素回归,内容上,则回归人类古老而传统的命题:爱情和信仰。
  《白痴》同样是一部惊世骇俗的作品,一群不满现实的年轻人扮成"白痴"取乐,玩起了"撒旦的游戏",影片表面上说的是正常社会对有智力缺陷的人的歧视,实际上是为他们抗辩,一群年轻人探寻着自己的原始欲望和精神局限,在对传统进行快意颠覆、对常规思维进行挑战的同时获得快感,而导演也想借拍摄此片来说明,拍Dogma电影虽然被很多人称为是"白痴"行为,其实他们只不过是想重返更个人化、更简单和自由的创作手法。
  《黑暗中的舞者》是拉斯・冯・提尔的第一部音乐片,60年代的时候,一个单亲母亲带着她的孩子到美国工作,她拼命工作,为了让儿子有机会去医院做手术,以避免她的厄运--家族遗传的失明,她生活中唯一的寄托就是她钟爱的好莱坞歌舞片,她经常去参加《音乐之声》的排练,有一天,房东偷了她的血汗钱,在争夺的时候,塞尔玛误杀了警察,被判绞刑。对于人性黑暗面的成功描述,是他作品的独到之处。拉斯・冯・提尔也毫不掩饰他对好莱坞歌舞片的迷恋,好莱坞的歌舞片是他创作的源泉,他最喜欢的影片是《西区故事》,他最喜欢的歌曲是金・凯利主演的《雨中曲》的主题歌,歌舞片里有一种高度风格化和离开日常生活去自由翱翔的气质,他的《黑暗中的舞者》和早期的歌舞片一样,从一个现实生活场景一下转成舞台演出,把日常生活转变成别的东西,里面有一种难得的"飞一样的感觉",塞尔玛尽管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但她有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叛逆精神,她只能在舞蹈中才能化解她承受的现实磨难,她从舞蹈中来到了自己的理想世界,在形式上构成电影的对立统一主题--黑暗(暗指生活),舞蹈(暗指理想)。而"最重要的原则在于,要让更富有人情味的东西和抽象的东西发生碰撞,让真情实感和虚情假意发生碰撞,让真实和不真实发生碰撞"。
  1995年春天,一批电影导演在哥本哈根共同宣读了被称为"Dogma95"的拍摄规条,拉斯・冯・提尔是重要的一员。道格玛小组是一个反好莱坞的电影小团体,他们反对中产阶级化电影效果,他们的誓言是:"我以导演的名义发誓,要克制自己的个人口味,我已不再是艺术家,我的最大目标是要在角色及环境中找出真理,我发誓会用一切办法包括牺牲我的个人口味及美学考虑去达到此要求。"他们的目的是要与当今影坛某些拍摄传统相抗衡,现在大量的电影已濒临死亡边缘,因为太注重外在的东西,刻意制造假象去迎合观众的趣味,反而淹没了真实的情感,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尽量抹掉一切科技带来的"化",恢复"故事和角色",为此,他们制定了以下10条拍摄规则:
  1:实景拍摄。
  2:取消无声源音乐。
  3:用手提摄影机拍摄。
  4:不可制造特殊灯光效果。
  5:不使用滤色镜。
  6:不得有表面化处理的场面,如谋杀。
  7:必须是现代题材。
  8:不可拍类型电影。
  9:电影的制式必须是35mm。
  10:导演的名字不在片头片尾出现。
  
  拉斯・冯・提尔重要作品
  
  1981年 《夜曲》
  1982年 《浮雕面面观》
  1984年 《罪之源》(获戛纳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
  1987年 《流行病》
  1988年 《美狄亚》
  1991年 《欧罗巴》(获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1995年 《王国》
  1996年 《破浪》(获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同年获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
  1998年 《白痴》
  1999年 《黑暗中的舞者》(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