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优化课堂人文环境,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优化课堂人文环境,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发布时间:2019-01-16 03:58:11 影响了:

  【摘 要】课堂教学的最优状态和最佳组合是相对的,即师生的协调是相对的,教师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来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相宜的教学气氛,来滋生学生灵性的温床,取得“课内求知识,课外求发展”的正向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 人文环境
  
  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教书育人的含义有了全新的诠释。因此,新的形势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前,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目前,在此基础上有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时代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深刻体会“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特别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努力优化课堂人文环境,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从而达到全面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整体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一、创设人人参与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灵气
  
  语文这门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它集工具性、人文性于一体,它所包含的知识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而决定了语文教学本身就带有浓厚的科技色彩。要导引学生进入到课堂教学角色,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创造整体参与的氛围,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以合作共事的方式,感知课文的语言、文字,产生灵感,缀合而成学生本身的理性认识,这种认识来自于对知识的理解、升华,是水到渠成的,而不是脱离课文具体内容,更不是脱离学生实际的架空分析所得来的标签。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必须是一种解放人的潜在能力,挖掘人的创造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铸造修身立世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实现教育、教学的人道化和个性化。
  学生希望怎么学,老师就要怎么导,学生问什么,老师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机智,以形成具有吸引力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问自己: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活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认识和经验得到深化?是否有利于学生最终建立会学的智能结构?从而善于从学生的课堂适应性状态中投石问路,提供优质的课堂环境,使其自我感觉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本领,扩大了视野,习得了其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灵感来自于教师的诱导,来自于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积极的、兴奋的、宽松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既领会了课文的内容,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通过问题的发现,会使学生产生成功的喜悦,甚至产生胜人一筹的自豪。知识上的新发现,思维上的新突破,情操上的新熏陶,这些要素在学生头脑中积累深厚了,受到吸引、同化的频率高了,便能使学生形成独特的见解及同创性的思路。如我在教《木兰诗》时,有一个学生提出,文中“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是不正确的,不说别的,古代妇女都要裹脚,只要一洗脚不就露陷了吗?我听了学生这一稚气而带有灵气的问题后,便对学生解释说:这是作者为了突出木兰机智勇敢的性格而采用的夸张手法。在老师做了解释后,学生恍然大悟。这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不仅使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课文内容,就其捕捉学习信息的敏锐,具有挑战性、批判性的超常思维,确实是善于发现的科学品质在学生身上的体现。
  课堂教学的最优状态和最佳组合是相对的,即师生的协调是相对的,教师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来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相宜的教学气氛,来滋生学生灵性的温床,取得“课内求知识,课外求发展”,开放,创新的正向效果。
  
  二、注重人人参与过程,增强学生学习活力
  
  现代教育是人性化的教育,因此,教师要从人格的角度,平等对待学生,乐意接纳学生,执意帮助学生,真心赏识学生,尊重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调动起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活动,达到和谐呼应,时起时伏的感情共振。在课堂教学中,课本仅仅是客体,教师只能是媒体,学生永远是主体,要通过适当的激励手段,使每个学生在理念上、行动上愿意并能够参与课堂教学,增强他们对教学目标的认同和凝聚力,产生内化的学习追求。
  我在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把十幅浮雕的教学挂图随意地挂在黑板上,要求学生不看书,根据每幅画面的内容加上小标题,并按图画内容的时间顺序把挂图排列起来。大部分学生都说:“不翻书,太难了”,“让我们翻翻书吧”。在学生充满求知欲时,我便允许他们先看一会儿课文后再完成。这样,学生由要学转化为想学,由想学转化为会学,这样就充分调动了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活力,使学生很快感知了课文内容,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在课后交流时,不少学生发出感叹:“我爱人民英雄纪念碑,不只因为它的雄伟,还在于建筑工人的智慧,更在于千百万革命先烈的伟大。”这种从感性到理性的收获,正是成功于内部动机的激发源于对人性需求的洞察。当学生的思维和认识欲进不能,欲明而昧时,引进源头活水,做到“导而弗牵,开而弗达”,为学生创设一触即发的蓄势过程,造成学生最兴奋的渴望。这样的课堂教学,能产生四方面的功能:一是具有抗外部干扰的功能,学生的学习兴奋点集中单一;二是具有合并交融功能,集陶情、益智、审美为一体;三是符合同向强化的原理,在体现个性的前提下,“一拍即合”、“不谋而合”;四是具有不断发展的特征,培养了学生对课文信息的采集和处理能力。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面对着的是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背靠着的则是时代的、社会的重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引导学生欣赏祖国语言文字,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主义感情的同时,要着重将教书育人的人文精神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