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追求实效的语言表达训练】 追求实效
 

【追求实效的语言表达训练】 追求实效

发布时间:2019-01-16 03:58:33 影响了:

  【摘 要】传统的语文教学以语言的储存为重点,强调精华之处,值得我们继承。但它忽视了语言的实践运用训练,笔者认为加大语言实践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语言的实践运用应在回归传统的基础上超越传统,同时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引入新鲜活水,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简单而又实效。
  【关键词】语言 实践 运用 实效
  
  叶圣陶先生说过:“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也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所以在讲说和指导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工夫,督促受教的人多多练习,硬是要按照规格练习。”新课程也十分重视语言的实践运用,无论是从教学目的“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还是要在教学中注意的几个问题:“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等,都突出强调了语言的实践运用。
  儿童掌握语言工具是渐进式的,即语言的理解――语言的积累――语言的运用。传统的语文教学以语言的储存为重点,强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精华之处,值得我们继承。但他忽视了语言的运用训练,没有把积累的“消极语言”通过内化,运用,转化为“积极语言”。而现今小学语文教学虽重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却又忽视了语言的积累运用。笔者认为,在语言学习的三个过程中,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应以语言运用为重点,更好地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在传统地理解和积累的基础上,加大超越传统的语言实践运用的训练力度,使小学语文教学走向高效的光明大道。
  那么,如何加大语言实践运用的力度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语言的运用应注重回归传统
  
  1.以教材为例子进行模仿运用
  模仿是创造的基础,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教师通过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发现其中的语言规律、写作形式,让学生模仿教材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思想感情。他是模仿和创造的统一。因为作者在模仿过程中,为了表达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思想感情,必须融入自己的体验和个性。如句型模仿运用,模仿《桂林山水》写山、水两段的排比句;段落模仿运用,模仿《伟大的友谊》过渡段够段方式,模仿《秋游景山》按游踪抓特点的写景方法等。
  2.以教材为例子进行内化运用
  学生通过阅读、背诵等方式积累的语言材料还只是没有消化的“消极语言”,只有通过内化运用使语言内化为“积极语言”。如学习《火烧云》后,让学生观察出示的画面,按一定的顺序,用自己的话描述火烧云上来的时候,天空、地面的景色,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3.以教材为例子进行组合运用
  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学生的词汇库,如《雨中》一课,“ABB”式的词语特别多,象“黄澄澄”、“湿漉漉”、“亮晶晶”、“红艳艳”、“滴溜溜”等,教师可让学生在积累词语的基础上,写一篇“苹果旅行记”的小童话。
  4.以教材为例子进行转换运用
  语言转换运用指的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以课文语言为例子,对课文的语言材料,在理解基础上,按一定的要求进行重新构思、融合、润色,并进行新的表达,从中借鉴规范的语言材料,掌握课文语言规律。转换的方式有换形式、换时间、换顺序、换文体、换语境。如学习了《黄山奇石》后,可转换人物,让学生充当“小导游”,绘声绘色地介绍黄山的奇景。
  
  二、语言运用又应高于传统
  
  1.语言运用要求要“适”度
  即语言运用的要求不能过分拔高或降低要求,要求过高过难,学生丧失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积极性;要求过浅过易,学生无须动脑,“吊”不起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胃口”。因此,设计语言的运用,要求必须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跳一跳,能摘下“桃子”,享受到运用语言成功的喜悦。
  2.语言运用层次要有“梯”度
  语言的运用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全体学生都运用其中某一梯度的语言运用训练,从而是全体学生都有运用语言的机会,都有享受运用语言成功的机会。
  3.语言运用对象要有“宽”度
  语言运用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少数优生包办运用题目,然后读一下或说一下,教师就匆匆了事。大部分学生充当着“陪太子读书”的角色。这样的语言运用不能算真正的高效的语言运用,充其量是一种形式,一种点缀。高效的语言运用面向广大的学生,设计的运用训练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运用。语言运用对象的面要“宽”,是学生人人能参与,而不只是少数人的“操练”。
  4.语言运用形式要有“趣”度
  语言运用形式不应该是枯燥单调的练习,而应该是一项充满情感的趣味性活动,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应用语言。变“要我运用”为“我要运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三、创设语言运用的途径
  
  新课程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学语文、用语文。”为此,语言实践运用必须引入新鲜的活水,让学生在“大语文”中学习语言运用。
  1.口语交际实践运用
  此类时间运用旨在为学生发掘、创造口语交际的环境,提供口语交际内容,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促使学生语言的发展,构建学生语感的图式。如短新闻发布会、热门话题讨论会等。
  2.扩展阅读实践运用
  以学生们课内学到的方法,阅读和课文相关的课外读物,丰富学生词汇,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或阅读大量的文质兼备的课外读物,并进行有关相应的实践运用活动。如进行专题资料搜集、摘录优美词句、交流阅读心得等。
  3.兴趣游戏实践活动
  让语言的运用融于生动活泼的兴趣小组活动之中,寓于兴趣盎然的游戏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到语言、运用语言。如编演课本剧、成语接龙等。
  4.课外练习实践运用
  课外让学生通过学到的语言,描绘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充满爱心的家庭生活和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让学生们在练笔中运用语言。如写班级日记、编辑手抄报等。
  5.社会活动实践运用
  让学生走向社会,利用语文为社会服务。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如组织参观游览、社会调查、上街纠正错别字等。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加强语言的实践运用,使学生在回归传统的基础上超越传统,在广阔的空间学语文、用语文,最终让学生在“大语文”中学习语言运用。
  
  参考文献:
  [1]阎承利.教学最优化实施通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
  [2]夏惠贤.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3]徐晓芸.自主创新学习之路.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