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咬定“文本”不放松 咬定卿卿不放松 肉片段
 

咬定“文本”不放松 咬定卿卿不放松 肉片段

发布时间:2019-01-19 03:43:04 影响了:

  文本,是作者向读者传达信息的载体,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反映内容、传递思想情感的载体。然而,阅读教学中却存在着忽略文本的倾向,如片面理解语文课的信息功能;片面强调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片面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片面强调人文性,等等。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为此,我们应积极咬定“文本”不放松,从而有效推动阅读教学的进程。
  一、片面理解信息功能。缺少了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阅读教学中信息资源的引人,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使课堂“活”起来。但片面理解信息功能,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各种渠道的信息,铺天盖地地补充,会使学生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语文课变成了相关领域的学术专业课、信息课,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课文本身信息的注意和深入理解、把握。
  如学习《恐龙》,教学重点应该是围绕“恐龙的类型和特点”展开,让学生在感悟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了解恐龙的知识,同时领会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当与巧妙,最后才是资料的拓展。而教师却在新授课上抛弃文本精华,重点组织学生探究“恐龙有多少种类,它为什么会灭绝”等,并引用大量课外信息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还播放大量的视频以飨学生。虽说整节课信息量很大,但却偏离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可见,简单堆砌相关信息,只能使阅读教学流于表面的热闹和学生心智活动的肤浅,削弱语文课的信息功能。
  二、片面强调多媒体技术运用。忽视了对文本的体味与想象。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教育要求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多媒体教学的开展呈现出空前的热情。多媒体教学以其生动活泼的形式、声情并茂的效果让入耳目一新,给传统语文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直观性,但弱点也恰恰在于直观。这些视听作品,它们往往少了对作品形象深层次的展示和理解,因而观众便少了借助语言所产生的丰富联想、想象。
  文学的重要特征在于“想象”,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段描写月亮的文字,有人觉得温柔异常,有人感到莫名辛酸。如果在多媒体教学中将这段文字用一幅幅确定的图片展示出来,将抹煞学生各异的生活体验所带来的丰富想象,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所以,我认为“九寨沟”的录像并不能代替对《九寨沟》文本的品味与欣赏,著名的二胡曲也不能代替学生对《二泉映月》文本的感受与理解。说到底,这些视、听手段,只能作为文字阅读的一种辅助手段,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还是要学会借助语言文字,理解或表达作品的思想情感,鉴赏或表现作品的形象。展,开创造思维的翅膀。
  三、片面强调个性化阅读,缺少了对文本的渗透与领悟。我们提倡个性化阅读,因为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应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但如果缺少了对文本的渗透与领悟,个性化阅读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术。阅读教学就会无中心,无目标,离题万里,效率低下。
  如学习《“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在读到“汤姆央求爸爸把鱼放掉”的环节时,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该不该把鱼放掉”进行辩论。这的确是个好形式,也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但由于学生未能深入理解文本,甚至未能熟悉文本的内容和思想,辩论就仅仅局限于书中的文字,缺少感悟,或是仅就细枝末节展开,有的干脆凭空编造一些与文章内容无关甚至是曲解了作者本意的故事、理由。形式上的热闹、创造。掩盖了内容上的零乱,思维上的无序、肤浅。
  阅读教学中,还会出现歪曲文本价值观的做法。某教师执教《揠苗助长》一课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揠苗助长可行吗?”其中有一名学生出人意料地回答:“可行!”其理由是:现在蔬菜可以种在暖棚里。加快蔬菜成长速度,缩短蔬菜的培育期。对于学生这一回答,肯定其思维的独特和创意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这一观点有悖于这则寓言故事教学的初衷。这是两种不同的做法,学生所说是现代科学农业的产物,文中所指是愚蠢可笑的举动。遗憾的是,教师只有肯定和恭维,却未能作出正确的引导与评价,从而也把学生的价值取向引向了误区。
  四、片面强调人文性,忽略了语言表达形式的认识和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片面强调人文性,会忽略学生对语言表达形式的认识和理解。阅读教学要重视努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要通过语言文字感悟来达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要把阅读教学铆钉在母语教学上,而不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
  我认为不论多么高深的知识,也不论多么深刻的思想和多么感人的情感,对文本而言,语言文字是表达的手段、形式,愈是优秀的文本,尤其是语文课本所选的作品,愈是善于运用恰当的语言形式,生动准确地表情达意的典范,因而也愈是意味隽永,而绝非赤裸、空洞、抽象的高调道德文章。
  
  (作者单位 江苏南京市回龙桥小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