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优化课堂教学,发展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测试20题
 

【优化课堂教学,发展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测试20题

发布时间:2019-01-19 03:58:30 影响了:

  教学过程既是一个可控的信息流通过程,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对教学过程中各种结构形成的优化控制与调节,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作为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特别注重以下几点。�
  1.激发动机,培养学生思维意向品质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和动力,心理学家布鲁纳把“动机原则”作为一个重要教学原则,认为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是有个性的人,其活动受兴趣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需以某种兴趣作先决条件。兴趣可以产生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源之一。有了兴趣,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教学“相遇问题”时,上课伊始,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先让两位学生从教室的两瑞面对面地行走,设问:①这两位同学行走的方向怎样?②两位同学行走的结果如何?这样,通过生活实际的直观演示,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顺利理解了“相向”、“相遇”、“相距”、“同向”等抽象概念,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新知识的探求中。�
  教学中,还应注重加强思维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能灵活应用一般的原理、原则,把熟悉的事物同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例如题组;�
  1.1 一桶油漆,第一次用去 千克,第二次用去这通油漆的 ,刚好用完。这桶油漆有多少千克?�
  1.2 一桶油漆,第一次用去 千克,第二次用去这桶油漆的 ,刚好用完。两次一共用去多少千克?�
  1.3 一桶油漆,第一次用去 ,第二次用去 千克,,刚好用完。这桶油漆有多少千克?�
  这种变换叙述形式的练习,尽管问题叙述不同,但学生通过仔细审题,很快便能理解这几道题的实质都是求这桶油漆的重量,从而培养了学生积极思维的意向品质。�
  2.增加含熵信息,提高思维密度
  如果信息本身一部分已被认知,还有一部分不确定性(熵)不能消除,这类信息就称为“含熵信息”。学生学习就是接收信息→消除不确定性的过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处处“讲深讲透”,学生得不到“生疑-解疑-省悟”的一波三折,那么充斥这节课的便是“饱和信息”,便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的思维就得不到有效发展。思维是一个信息传递、接收和贮存、加工的过程,因此,要激发思维活力,就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有计划、有目的地传递含熵信息,提高思维密度。�
  3.发挥主动性,促进思维内化
  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就要对学生提出思维要求,而且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具体教学中,可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去做。使学生言语与行动逐步起着自觉调控作用,促进思维的“内化”。�
  例 如图,已知⊙O�1与⊙O�2相交于A、B两点,且O�2在⊙O1上,AD是⊙O�2的任意一条弦,连结DB并延长交⊙O�1于C。 求证:CO�2⊥AD。
  思路一: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作⊙O�2的直径AE,连接DE、AB,可证得∠ADE+∠BCO2=90°,即有CO�2⊥AD。
  思路二:根据“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过A点作⊙O�2的切线交⊙O�1于E,连结AO�2、AB、CE。则O�2A⊥AE,即∠DAO�2+∠DAP=90°,由圆内接四边形性质可推得∠DAO�2+∠AO�2F=90°,
  ∴CO�2⊥AD。
  思路三、根据“两圆相交,连心线是公共弦的中垂线”,作直线O�1O�2连结AO�2、BO�2、AB,则有AB⊥O�1O�2。易证得∠ADB+∠BCO�2=90°即CO�2⊥AD。
  通过这类题目的分析,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既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又有自己的见解,既有广阔的思路,又能揭露问题的实质。
  ��收稿日期:2011-05-20��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