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培养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发布时间:2019-01-26 04:09:26 影响了: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形式也不断优化,逐渐由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由死板说教式向民主实践式过渡。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是优化思想政治课育人功能,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一、创设“群言堂”的民主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不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知和信息交流的主体,教师不应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一味地填鸭灌输,不应把学生当成是被动、不变的教育对象,而应把学生变成是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的认识主体。当代技校生思想活跃,自主意识较强,参与意识较高,不仅注重书本知识,而且特别关注社会,善于探讨现实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只有创造良好的民主参与氛围,建立真正的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才能使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得到充分发挥。
  教学改革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都应把学生的参与作为前提,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要求,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自始自终处于主体地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民主对话式教学实践,师生完全处于平等地位。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有些问题可以师问生答,有的问题可以采取生问生答的方式。这种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自主意识、独立思考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为了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笔者还将行为导向教学法引入到课堂中,即讲课前将学习任务按小组布置下去,看哪个小组提的问题最有水平,最有启发性。讨论中,以小组为单位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选出代表在全班发言。看哪个小组代表的发言最精彩,解答问题最全面、深刻,小组其他成员还可以为本小组代表做补充发言。最后,老师点评发言情况,并对内容归纳精讲,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学生在共同参与的气氛中得到启发,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发展了思维。
  二、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有些技校学生存在着自卑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是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重要途径。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表明,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决定的,智力因素众所周知,至于非智力因素,则是指对智力因素产生影响的一切心理现象。培养学生的主体自信是开发其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手段,而主体自信的强弱与学生成绩的提高之间有必然的联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抽取某校18个班级部分学生将名单留给学校,8个月后他来到学校复试,结果是所抽到的学生成绩增长很快,较差的学生进步也非常突出。其实名单上的学生是他随即抽取的,并非天才,罗森塔尔通过自己善意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坚定了教师对所抽学生的信心,在教师的信任和爱护下,这些学生更加自信自强。“罗森塔尔效应”充分说明,教师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器重学生,赏识学生,爱护学生,学生自然就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和教育。例如,在讲“学会人际交往”这一节内容时,教师不能简单地用强硬理论说服,而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同时要引导学生搜集自己身边成功或者失败的事例,并联系自己的认识展开课堂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正确的认识,从而认同教师讲授的观点。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强化主体参与意识时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展示主体自信的时政演讲、培养主体兴趣的辩论会、变换角色的模拟授课等。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热情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它能使人乐于积极而持久地认识某一类新事物。心理学家则把兴趣当作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我们通常所说的“寓教于乐”“因材施教”等都是主张学生乐学、安学。古往今来,许多科学家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是具有浓厚而稳定的认识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达尔文在自传中曾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可见兴趣教育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实践证明没有学习兴趣,就没有学习的自觉性,更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对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比如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政治课的特点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身边的具体实例,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要十分重视一堂课的开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头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却可能影响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好的开头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热情,为上好课打下良好的基础。相反,教师例行公事的开头,千篇一律的导入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减弱不少,参与意识也难以发挥。再比如,如何设疑提问也很重要,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新的课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实践证明,巧设疑问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也是启发式教育的核心内容。教师在授课中有意识地设置疑问,能够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相反,如果教师整堂课平铺直叙,从头到尾不设疑问,即使是口若悬河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仍可能无动于衷,有些同学甚至会困意绵绵,这样就达不到预设的教学效果。另外,在授课中讲究语言特色,也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恰当地运用一些经典名言、诗词警句、歇后语、顺口溜以及内容深刻令人回味的语言,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主动参与的意识就会提高。
  四、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仍为主要形式的今天,以学生为本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就是在教学中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观,不同时期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不同专业的学生也有不同的特点。每个学生有自己的特点,各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因此,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教什么和怎么教都要适合学生发展需要,而不是使学生的发展适应教什么和怎么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的“教”是启发学生的“学”,引导学生的“学”,课堂教学要从“学”出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主体地位的落实。应积极启发学生,多采用启发课、讨论课等形式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如在讲授“增强自律能力”的内容时,可以采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先展开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教师在其中进行科学的引导,学生独立、主动学习的过程就是其主体性培养与发挥的过程。
  五、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环境,既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也是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的有效途径。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认为,情境教学注重的是激发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这样就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挥其内在潜能,使他们进入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于乐观的情境中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乐观的环境使人心情愉快,兴趣也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由此可见,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启迪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乐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提供好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场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把课本知识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形象,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恰当地运用挂图、表格、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学手段,创设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环境,通过感官充分促进大脑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如,笔者在讲热爱祖国时,将自制的国旗挂在黑板上方,然后用电脑播放国歌,这种情境的创设烘托了课堂气氛,起到了引趣乐学的作用。再比如,在讲“集体主义价值观”时笔者曾通过视频播放了抗洪抢险的片子,一幅幅感人的画面打动了学生,深深触动了他们的心灵。这是笔者适时提问,学生纷纷参与到了问题的回答中。此情此景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具体的集体主义教育课,教学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乐学情境的创设还有多种方式,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出发,创设恰如其分的情境。只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的方法有很多,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热情,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