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文言文课本剧 把“课本剧”引进文言文教学的尝试
 

文言文课本剧 把“课本剧”引进文言文教学的尝试

发布时间:2019-01-27 03:49:36 影响了:

  文言文教学中一个难题就是因受课时限制,有些难于理解的句子,知识中的重难点,教师教过之后得不到强化,一考试就出问题,影响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针对这一问题,我做了以下尝试:以初一教材《狼》为例,用第一课时讲授基础知识,篇章结构;用第二课时让学生把课文编成“课本剧”。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用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形体直观教学作为强化重难点的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狼》是一篇文言文小说,选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这篇小说揭露了狼的贪婪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小说寓意深刻,给人以教益,全文共201字,语言简洁,但情节曲折,波澜起伏,扣人心弦,主要是通过动作和神态来刻画人和狼的性格特征的。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用形体进行表演,变静为动,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例如:“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这一句中“缀”字包含了三重意义:①字面意义(连缀,组合,装饰);②引申意义(紧跟);③情境意义,其中第3点是学生最不好把握的,而作者作文时,用词精练,言简意赅,会义无穷而意之言外,可是让学生登台一演,就把当时的情境活灵活现在课堂中了。“天色渐渐黑了,旷野之外,没有人烟,只有屠户孤身一人挑着担子往家走,两只饥饿的野狼,两眼冒着绿光,紧跟着他走了很远。”屠户所处的那种紧张、急迫、危险的处境,狼的狡猾和贪婪的本性就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扮演狼的学生阴险狡诈的神态,扮演屠户的学生内心的焦急,一览无余。表演者、观看者都十分地投入。这样不但解决了字义问题,而且也解决了氛围问题。
  又如“两狼之并驱如故”中的“并驱如故”,“并”――“一起”、“驱”――“追赶”、“如”――“象”、“故”――“旧”――“原来”。讲课中很难理解句意,但是让学生扮演成狼,按剧情表演,仅仅用两个动作,就使“并驱如故”的字面意思和引申意思非常明确了。
  再如“屠乃奔倚其下,弛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这两句话写的是屠户奔倚,**,迅速占据有利地势,准备与狼搏斗的果断抉择。但其中“眈眈相向”一词,很多学生误解为“狼和屠户互相瞪着”。“眈眈相向”透露出“狼瞪眼朝着屠户”的不甘罢休的态势和狡诈的心理,如果教师只按字面意思串讲,很难把这种情境表现出来。通过学生的亲身表演,使其身临其境,那种难于言表的神态,被刻画得惟妙惟肖。
  还有课文第四段中的几句话,涉及文言词语的活用问题,这是课文的重难点。初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现代汉语语法中的词性部分,对文言实虚词的用法不甚了解,更不用说文言词语的活用了,但课文内容则要求我们必须弄懂这类词语活用后的意义,否则就会望文生义,出现知识上的错误。例如:“其一犬坐于前”,“犬”是名词活用,原意是“狗”,在这里作状语“像狗一样”,有些学生译为“一只狗坐在前面”,意思就错了。让学生用形体动作表演这句话的意思,大家一下子就明白了,是“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面前”,又如“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一句中的“洞”、“隧”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钻洞”的意思。让六个学生抱成一团做柴草堆状,一只“狼”蹲坐在前面“目似暝,意暇甚”,闭上眼睛,神情很悠闲,来引诱屠户。另一只“狼”正在钻洞,让扮演狼的学生把上半身扎入柴草堆中,外面只露出大腿和屁股,这样句子的意思就清清楚楚了。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想要钻洞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和前面那只狼前后夹击,一下子吃掉屠户,学生不仅明白了语法意义,而且更加明白了狼的阴险狡诈的本性。
  这节课师生共同参与,气氛热烈,生动活泼,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课文中的重难点,掌握了不易理解的句子的含义。初一学生其心理发展尚属幼稚阶段,他们的兴奋和抑制的机能不够完善,兴奋性强,抑制功能弱,采用形体直观教学的方法,适应学生心理的发展特点,能引起学生大脑皮层持续的兴奋和注意,张弛结合,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更加激发了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达到了强化重难点的目的,并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