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大班科学活动中支持幼儿多形式表达的策略探讨] 大班幼儿游戏指导策略
 

[大班科学活动中支持幼儿多形式表达的策略探讨] 大班幼儿游戏指导策略

发布时间:2019-01-26 04:14:33 影响了:

  幼儿园课程改革以来,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和教师指导都注重支持幼儿自主学习,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和同伴多向互动中获取科学经验,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领域中也要求:“能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通过引导幼儿参与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大班幼儿已经具有通过多种学习方式获取相关科学信息的能力,而且喜欢以多种方式(动作、语言、图示)表达自己在观察、操作过程中的发现与感受。多形式的表达能使幼儿在参与科学活动中思路更加流畅,思维更加清晰。
  为促进幼儿表达自己探究中的发现,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自由、宽松的表达与交流的环境,支持幼儿的多形式表达与交流。一般来说,教师可采取如下支持策略:
  一、条件“三创设”支持策略
  1.在操作前的猜想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引发幼儿积极思考与表达的情境,围绕提出的问题鼓励幼儿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大胆猜想,表达不同想法。通过猜想环节的表达交流,养成幼儿多角度思考习惯。
  2.在操作环节的表达中,教师要为同伴间的操作表达创设展示和交流的机会。例如,活动中在第一遍猜想验证的操作基础上,鼓励幼儿进行同伴间的互相展示操作过程,幼儿在“你操作给我看,我操作给你看”的过程中交流各自的操作,通过操作展示来促进大班幼儿合作学习。
  3.在操作后的表达与交流环节中,教师要创设小组和集体表达交流环节,让幼儿充分地进行小组内的交流或围绕着问题进行小组间的碰撞交流。同时在集中交流中,教师应与幼儿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交流,多倾听幼儿的表达,多鼓励幼儿表达,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理清思路,提升经验。
  二、语言“两提供”支持策略
  在科学活动中提供幼儿可使用的丰富、精确的词,提供需要运用的正确规范的语言句式,以表达在探究中的发现,支持幼儿在言语表达互动中,不断提高总结、概括科学现象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反映科学现象的词汇非常丰富,幼儿只有掌握一定的词汇,才能较准确流畅地进行表达。因此,教师应注重让幼儿在充分感知科学现象的基础上,丰富相应的词汇,给幼儿语言表达的支持。如:磁铁的“磁性”、“穿透力”等,让幼儿用磁铁吸各种铁制品,感受磁性。在感受磁铁的“穿透力”时,让幼儿尝试着探究出了把不是铁的东西(纸片、布片等)夹在磁铁与铁制品(回形针、螺丝钉、螺丝帽、铁钉)中间,发现磁铁也能将不是铁的东西吸了起来,这样幼儿就能正确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
  2.在科学活动的观察操作过程的表达中,教师要指导幼儿学习简单的句式来支持幼儿有序地表达自己的观察操作过程和发现。在指导幼儿进行猜想表达交流时,常常提供使用“我猜想的结果是……”、“我认为……”、“我觉得……”等句式。例如,在“有趣的弯管”活动中幼儿进行猜想表达使用的是“我觉得螺帽、玻璃珠能穿过弯管,筷子、纸条不能穿过弯管”;操作过程的表达常用“先……再……然后……最后……”,“先……又……接着……”等句式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在表达交流结果时,幼儿又常常用“我发现的秘密是……”、“我觉得……”等句式表达自己的发现。例如,在观察“变出的豆腐花”活动中,幼儿操作后表达:“我先装上一杯豆浆,接着加入一小勺的‘内酯’,然后快快地搅拌,最后停止搅拌,我看到了豆浆凝固了,变成了豆腐花,我觉得豆腐花营养丰富。”在一定的句式引领下的表达,能更准确、连贯表达科学现象,从而不断激发幼儿更加大胆的探究。
  三、图示“三指导”支持策略
  图示表达方法广泛运用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既有利于幼儿“整理”思维过程,又有利于幼儿“梳理”语言表达的顺序。所以,在科学活动中,幼儿掌握了图示方法,就能使图示成为探究过程、观察发现的记录手段,并能从中展示和浏览幼儿的科学探究过程与结果,帮助幼儿回忆再观科学活动过程,成为与同伴交流表达的载体。因此,教师要在绘制与理解图示方面进行指导,以支持幼儿理解和运用。
  1.指导幼儿正确进行图示表征。图示的符号、图象应由师幼共同设计,并且应使用简单的、具体的、便于表达和理解的符号、图形,以利幼儿更好地进行表征记录。
  2.指导幼儿养成看图示的习惯。即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教师应提供相应的“程序”和“要求”的图示,支持幼儿根据图示有序和有目的的观察操作,并养成习惯。
  3.指导幼儿借助图示进行语言表达。教师应支持并指导幼儿借助图示进行多形式表达。一是观察活动中看图示进行观察与表达。活动中要求幼儿先认真按图示的要求进行有序地观察,再将观察的现象有序地记录下来,最后借助图示表达观察中的发现,使图示为幼儿有序、正确、连贯的表达提供铺垫。二是在科学实验中看图示进行操作和看操作记录图示表达。操作前要求幼儿边观察操作图示,边用语言表述操作的程序要求,操作后要求幼儿边看操作过程的记录图示,边表达操作中的发现。
  四、评价激励支持策略
  科学活动的过程中,除上述各种支持外,还要适时随机介入给予评价激励性的心理支持。在随机介入中,教师要学会必要的沉默和等待,当然不是袖手旁观,而是观察、思考、判断幼儿的需要和介入评价激励的时机。如发现幼儿操作展示或操作后的表达有困难时,不应马上介入指导,因为幼儿遇到挫折是难免的,只有当幼儿因遇到困难而失去信心时,教师才适时介入评价与鼓励,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用适宜方式帮助幼儿解决困难,使幼儿获取成功的体验。对操作中能力强的幼儿的介入指导,除赞赏评价外,还应启发其多形式表达。
  科学活动中,教师还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对幼儿的表达予以不同的评价鼓励,如正确展示操作的表达、对有序连贯语言的表达、对积极参与、大胆主动的表达,有创新意识和合作主动态度的表达等,都应予以不同鼓励,从而进一步增强幼儿学习的兴趣,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在大班科学活动中幼儿语言表达、操作表达、图示表达的单独或综合运用,都有利于幼儿有序、有效地参与活动过程,获得活动经验,发展思维与语言。因此,教师要重视运用多形式的支持策略,支持幼儿充分地表达,有序表达,正确表达,不断增强幼儿表达的积极性,提高幼儿多形式表达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科学素质的发展。■
  (责任编辑:林文瑞)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