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思想品德课中隐形课程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思想品德课程理念
 

【思想品德课中隐形课程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思想品德课程理念

发布时间:2019-01-28 03:54:18 影响了:

  一、思想品德课中的隐形课程资源      新课程改革倡导“开放、创新”的课程体系,突出“以人为本”(而非以知识为本)的课程价值理念。新课程标准突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常常以隐形状态实现,渗透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与教学细节的处理中,浸润在对知识的探求中,融合在师生的交流、合作、对话中。思想品德课中就包含着丰富的隐形课程资源。
  1.存在于教师的人格品质和言谈举止中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无疑是知识的掌门,品行的楷模,智慧的化身。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仪表风度、才情气质等精神风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教师敬业乐教、追求真理的奉献精神,会激发学生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学习热情。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求实精神,能促使学生形成思维缜密,言行谨慎的办事作风。教师豁达的胸怀,善解人意的宽容,洒脱飘逸的风度,会成为学生善待他人,热爱生活的榜样。正可谓“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如果教师业务不精,知识浅薄,教法单一,孤陋寡闻,精神不振,举止随便,学生就会对教师持怀疑态度,甚至嗤之以鼻。
  2.存在于学生的品性习惯和行为表现中
  学生既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又是课程资源的生成者。特别是在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途径多元化的条件下,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越来越频繁,学生成了课程资源的开发者。集体生活是学生成长和进步的源泉,良好的班级使学生获得知识,增长才能,培养性格,陶冶情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性格、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等,在耳濡目染的集体生活中,持久而深刻地影响着其精神世界。在暗示、从众、模仿等心理的影响下,他们会产生一种适应环境的内驱力,从而促使其不断进行比照和反省,自觉调整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和习惯,在调适过程中,逐渐把外在的、有形的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刻划为内心深处的、无形的人格品质。一个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使学生的心理需求得以满足,个性才能得以展示和发挥,理想志趣得以升华,使全体学生对班集体产生强烈的情感归向,从而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并以此聚合成坚强的集体意志和一致化的群体动势,那些侵蚀和危害班级的不利因素将受到群体的排斥和抵制。
  3.存在于师生互动的教学生成过程中
  新课程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展开,或基于情境感悟,或基于问题探究,或基于案例分析讨论。这些因素创设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条件。课堂是一个平等、民主、开放的时空,师生间,生生间的知识和信息流动交汇,思想和智慧融合碰撞,富有生命气息的德育资源在教学进程中汩汩流淌。无论是学生的质疑与争论、困惑与疑问,还是课堂上的情感流露甚至情绪宣泄,都可以成为让学生获得美好体验的精彩瞬间。学生思绪的放飞,灵感的激发,兴趣的培养,智慧之火的点燃,天赋之花的绽放,个性的张扬,品格的塑造,在这师生共识、共享、共进的过程中默默达成。
  4.存在于教学物质环境和手段中
  现行思想品德教材从内容确定到版面设计,十分注重情境感染和审美体验。照片、插图、漫画以清新活泼的画面,或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或烘托愉悦的学习气氛,或寓谐于庄地启示深刻的道理,趣味盎然,赏心悦目;行文亲切和蔼,简洁流畅,文字优美,特别是选配的诗歌和美文,以强烈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熏陶,大大增加了人文情趣,提升了审美品位;贴近生活、趣味盎然的问题设置以及辅文内容,使学生在探究中感受鲜活,体验轻松,享受快乐。教室里富于哲理和美感的名人诗画,窗明几净的学习环境,优美动听的校园歌曲,像一行行优美的诗,一幅幅流动的画,将蕴含其中的道德意念,化为“随风潜入夜”的甘醇雨露,浸润着学生的心田,滋养着他们的心灵。多媒体和互联网上的精彩图文音像,也以“意美感心,音美感耳,形美感目”的方式,使学生分享着生动的情境感染和艺术审美体验。
  5.存在于社会风尚和公共环境中
  社会实践活动课是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形式。在感悟生活中明理,在实践中导行,需要走出教室,到工厂车间,到农村田间,到社区、公园、纪念馆等地方,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活动。社会生活环境中,人们遵纪守法、秩序井然的和谐氛围;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亲善和睦的邻里关系;勤劳致富、爱岗敬业的创业精神;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公园;醒目的交通标志和温馨的规则提示等,使学生感受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美好的社会风尚。通过实践,这些社会倡导的遵守规则、保护环境、孝敬父母、热爱劳动、爱我家乡等公德就会在他们心中生根,并逐渐升华为他们自己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二、思想品德教学中隐形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隐形课程资源在滋养学生的精神品格方面,展现出强大而持久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召力,有着“正规课程”无
  可比拟的优势。但在当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对隐形课程资源这笔“无形资产”的利用还不够。根据隐形课程资源的分布情况,在思想品德课中开发利用隐形课程资源,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全面的课程资源观
  在新课程条件下,课程资源已远远超过传统意义上的教材。随着教育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课程资源日趋丰富多样。要在开发隐形课程上有所作为,我们必须树立全面的课程资源观和与之相应的学生观、教学生成观,要有俯首即拾、为我所用的教学视野和意念,要有善用“他山之石”,敢于“收获意外”的谋略。
  2.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
  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发现和创造,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育人素养。构筑学生精神家园的材料不是砖瓦水泥,而是智慧和灵魂。我们的社会是需要特色和精品的时代,我们的教育同样需要个性飞扬、风格可人的精品教师。如果教师熟谙新理念,历练新方式,秉持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宗旨,那么隐形课程资源中的那些育人要素,就可化为阳光雨露,播洒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无论你是小桥流水、轻风扶柳式的自然、温婉、含蓄和亲切,还是入木三分、张力十足的敏锐、犀利、深刻和睿智;无论你有爱生如子、关怀备至的慈母情怀,还是精益求精、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只要你的言谈举止流淌出来的是鲜明的个性,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学识、智慧、情感,那么你教给学生的就不只是单纯的知识,还有更多沉淀在学生心中的精神品格和人格魅力。
  3.关注学生、倾听学生
  学生这个生动活泼的生命群体有着丰富的情感、意志、经验和个性、兴趣、潜能。教师教学要给足学生自主活动的时空和自由,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言行举止,关心学生的感受,俯下身子,与他们亲切对话,平等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见解。学生的意见表达、问题质疑、合作交流是资源,学生的才艺和秉赋、特长和经验是资源,甚至被一些教师视为“可笑”、“荒唐”、“怪异”的追问和探求,同样也是资源。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在你的教鞭下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因斯坦,在你的轻视里有爱迪生。”只要教师睁大眼睛,捕获精彩,放大亮点,巧妙延伸,灵活运用,就会有豁然开朗的发现和妙趣横生的体验。
  4.捕捉细节,推动生成
  隐形课程资源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每一个学生的细微表现,每一个稍纵即逝的细节,都可能成为课程资源。近来那些让人耳目一新甚至叹为观止的教学案例,之所以成为光彩夺目的亮点,少不了教师对教学细节的精彩捕捉和深度挖掘,而这又得益于教学生成观念的有力推动,受惠于教学互动的慷慨赐予。在精彩中生成,在争论中生成,在错误中生成,在意外中生成,课堂就会激荡起生命的活力,那些隐而不现的课程资源,就有望酝酿出妙不可言的精彩瞬间。
  思想品德课蕴涵着丰富多彩的隐形课程资源,它们是熏陶和感染学生心灵的诗、画、教科书,其形真、境悦、情美、理蕴的特质和用无意识引导有意识,以情感启迪理性的表达方式,在滋养学生道德素质和人文精神方面,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只要我们拓宽视野,充分挖掘,敏锐捕获,利用创生,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就会有新的启迪和收获。
  作者单位 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石桥乡石桥中学
  (责任编辑 田欣欣)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