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训练] 创新思维论文1500字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训练] 创新思维论文1500字

发布时间:2019-02-02 04:17:25 影响了: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训练,应抓住激趣导入,激励质疑、发挥想象、讲究评价艺术四项要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思维;训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和社会赋予教育者的历史使命。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如何进行创新思维呢?�
  一、激趣导入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
  激趣导入就是教师在教学初始阶段,利用一定的材料激发学生对马上要进行的学习产生兴趣,产生求知欲望。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对文本感兴趣,对老师感兴趣。好的激趣导入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对文本感兴趣。反之,激趣导入搞得不好,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对课堂的组织都将起相反的作用。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兴趣是创新的前提,有了浓厚的兴趣就容易产生创新性的思维火花。想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提高教学质量,训练创新思维,必须从激发学生兴趣开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找准激发学生情感的激发点,激活学生的思维,把学生引入文章的内在天地。如:我教《桂林山水》一课是这样巧设情境导入的:同学们,真正的桂林你们旅游过吗?谁来告诉老师你去过什么地方旅游?在我们国家广西有个文明中外的旅游胜地――桂林,大家想不想去那里旅游呢?下面就请同学和老师一起登上开往桂林的列车,去观赏桂林山水,好不好?接着播放汽笛长鸣、车轮滚滚前进的声音。桂林到了,大家请跟导游小姐的介绍一起去了解这一旅游胜地。然后播放介绍《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内容的录像。这样的情境引入,能让学生情绪高涨、兴致盎然,为互动学习提供了活跃的课堂氛围。总之,激趣导入的方式很多,还有巧设悬念、故事引入、设疑导入等等。
  二、激励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性�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培养创新新型人才,重点是培养人才的创新性思维。创新性思维不同于一般思维,它是指用一种新的方式解决某个问题的思维过程。是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产物。聚合思维是指将已知的信息聚合起来产生的一个逻辑结论。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求异思维、多向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沿不同方向,从不同角度寻找不同答案的思维形式。没有发散思维不可能有创新,没有聚合思维就不可能产生合理的结果,它们两者是创新思维的基本成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启发学生动脑筋于无疑处生疑、于平常中发现问题的才智,努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胆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究,提高解疑能力。在生疑――质疑――解疑的循环中促使学生思维“活”起来,多向发展,扩大思维的深度、广度,培养学生追根究底精神,从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如:我在教《鱼游到纸上》一课时,我先启发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的学生说:“鱼是在水里游的,怎么游到纸上呢?”接着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请同学们带着疑问去读课文,分组讨论,寻找答案。有的学生说:“课文描写的是鱼画在了纸上,不是游到了纸上。”有学生说:“是鱼画到了纸上,但画得像活的一样。”有学生说:“画得跟真的一样。还有学生说:“画得像在游动一样,所以作者写鱼游到了纸上。”然后我在点拨,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究,扩大思维的深度,培养不断探索的精神。看到逼真的鱼画在纸上像游动一样,这时你最想知道什么?有学生说:“我想知道这画是谁画的?”――我把学生的疑问综合起来写到黑板上,再次鼓励学生阅读课文,大胆质疑。第一个疑问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解决第二个疑问,我让学生抓住画的是一位特别的青年,他的“特别”表现在哪里?从文中找出来,由此来领悟,并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发挥想象挖掘教材中能发挥想象力的因素�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新都是从创造性想象开始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知识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力,就谈不上创新力。展开想象,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发展思维,把学生引入广阔的天地、瑰丽的境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发挥想象力的因素,进行扎实的训练,在想象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如《凡卡》一课中,凡卡把信寄出去后,结果怎样?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续写《凡卡》后续。这样学生很乐意去写,而且认真地写。�
  四、把握好评价艺术�
  这里所说的艺术不是指绘画艺术、舞蹈艺术,而是指课堂评价学生的艺术。评价与课堂教学息息相关,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讲究评价的艺术,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向积极思考的学生倾斜,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性的、肯定的评价,或一个和善的微笑,或一个激励的眼神,能使学生积极的思考,大胆的发言,勇往直前。对只有一个答案的问题的回答教师可采用“及时评价”,或者非常出色的回答教师可“适时评价”。而对于可能有着多种答案的问题的回答,教师不要过早的给予总结性的简单划一的评价,以免扼杀其他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巧妙运用“延时评价”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思考,交互启发,畅所欲言。让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如:“这是你的答案,老师听得很清楚”“让我们再听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老师还想听听不同的想法”“你说得很好,还有更好的吗?”等。
  总之,训练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很多。我们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为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思维的新一代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研究组《创新的策略:创新通用方法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颜晓峰《创新论》,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
  3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
  4刘健、李秀伟、王钢城《活动建构―创新教育的教学革新》,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