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关于阅读教学的思考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阅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到学生终身是否热爱阅读。然而,在目前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笔者就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进行了思考,并对如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思考
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实际上,就是如何使我们的语文学习变得有效,如何使学生热爱语文,进而热爱阅读、热爱书籍,就是如何使我们的语文课受学生欢迎,对学生造成深刻的影响,从而影响他们的课外阅读,影响到他们终身热爱阅读。
曾经有一个学生,大学毕业后给我写封信:“老师,一个月前我生平第一次投稿,是两首诗歌。刚才我接到了作品编辑部的通知,我的诗歌被采纳了。这使我更加坚定了信心,要在创作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这个学生在学校时成绩并不优秀,但他热爱阅读,喜欢思考,喜欢写作,我相信他会终身热爱书籍。他将来做什么职业并不重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会是一个有品位的人。能够把学生培养成这个样子,我想,作为语文教师就算是尽到责任了。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被任命为校长时刚29岁,他发现在课堂里,学生回答问题往往缺乏生动的、个人的思想,语言也显得单调贫乏。语言“本来是鲜艳芬芳的花朵,现在却变为夹在书页当中的干枯的花片。”他还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他们吸收着人类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却没有获得精神生活的幸福。苏霍姆林斯基不断地对自己说,再也不能这样继续下去了!他引导全校教师注意,“许多学生在阅读技巧方面没有达到足以自觉地领会教材的程度”,“他们还没有学会流畅地、有理解地阅读,没有学会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许多同学的阅读尚未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学生在读课文时全身紧张、头上冒汗,唯恐读错了,碰上多音节的词往往读不顺畅,因为他们不会把这些词和词组成一个整体来感知。他们的全部精力已经放在了语音工具的使用上,而对于用这个工具来干什么他们已经无暇顾及了。”
数学教师说:“原来某些同学之所以不会解算术应用题,是由于他们不会流畅的阅读。”
物理教师说:“既然学生还不会阅读,不懂我所说的是什么意思,怎么能让他学好我的物理科呢?”
问题的结症终于找到了:
为什么学生不会思考?因为他们不会阅读。
为什么学生不会学习?因为他们不会阅读。
为什么学生不爱学习?因为他们不会阅读。
而为什么学生不会阅读、不爱阅读呢?
那是因为教师根本没有引导学生去阅读,没有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更没有恰当地引导学生阅读。
那我们不妨反问自己: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怎样失去的?
是因为语文无趣、阅读无趣,比阅读有趣的东西吸引了他们吗?
那语文无趣、阅读无趣又是怎样造成的呢?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十分尴尬的答案:学生正是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渐失去阅读的兴趣,正是我们这些语文教师让学生逐渐失去了阅读兴趣的。
这不是哪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而是语文教师群体的责任。只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从小学到中学,坐在无趣、无聊的课堂里,我们会喜欢上阅读课吗?
学生不热爱阅读,是教育的失败。
阅读教学症结在于:
第一,“读”的训练没有放到应有的位置上。有的教师已经重视“读”的教学,但时间投放不足,形式单调,效率不高。
把“读”作为一种训练,远远没有像操作课文讲解分析那样“习惯”和“顺手”。大量的课文讲解分析仍占据课堂主要位置。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的媒介是语言,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唯一的途径是靠学生的自然“习得”(用心读书,自然感悟),再好地讲解也无法代替这种“习得”。如果每一位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这种特殊性,就会自然而然地感到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的很多“讲”是多么地没有意义,多么地浪费时间。
第二,讲法单调,形式陈旧,是导致学生对语文阅读课缺少兴趣的主要原因。教师往往习惯于课文内容的讲解分析,并逐渐形成一套操作程序,造成教师“讲”得过多,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得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被白白浪费,学生不得不靠课外时间来巩固练习,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厌学情绪日益加剧。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逐渐降低,这对教师来说应该是一种极大的遗憾,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扪心自问,并要从多方面去悟一悟,必然会得到一些感触来:是因为我们每天都在机械地、重复地做着一件事,使得学生感觉之乏味。
第三,练习式的阅读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有的教师将所要讲授的课文,按照阅读考试模式训练学生,至于原文的情、意、道则完全置之不理,完全忽略了学生在阅读中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创新能力的开发。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以准确、具体获取文章有用信息为目的的思维活动,阅读不是为了追求准确答案,而恰恰是为了培养学生探求正确结论,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语文教师认为,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写作,于是,他们的课堂阅读教学要么排除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孤立地去品味语言以求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要么进行浅表的读写结合,仓促地、浮光掠影地将“读”带过,“立竿见影”地让学生在课堂上仿写一篇。
以上所列的几方面问题,只是从阅读教学的具体操作层面上做了一点探讨。如何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切实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呢?笔者以为应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紧紧扣住阅读的目的性,在主体性、技巧性、开放性、灵活性上做文章,让学生在想读、爱读、会读中自由去探究、去感悟、去生成,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
要想搞好语文教学,提高语文阅读能力,仅靠几堂讲读课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有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导他们走向社会大家庭,纳课内外为一体,熔学校、社会为一炉。
1.开设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课。这里的活动课不是一般意义的课外阅读,它有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它在教学内容上有很强的拓展性,只要不是鼓吹暴力、淫秽、反动的,学生都可以读。读什么书,怎样读,应当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只要在“导”上做足文章就可以。
2.在生活中学语文。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学语文和使用语文的习惯,使他们能面对场景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从实际生活角度出发去理解。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语文与生活相联系,这样不但能扩大学生视野,还能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漫漫的阅读教学之路还有许多未解之处等待教学工作者来思考,我们只有以新课标为依据,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做有心人,随时注意教学中的弊端,扬长避短优化教学模式,才能提高教学能力,搞好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
薛海红,女,本科,中学一级教师。河北省卢龙县职教中心教师。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工作。